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節死不悔改(1 / 2)

唐磚 孑與2 1599 字 2020-06-20

人活在世上需要堅持走自己的路,如果十八歲的時候決定當好人,那就做一輩子的好人,你總會得到好的報應,如果決定當壞蛋,那就一條道走到黑好了,好人變壞和壞人變好同樣都會被別人看不起。

我們常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問題是有誰會相信你變成了好人?好人變成壞蛋倒是很容易相信,因為我們活在一個不吝以最惡毒的心思揣測他人動機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法律是衡量一且的標准,

雲燁還不習慣大唐的環境,來到大唐已經超過了十年,他依然是一個外鄉人,依舊按照只要自己不觸犯大唐律法,就是好人這一後世規則,現在看起來行不通。

雲家的好么名聲是雲奶奶和辛月,以及小丫她們創造的,雲燁自己就是一個敗家子,一個崇尚利益的惡棍,全長安人都這么看他。

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種心態只有聖人能夠擁有,後世也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樣的警句,現實中做不到啊,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馮盎都可以義正言辭指著鼻子臭罵,不是因為他有多高尚,而是因為他占著大義,雲燁只能聽著,回擊的法子只有一種,那就是繼續當小肚雞腸的人,你罵我,我就報復你,不解釋,不原諒。大義的牆角或許只有卑鄙才能撬動。

馮智戴很想和雲燁談談,大家族之間的合作不能因為個人恩怨所損壞,他以為雲燁想的和他一樣。誰知道雲燁是一個如此情緒化的人,居然用個人的情緒帶動整個家族的行為。

「智戴,出海可以帶上馮家人,沒問題。能學多少看他們的本事,本侯沒興趣教別人,但是也不會阻止別人教你馮家的子弟,你害得我游興全無。只想立刻去海上殺人搶劫,你父親已經給我定了性,我就由著性子往下走,看看能走到哪一步。」

說完話雲燁就抱著李容回帳篷休息,明日就要往回趕,馮盎不管李泰雲燁是如何的想去桂林郡,堅持大隊人馬必須趕回邕州聽聽天使怎么說。

李泰有點躲著雲燁,他覺得自己的話可能傷到了雲燁,還被馮盎利用了一下。很不好意思面對自己的朋友。出於李家人一貫的驕傲。這些話又不得不說出來,如果雲燁在以前算做自己的老師,那么現在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朋友有缺點,不指出來那還叫做朋友么?

打開尷尬場面的是李容。李容請無舌爺爺給自己打了一只漂亮的長尾巴的山雞,他想用那些幾根最漂亮的羽毛給母親做一把羽扇,為此他已經收集了很多的漂亮羽毛。

父親在寫信自然幫不上忙,劉進寶是個夯貨,做不來精細的活,這是爹爹說的,眼前合用的就只有青雀舅舅,對於外甥的請求,李泰高興地答應,兩個人蹲在小溪邊上小心的拔毛,如果不小心把雞毛拔斷了,就沒法子做羽扇了。

雲燁寫完信,吩咐家將把信送到柳州的驛站,他們會把這幾封信送到不同的收信人手中,自己走的過於突然,總要給大家一個交代的。

「青雀,把毛拔干凈,一會用泥糊了,烤好了讓孩子給無舌先生送去,既然請先生出了手,該有的禮數不能缺,他老子沒禮數也就沒禮數了,孩子不能走老路。」

雲燁來到小溪邊上,蹲在他們兩人面前瞅著他們拔毛,見那只山雞很肥碩,就想把這這只雞做成叫花雞,給老頭子送過去下酒。

「沒問題,我在書院別的沒學會,偷雞做叫花雞的事可是沒少干,庄戶家的不好下手,偷的全你家的,交給我味道絕對不會差。」

李容也喜歡吃叫花雞,聽到爹爹和舅舅討論怎么做叫花雞,他也很想吃,可是今日就一只雞,爹爹說了要送給無舌爺爺,只好強忍著饞涎答應到時候送過去。

「燁子,我今天說話說的重了,你別在意,這些話我只說這一次,以後不會再說了,在這荒山野嶺里還被人家算計,真他娘的憋屈。」

雲燁打發李容去帳篷里拿包東西的荷葉,見孩子走遠了這才說:「你說的沒什么錯,是我的格局太小了,說這句話的不止你一個,顏之推老先生,李綱先生,包括你父皇都說過,劉方先生甚至有些恨鐵不成鋼,可是青雀啊,我不打算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