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退(1 / 2)

「不對吧,當時有大竹寺的懷海禪師,這可是位大德高僧,他主持公正,事後不是開口一句話,就能讓這件事情來龍去脈公開,而且,還有白麓院的那些白衣書生,難不成這些書生的良心都給狗吃了,也在那邊配合造謠?」眼看著明擺著是七里宗的姜胤修習妖法被正法,結果反過來他們蜀山卻落了個「妖人」,「邪惡」,「霸道」的惡名,玄睿不干了,這未必也太無恥了吧,他可受不得這份委屈。

「懷海禪師第二天就離開了梁都,據說是大竹寺總寺召回,看來大竹寺也感覺此事棘手,打定主意置身事外,不予摻和。」修遠道,「而至於那些要告御狀的士子,則不是白麓書院的那一批白衣,同樣白麓書院在這件事情上也保持緘默。」

「他們那天圍觀的那么多人,隨便一兩個透露出去,士子之中一串聯,當時情況不就是很明了了嗎?還有那么多人鼓噪起來在那里起什么哄?」玄睿不理解道。

修遠道,「那些白衣隸屬於白麓書院,只要有師長嚴加約束,他們不敢往外說也是理所當然。」

青荷愕然,「書上不是說讀書人最有氣節嗎?」

修遠搖頭,諷刺道,「書都是讀書人寫的,你要掌握著筆,會不往自己臉上貼點金嗎?有的東西,寫著寫著自己就信了,但未必真會這么做。讀書人確實不乏氣節之輩,也更不缺蠅營狗苟,見風使舵,忘恩負義,小肚雞腸。面對統一針對我蜀山的「大勢」,不能兼濟天下,倒也可以「獨善其身」!」

一干人無語,可以看得出眼下大梁內部是刻意在引導輿論,有意在營造他蜀山鳩占鵲巢,傲慢自大霸道的整體形象,這不僅僅讓蜀山失去此間大梁的民眾基礎,亦更能讓太浩盟,乃至於梁國的修行勢力更團結起來。

有時候,一個刻意被豎起來共同的「敵人」,好過一百個大道理和利益關系。

「為何他們總是針對我蜀山?」青荷憤憤不平,「又沒有搶他們飯碗。」

這回是白文武開口了,「因為蜀山秘密太多,以俗世的說法,懷璧其罪,你們曾經是中神洲第一大宗,關鍵現在你們這里,只是一支殘部,這就不存在因為實力強大,不被人覬覦的可能。」

「我大師叔號稱醉劍仙,在那里一站,各方都嚇軟了,無人敢動,就這能耐,也敢打我蜀山主意?」玄睿皺起鼻頭。

白文武畢竟出自帝皇之家,自忖對於大梁的情況還是了解的,當下道,「我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是也已經聽很多門人說起了當時情況,確實讓人神往……但我並不認為他們是忌憚醉劍仙,哪怕他不是一個人,背後是代表著瓦屋脈眾位師長。

首先金鏃長老,就是太浩盟盟首之下的代言人,是太浩盟的普世最高職權者,比王庭大執杖還高,金鏃長老的修為以我南蒼洲來算至少在真空境,也應該對應蜀山的中位到上位修行者之間。

瓦屋脈的中上位強者,算來算去,藍九成,洪漓,赤松峰主,現在再加一位醉劍仙,也就四人。而峰內人人知道的穆潼長老,石山長老,都比較偏向於內務,應該不強於戰斗,禕衡和辰毓兩個長老實力一直不顯,應該只算中境,也就是對應我南蒼洲婆娑境,和十大宗門在大梁的主事者一致。

頂峰的也就只是四人,哪怕他們在金鏃長老之上,別忘了還有一位盟首七里宗的狄端雲,狄端雲至少是第六境真空境和第七境諸相境之間,實力應該和赤松峰主在伯仲之間,除此之外,還有七里宗的長老,八大王庭執杖,他們普遍在第四境和第五境。即便白麓書院和家姊主持的聚賢殿保持中立,太浩盟還有雷擊陣,我父皇還掌握著固國劍陣,七里宗還有針對瓦屋脈的陣法。這些實力算上,你們覺得,當時是真的怕了蜀山而不動手嗎?」

雖然眾人很不屑大梁這邊的很多行事,但眼前這位四皇子一說起來,大家還是不由得蹙起眉頭。

這么一分析確實如此,而且這么來看,楊晟覺得,哪怕胖道人就是那位青陽子,但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發揮不了全盛時的戰力,那么面對眼前大梁的這些修行界的戰力來說,恐怕也不敢穩言獲勝。畢竟這大梁的修行強者,是成堆成打的啊,外加上還有集無數資源打造的陣法,就算胖道人真是青陽子,真是全盛之時,也讓楊晟覺得,還是不要正面開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