第五十三章 到你了(1 / 2)

乙字院那個四開間院落里,今天很為熱鬧,楊晟和玄睿邀請了以前在大通鋪時的外門弟子過來玩耍,早就說了換新居所要請客,這事因為入內門的大家各種事宜,給暫時耽擱了,如今正好有了一定空閑,也就置辦上了。

准備了很多食物,大部分是普通食材,少部分是靈補物,畢竟四人目前也倒是不寬裕,無法將靈補物敞開供應。

不過知道這回事的,他們隔壁大通鋪的,也有人打聽著過來加入,於是倒也是有的人見過有的人沒見過,認識的便給玄睿引見一下。玄睿倒是對此相當滿意,他早就想炫耀內門的新居了,入內門,當然要公之於眾,接受大家的贊美和羨慕。想想以前過得真苦啊,還不准自己暴發戶一下了?

當然,今天不僅有吃有喝,還有二皇子闖山門一事,大家就有了更多的談資。

眼下小院里擠了十來號人,青荷沒舍得開自己的榆花釀,買來的是墟場的桑落酒,桑落酒是蜀山宗最負盛名的酒酎,蜀山宗種桑樹,又以十月凋落的冬霜葉釀酒最佳,冬桑又被稱之為霜桑,取之以泉水釀酒,雖不是靈補大物,但也有「飲之香美而醉,經月不醒」的說法。

每每蜀山弟子外派行走,總會掛個桑落酒壺,困乏了喝上一口,不是貪圖那點靈補效果,而是那口醇香。

但只有這座小院的楊晟三人知曉,蜀山宗最好的酒,應該不是這桑落,而是青荷摳索索存了好久的榆花釀。

不過既有桑落酒,又有各種擺滿小院石台的食物,大家就酒吃肉,分享各自的消息來源,青荷跑上跑下張羅食物,玄睿搞接待,修遠坐在一張石台前喝酒,楊晟也在他旁邊,與他一起聽著眾人的交談,掌握大梁更多的情況。

「你們是不知道吧,梁皇已經廢了一個太子了,那是這朝二七年發生的事情,原本這大梁的白家王朝,是大皇子白楠的太子……」

說話的叫做陳永,是一個年齡在四十來歲的外門弟子,雖說按俗世已經年過中年,但他因為修行,仍然是青年模樣,披著黑發,手持酒盅,說起這段秘幸,眾人紛紛湊頭過來。

有人問道,「那肯定是一段太子如何不德,作奸犯科,甚至陷害忠良,亦或者甚至直接打培植自己勢力,威脅到其父的統治,才最終被廢的故事吧?」

「恰恰並非如此。」陳永搖了搖頭,「相反這位大皇子,在民間其實口碑挺好,據說確實體恤民間疾苦,身體力行的做了一些實事,譬如調查到一些個兵卒遺孀,生活困難,於是表奏朝堂,希望為這些將士遺孀發放濟民款。而一些地區受災,這位大皇子也上下為災民奔走,依靠自己號召動員,出一份大梁的救災之力。」

眾人奇了怪了,「那怎么被廢了?」

「聽上去是位了不得的仁君啊。這大梁有這樣的太子,不是挺好的嗎?」

楊晟則是聽到了濟民款一些內容,心想說不得魏大武也從中得到了該得的一部分,否則又怎么會在小竹巷擁有一間小院,還能開一個打鐵鋪。只是眼下一切都改變了。

陳永喝了一口酒,道,「事情並沒有那么的簡單……這個大皇子啊,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性情直。」

性情直?這是怎么個說法?

「性情直,讓他遇上民間疾苦,便能立即行動,進行奔走。但也正是因為性情直,他半點不矯揉造作,行事作風從來不偽裝。梁皇有個毛病,自身行事相當奢侈,卻看不得其他人和他一樣奢靡,更喜歡厲行節儉的風氣,這就讓梁朝不少官員,私底下是良田千傾美婢無數,但上朝卻偏偏要穿打補丁的衣袍,討梁皇歡心,落得名利雙收,爾後梁國官場,大多如此效仿,表面看上去清廉節儉,但私底下該怎么鋪張怎么鋪張。偏偏那位大皇子白楠,不懂得這種『裝』。

身為大皇子,每日看自己父親用度,平日生活當然同樣奢侈。相比起來,二皇子白椿就聰明多了,每次在梁皇面前出現,必是衣著朴素,口中言行,具是投梁皇所好,治民經國之策說的頭頭是道,而他和大皇子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性格率直,凡事只會去做。

一個則全是落在一張嘴巴上。」

「再加上大皇子雖然做了很多實事,但情況卻並非他所想的那么好,他上奏朝堂要求劃撥陣亡將士救濟款,開始有傳聞說他是在爭取軍部的好感。他賑災救民,被流言說成是收買民心,竊梁皇之威望……他但凡做任何實事,都會有背後冒出來的攻擊言論,都會指向那些誅心的論調。」

「再加上這位梁國大皇子長得是極其俊美,儀表不凡,但又有著天下間男人最愛犯的錯誤,確實是喜愛美女紅顏,於是驕奢淫逸四個字也被戴在了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