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何以為妖(1 / 2)

從議事堂出來,楊晟雖說都碰了一鼻子灰,但仍然還是在考量,胖子明擺著不會出手,峰內也置身事外,一個個比泥菩薩還泥菩薩,開一道人世橋直接去把人從罪獄山帶回來也不成,如今峰內的力量借助不到,恐怕就只能靠自己了。

方才穆潼和他對話之中,有一句話很值得揣摩,他說「無所謂拋棄,那是你捅出來的簍子,這種事我們峰內管不了」,當時楊晟只顧著情緒上頭,但現在出了議事堂之後下細一想,從頭到尾,穆潼表明的態度就是,這件事我們管不了,但並不意味著,他不能做任何事。

「這是你捅出來的簍子」,言下之意,便是如果你要解決,那就你自己解決,峰內不管。

峰內不管的事情,也意味著不會干預自己做些什么,至少在這件事上,自己怎么做,峰內並不禁止。

但楊晟把握不到這是不是有你盡管做天塌了也給你兜著的意思,峰內打得玄機就像是那些個官場老油子雲遮霧繞的套話行話,什么都不說透,讓你自己揣摩。但楊晟覺得底線再大不過姜胤,姜胤被殺都能兜下來,讓大梁,七里宗和太浩盟生生吃了個啞巴虧,但有一沒有二,總不至於人被當眾扇了一巴掌,息事寧人,還要再來這么一下。

楊晟理解的輕微大概就是只要不真正打上罪獄山,事情沒有撕開在明面上,那事後不管出什么茬子,大梁方面都要認。

畢竟也只是趙子恆一個微不足道的七里宗七傑最末,如今更毫無價值,難不成會因為人被救走就真正開戰?

雖說太多以莫須有之名導致兩方勢力或者兩國交兵的事情,這也變相證明了,真要打,微小苗頭擦點火星都打得起來,要是雙方都覺得會傷筋動骨打一仗不劃算,那么哪怕雙方都蹬鼻子上臉指著對方腦門罵祖宗三代,也是摞幾句狠話張揚著要各自搖人但最終再無後話的江湖遁術。

有所明悟,楊晟翻出腰際的幾塊牌子,找到其中之一的鳥篆,注入靈炁連通那頭。

……

正在梁都宴客的高皓風如今是三公主身邊得受倚重的紅人,聚賢殿雖說名義上是三公主管轄的,收攏奇人異士,精英人才,修行煉炁士,表面上權威,看似是皇權所設,能夠和太浩盟,七里宗相提並論的勢力,但入了聚賢殿後,高皓風才清楚,實際上遠沒有想象中光鮮。

聚賢殿成立之初源於太子被廢,大皇子白楠貶至景山軟禁,客卿府自然樹倒猢猻散,分崩離析,這才著手三公主正陽組建聚賢殿,收攏白楠的殘存勢力。

避免這些客卿考慮猜忌梁皇芥蒂,特意讓正陽公主從中隔了一層,代表皇權聚攏這些客卿人士,即便如此,真正最頂部的能人,多是經此之後了解王權紛爭傾軋可怕,遠離風暴核心,魚入大江游,海闊天空去了,這樣的客卿多是大能士,既然決意遠離皇權風暴,不在貨與帝王家,那他們入俗世,也只能攫取一片自由天地。

只有留下來的一些客卿,就屬於良莠不齊,進入江湖俗世,恐無根基拿給一些根深蒂固勢力輾軋,其次若是選擇一方豪強依附,那么所得則遠遠不如為皇家賣命的榮華。

還有的既沒有翻波江湖的本事,也不是修行煉炁士,不能自尋名山大澤修煉求精進,只有一肚子文墨,唯有皇家朝堂才有一席立足,這些人才留了下來,成了正陽公主的根基。

聚賢殿的根本就是文客居多,武將亦有,但並不出眾,論及修行煉炁士,則是相對稀少,根本不具備太浩盟,七里宗底蘊,正陽公主曾在白麓書院求學,乃是書院白衣,是以手頭上的煉炁士力量,最多的就是來自她曾就學的書院支撐。

白麓書院司陣法符寶,不僅是大梁白麓文脈所在,亦是真正的修行之根底。只是廢太子之後,梁皇和白麓書院搞得有些僵,近些年朝堂上的書院班底式微,並不掌大權,白麓文脈,大抵就只有象征作用。白麓書院也大多低調,大概除了朝堂上少數的幾次動議,也就只有通過正陽公主這邊彰顯存在力。

而高皓風的加入,雖說高皓風不是如何強大的修行者,但高皓風對梁都細枝末節的察知能力,實在讓正陽公主耳目更通透了一大截,大梁只有監察軍情的密察司,官情民事卻沒有相應機構,往日里那些朝堂臣子在青樓勾欄里的私伎密語,高牆大院的門內閑言,不經過經年布置,正陽公主平日哪里能夠得到這些情報?

一個高皓風,等於讓三公主耳聰目明,瞬間看清楚了以往很多困擾她的疑團,所以三公主如何不器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