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節掃地僧的傳說(1 / 2)

唐磚 孑與2 1633 字 2020-06-20

「雲侯還記得玄奘?他能夠成功嗎?」玉林站了起來,滿懷希望的向雲燁求證。

「苦心人天不負,玄奘會成功的,我在荒原上見過他一面,那時候他已經在石國,昭武九姓的人不會傷害一個一心求法的和尚,我換等著看他寫的西域游記呢。」

「我佛慈悲,請保佑玄奘順利回歸,佛門的振興希望就寄托在他的身上了。」玉林僧極度虔誠的雙手合十向西方朝拜。

「老和尚,我最討厭的就是你們動不動就把某些巨大的責任壓在某一個人身上,自己站在一邊冷眼旁觀,等待奇跡出現,如果你們都抱著這種念頭,不如早點解散寺廟比較好。」

話說到這里,玉林已經基本知道了皇帝的底線,不會滅佛,也不會弘揚佛法,保持壓制是他准備繼續進行的基本政策,只會對佛門的財產感興趣,不會對教義大加干涉,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雲燁想了一下又說:「不知道大師有沒有興趣在草原上立廟?小子在草原上有一小塊草場,牧民已經有了四五千人,很想讓他們有一個心靈的寄托,不知大師意下如何?」

「現在立廟當然可以,只是度牒需要雲侯費心,貧僧聽說雲侯在南邊也有影響力,不如老僧在南邊也建立一座寺廟如何?」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一個能隨隨便便糊弄過去的高人,雲燁才打算讓和尚們幫忙收一收草原牧民的心。他就已經把主意打到了李安瀾王國頭上,也罷,語氣讓那些樹上的野人們,信奉那些奇奇怪怪的需要人血才能顯靈的古怪神靈,不如一起念阿彌陀佛算了。推開門從牛見虎手里要過來一個木盒,遞給了玉林和尚,揉揉鼻子說:「大師。這可是在下從陛下那里花了大價錢才弄回來的度牒,共計一十六張,都是大和尚度牒。也就是說,您一共可以建立一十六座寺廟,當然。在關內,河東,河北,劍南淮南淮北隴右這些地方是不行的,草原和嶺南沒問題。」

「地藏菩薩發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老僧自當篳路藍縷再開法門,為那些蠻荒之地的善民開一道往生之路。」

這樣說話,雲燁就感覺自然了好多,雖然雲燁打死都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偽君子。但是為君子的說話方式的確是最讓人心曠神怡的,以後說話就這么說。

門被推開,那個小和尚端著一碗葯汁走了進來,放在案幾上,准備伺候玉林喝葯。和孫思邈混的久了,雲燁也能聞出來湯葯的功效,比如這碗敗火清心的連翹湯就很適合自己,這幾日趕路趕得心火上升,需要降一降。剛剛給老和尚送了一份大禮,喝他一碗湯葯應該無礙。再說了,他也不需要。

雲燁從不知客氣為何物,做客的時候客氣只會委屈自己,這是程伯伯的教導,需要認真執行,等自己混到雲伯伯的地步,這門功夫也就該爐火純青了,想到這里端起湯葯一口氣就喝了下去,很苦,居然加了黃連,從傻了眼的小和尚手里接過漱口的橘皮水,狠狠地咕嚕兩下,再吐出來,樣子極其無禮。

小和尚待要張嘴呵斥,玉林先發話了:「辨機,不得無禮,雲侯有些心火上身,這葯湯對他很合用,道岳一向贊你小小年紀就戒行圓深,道業貞固,如今為何如此孟浪,還不退下。」

小和尚向雲燁頜首致歉,剛剛還怒氣勃發,瞬間就變得平靜祥和,雲燁饒有趣味的看著這個小和尚,剛才在門廊下的時候,就隱隱聽見別人稱他為辨機雲燁就很想看看這個小和尚到底是何等樣人,是不是一個心思深沉的花和尚,現在看來,會發怒,就不是可以干出大逆不道之事的人。

「雲侯對辨機為何如此上心,不惜借湯葯試探他的反應,所為何事?」人老就成了精,和老狐狸打交道雲燁經驗多多,也不多解釋,只是說:「大師在立廟的時候最好把辨機帶上,五十歲之前別不要踏足長安,否則,會有奇禍,」

說完就笑眯眯的向玉林告辭,把李剛給道信的書信拜托玉林僧轉交,背著手就離開了玉林的房間,准備好好游覽一下少林寺,再看看傳說中的七十二項絕藝。

檀印,覺遠在門口守著,隱隱約約聽見雲燁和玉林相談甚歡,也就放下心,安靜的等候,檀印已經想到了玉林大師這次病的蹊蹺,明明沒有病症,卻一副要死的摸樣,沒有人知道方丈為何要這么做,或許雲燁知道些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