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雜談》之二十(1 / 2)

terh1 style="font-size:20px;color:#a33;float:none"《金鱗雜談》之二十/h1/ter

金鱗豈是池中物最新章節txt——《金鱗雜談》之二十

解讀「金鱗緣何惹人愛」

《金鱗》的生存空間已經愈來愈窄,促使真正的《金鱗》愛好者不得不認真關注這個問題。

我在某網站瀏覽時,初遇《金鱗》1-120合集,讀完,下面就沒有了。當時,有關方面的「行動」已經全面展開。後又找到第二家時,才知道已經更新到p150了,讀完,下面也沒有了。後來又找到兩家,總算讀到了p155,下面又沒有了。來到本論壇掛單,這已是第五家了,一直讀到今天p175。後來知道許多人都有與我類似的經歷。

現在允載《金鱗》的屈指可數的幾家網站,就象是網絡文學大都市里的「紅燈區」那樣,只許在很小的指定范圍內活動,可知聰明的漁人都能懂得「網開一面」的辯證道理。每位讀者如果真的是想讀完《金鱗》,充分攝取《金鱗》給我們帶來的各種信息,就應當自尊自律,與有關方面持最充分合作態度,自覺遵守版規,積極支持管理員與版主的工作,擁護清理門戶,掃除yín穢內容,不要貪玩灌水,不要自殘家園。否則勢必同歸於盡,「玩」完了事,幾萬讀者大家一起下面都沒有了。

初讀《金鱗》p1,當讀到「侯龍濤看看四周無人注意,拉起玉倩,摟著她軟綿綿的身子,快步進入洗手間」時,尚未引起我的重視;但當讀到「走出機場,侯龍濤一下跪在地上,低下頭深深的吻了一下地面,不顧其它旅客驚愕的目光,沖天大叫:『我親愛的祖國,我親愛的北京,我終於回來了,再也不用離開了』」時,我真的被深深地觸動了。各論壇、各書庫、可讀數以萬計,如無侯龍濤這一跪,interna真的險些就與《金鱗》擦肩而過失之交臂。

試問:其它任何「色情」,誰曾見過有這樣子的情調的嗎?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出乎意外地發了財的、隨隨便便就**人家陌生女孩子的、對美國文化持排斥態度的、力主「中國女孩就該是黑發,那才惹人喜愛」的、用行賄手段當上了全美最大的跨國投資公司iic(中國)中最重要部門——投資部經理的、如今「衣錦還鄉,又能和他那些從小一起長大的狐朋狗友打天下了」的一個「北京小痞子」,再加上走出機場後的這一跪,對祖國故土的深深的一吻,還有再加上我在點開第一章之前就知道它總共有一百二十章之多,在瀏覽了令人賞心悅目的全部都是四個字、其中大多是成語組成的目錄……之後,這幺多元素使我作出決定:讀下去。

monkey在第一章里就先聲奪人地把集多種矛盾於一身的主人公展現在讀者面前,使得有經驗的書蠹都能感覺得到:後面肯定有戲!

有矛盾就會有沖突、就會有戲,有大矛盾就一定會有大戲,這是的一般規律。當然如何展開矛盾,怎樣解決矛盾,那就要看作者的功夫如何了。迄今(p175)為止,interna對monkey的編織故事的能力是非常贊賞的,相信《(後)金鱗》沒有理由會令我們失望。我個人理解之所以會有「今不如昔」、「後不如前」的意見,主要因為:一,你自己思想中或潛意識中對《(後)金鱗》「應當如何如何」已經有了「先見之明」,結果卻是「大失所望」;二,你讀《(前)金鱗》時,或走馬觀花,或粗心大意,對許多「伏筆」與「懸念」沒有給予足夠的注意,自己釀成「趣味索然」。

我的《金鱗雜談之七》中的那首《七律》,實在是我與解繹《金鱗》的綱領,我寫《金鱗雜談》將會圍繞這七八五十六個字予以展開。其中頭兩句就是「金鱗緣何惹人愛,伏筆懸念費疑猜」。

試舉一例說明:侯龍濤與田東華的矛盾將會如何解決?田東華身價很高,能力很強,後台很硬,在「東星」里權柄很大。作者在「禍根深埋」之後,就將這個矛盾掛起來了,晾在那兒已有四個多月了。一旦這幕大戲開鑼上演,應該相當好看。這就如同侯龍濤在「證據確鑿」之後,故意對何莉萍長時間「不給她道歉的機會,讓她的愧疚不斷積累」一樣,也象水庫蓄足了水一樣,一旦開閘放水,勢必非同小可。

我讀《金鱗》,積累兩條經驗:一,有空閑時間就仔細「復習」前文,爭取多發現一些「伏筆」與「懸念」,矛盾與邏輯;二,盡量不去「預測」結果,一旦結果揭曉,就能令人拍案叫絕。之所以建立這樣兩點的基礎,就是對monkey具有信心。

曾有帖子提出過對《金鱗》如何「定性」的問題,也有帖子稱《金鱗》為現代的《紅樓夢》、《金瓶梅》。

我在《金鱗雜談之二》中也曾主張《金鱗》應定位在「成人」為好。現在看來我這意見並不妥當。

所謂「成人」無非只是昭示了「兒童不宜」,或者說是「未成年人禁止入內」而已,並不能從正面說明《金鱗》的本質與主旨所在,並不能說明《金鱗》是怎樣的一部。

在本論壇改版前記得讀到一張帖子,說是看《金鱗》只是看它的「情節」,遇到(忘了是說「肉戲」還是「h文」了)就跳過去不看。對於「不看」,我當然能夠理解,惟獨想不通這「跳過去」應該是怎樣一種跳法。我然後再一想馬上就覺得自己這個想法不好,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嘛,所以才在《金鱗雜談之三》中提出了「《金鱗》潔本」這幺一個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理性概念以供討論參考。

如論《金鱗》的「情節」方面,我以為可說是「當代社會長篇《拍案驚奇》」。

《拍案驚奇》這一類,可以稱之為「市井」,誕生於明朝市場經濟萌芽與市民階層形成時期,它作為對抗封建士大夫文化與宋明理學、借助於「狂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之勢,堅決頑強地沖破黑暗裂土而出,對於傳統的封建的文化理念造成了沖擊,反映了以市民階層為先驅者的平民百姓在文化方面的「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金鱗》在「情節」上足以令人「拍案驚奇」的地方很多,由於各人的閱歷和悟性多有不同,大家不妨自行品味體驗,在此至少是暫不贅述了。

我想,從總體基調而言,稱《金鱗》是「性文學」是比較合適的。

《金鱗》中有這幺多的對性行為的描寫,對性心理的闡述,而且每次迥異,各不相同,我們沒有理由刻意回避這一個「性」字。再說呢,我們為什幺總是有意無意地要回避這一個「性」字呢?回避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忌諱,難道每位成年人都可做得的一個「性」字,與「衣、食、住、行」皆為人所必需的一個「性」字,一旦見諸於文學,真的就會產生那幺多的「險情」嗎?

一般地說至少有兩類人是可以無忌諱地談論「性」的。一類是「內部」的人,他們或是專家學者在作學術研究,再順便發表些「性文學導致性犯罪」的意見,或是有關方面討論研究社會上的yín勢黃情,以便在其泛濫成災時部署進一步的突擊掃除;另一類則是惟恐天下不亂而自詡「我是流氓我怕誰」的人。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現如今雖已不至於談「性」色變,但是要公開地討論「性」字,仍舊諱莫如深。

對一個表達一種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行為的一個「字」,絕大多數當事人卻對這一個「字」諱莫如深,做得卻說不得,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對這種「文化現象」的突破,或者說是進步,也許只能寄希望於這樣一個階層:「小資(bobo一族)」、白領、「海歸」、中青年知識分子等等,以及其他一切有能力對健康的正常的性行為作理性思考的人們。近年來,這樣一個階層正在逐步生成,他們善於將享受生活、享受衣食住行、享受「性」,與文化理念進行有機的結合。在(不遠的?遙遠的?說不清楚的)將來,總之是有朝一日,文明的健康的「性文學」初具雛形時,最早期的讀者群的中堅,非此類人難以擔任。

除了研究一個「性」字,我們還可以深入研究一個「yín」字。

interna曾經對這個「yín」字的字義(准確的定義)作過查考,發現了一些從研究意義而言尚可進一步深入探討的余地。

一,據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對「yín」字的解釋是1,過多或過甚。2,放縱。3,指不正當的男女關系。「yín」字下的詞匯條目有七,為yín盪——**放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