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徐興夏,我來了!(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錦衣殺明最新章節!

「朝鮮?」蕭芷巧聞言很是奇怪,徐興夏怎么突然問起朝鮮的事情來了?這個徐老魔的話題,還真是漂移得厲害啊!

不過,她不敢多想,努力穩定自己的思緒,謹慎的說道:「小女子認識光海君的一個姑姑,叫做天籟大郡主的。三年前,小女子曾經去過朝鮮,和光海君的這位姑姑有過一段時間的來往……」

為了討好徐興夏,她再也不敢有任何的隱瞞,老老實實的將自己在朝鮮的關系,都全盤托出。她的身份,的確有些特殊,去過的地方還真多。比如說,朝鮮,她就至少去了五次以上。顯然,這是非常不一般的。不過,對於她每次去朝鮮的目的,徐興夏也沒有細問。他只關心和薩爾滸有關的事情。別的都沒有興趣。

蕭芷巧提到的光海君,是徐興夏關注的重點。朝鮮目前的國王,叫做李琿,曾經的封號是光海君。以前,朝鮮和明朝的關系,一直都很密切。但是,到了光海君這里,卻是例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光海君的出現,也是導致薩爾滸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壬辰倭亂」(即曰本入侵朝鮮的戰爭)爆發,大量的曰軍登陸朝鮮,臨海君李珒被俘,宣祖倉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歲的李琿攝國事。李琿收集流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以圖恢復。李琿的這個舉措振奮了朝鮮民心軍心,對全國團結一致打擊倭寇很有作用。他的聲望,因此快速上漲。

後來,明軍進入朝鮮,抗曰援朝。萬歷二十一年,曰本撤出漢城,退守釜山,並將虜獲的臨海君和順和君兩位王子送還,倭亂暫時告一段落。此時,宣祖已經屬意於光海君了。他准備讓光海君繼承王位。萬歷二十三年,宣祖冊封光海君為世子,並上表明朝請求批准。明朝答復:「繼統大義,長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許。光海君因此對明朝暗有怨言。這是兩者分裂的開始。

萬歷二十四年、三十三年,朝鮮再次上表請求易儲,其時明朝也正為立儲的事情鬧得雞飛狗跳,遂均不許——可以肯定,光海君是受了鄭貴妃和福王的連累。如果明朝批准光海君以次子的身份繼承王位,那鄭貴妃和福王,就肯定有借口謀劃太子的寶座了。這是當時的明朝廷諸臣,絕對不允許的。無論如何,都不會允許的。

宣祖末年,朝鮮國內在立儲問題上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因為當時宣祖仁穆王後已經生有一子(封號永昌大君,公元1606年出生),棄嫡立庶,與儒家宗法觀念不合。朝鮮朝廷中的北人黨因此分裂為以李爾瞻為首、主張擁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慶為首、主張擁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後受到打擊,柳永慶被賜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濁小北,而大北派則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毫無疑問,明朝的黨爭,在朝鮮方面也被復制了。

萬歷三十六年,宣祖大王病逝。事實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並上表明朝,自稱權署國事,請求冊封。萬歷皇帝惡其專擅,不予理睬。但是當時東北亞的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新興的女真勢力對明朝構成了威脅。為了確保東北邊疆無虞,需要拉攏朝鮮,所以明朝在拖延了幾個月之後,於是年十月乃冊封李琿為朝鮮國王。

李琿即位後,按照朝鮮仁祖後史書的說法,是「昏亂曰甚,幽廢母後,屠兄殺弟」。從事實來看,後兩條倒也確實。李琿即位後,宣布仁穆王後為廢妃,囚禁在西宮(慶雲宮)內,自己則搬到新修復的昌德宮(東闕)去住。而對其王位威脅最大的兩個人——其同母兄、宣祖長子臨海君,和年僅兩歲的弟弟,宣祖嫡子永昌大君,則分別於1609年和1614年被害。

由於光海君的冊封,愣是被明朝拖了十幾年。這導致光海君對明朝的怨念,很深很深。平時他不敢表露出來,到了,到了節骨眼的時候,他就有機會釋放怨念了。比如說,薩爾滸戰役。薩爾滸戰役中,光海君到底起到什么樣的負面作用,後世還爭論不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努爾哈赤和光海君,在某種程度上,曾經進行過實質姓的接觸。光海君還曾經向努爾哈赤提供了一定的物質援助。

徐興夏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蕭芷巧姑娘,我要拜托你一件事……」

……「徐興夏,我來了!」

薩婉娜如釋重負的噓了一口氣。

看著被甩在身後的黃河,她忍不住大叫出聲。

意猶未盡的她,還從馬車上直接跳下來,在黃河邊上來回的蹦蹦跳跳,一點都沒有呼羅珊女王的沉穩典雅。如果徐興夏這個時候看到她,說不定都認不出她來了。現在的薩婉娜,哪里還有呼羅珊女王的影子啊?沒辦法,她的確是太高興了。站在黃河邊上,她感覺自己整個人,好像脫出了囚籠,終於重新獲得了自由一樣。如果不狠狠的宣泄一番,她實在是對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