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是真是假其實並不重要(1 / 2)

大宋忽悠 夾襖 1608 字 2020-11-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大宋忽悠最新章節!

山寨里有一個燒窯的鋪子,算是最先分化出來的手工業者吧。燒窯是祖傳的手藝,生產數百年一貫制的大小陶罐。誰家的陶罐打破了,就拎點獵物來換。兩千人規模的山寨,打破的陶罐也有限,平時窯主也要自己打獵。

於艮上次參觀過後,讓窯主建了一眼更大的土窯,用來燒制磚塊。

這里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基本上衣食無憂吧,卻很難再進一步,發展出燦爛輝煌的文明。以於艮一己之力,想改變點什么,怕也是天長日久的說,一輩子的時間不一定夠。能給胡里改人留下點什么,就留下點什么吧……

於艮派了瑪武等女真人過來幫忙,窯主就算是脫產專營了。瑪武等人,沒有家室拖累,分了一半人去打獵,連窯主一家也養起來了。

今天已經出了成果。熱乎乎的紅磚,盆奴里歷史上的頭一塊。於艮掂起來敲了敲,強度還不錯,這東西確實沒什么技術含量。

「我需要幾萬,嗯,很多這種紅磚。這眼窯洞,一天可以燒出來多少?」關於數量的科普,恐怕還要做很久,商品經濟就更久。於艮才剛剛讓小娃娃們知道了百千萬。

窯主是個矮胖子,臉上黑乎乎的,腰很粗,手指頭也很粗。阿布卡赫赫親自下窯視察,窯主都激動得不會說話了。嘴唇哆嗦半天,兩只手比量著長寬高。

「富均努是說,人手足夠的話,一天可以燒這么大一堆。」沃淩翻譯了一下。

於艮點了點頭,原來窯主叫富均努,好彩頭。比劃的這一堆,應該有幾百塊?這眼窯洞,還是小了點,不過慢慢來吧。

瑪武等人畢竟不能老燒磚。於艮讓胡沙虎安排了一下,調集了五戶人家,加上富均努一家,三戶燒磚,三戶燒石灰。

至於石灰是怎么燒的,於艮其實也不清楚。隱約記得需要上千度的高溫吧,大概和燒磚差不多。先參照磚窯把石灰窯建起來,更加的技術細節,就交給勞動人民去慢慢摸索吧。

富均努嘴巴動了動,卻又沒敢說什么。

祖傳的手藝,開放給阿布卡赫赫當然沒有問題,甚至開放給瑪武等外人也沒有關系。但開放給五戶同族,那就有問題了,甚至影響到了後世子孫的生計。

「放心吧!燒陶還是你家燒。燒磚和燒石灰,你也是主力,其余五家都歸你統領。以後的日子,好著呢!」阿布卡赫赫法眼如炬。

蘇都哩就跟在阿布卡赫赫身後,干頭凈腦的,機靈鬼怪的。富均努的眼前豁然開朗——對啊!芬濟瑪最近都嘚瑟成啥樣了,還弄個絲綢袍子穿著。據說,芬濟瑪是得了阿布卡赫赫的一項真傳。

嗯?等會兒,燒磚和燒那個什么灰,都歸我統領?阿布卡赫赫,這可是兩項真傳啊!

富均努一張紫紅色的臉膛,無形中憋得像個茄子,搓著兩只大手囁嚅道,「阿布卡赫赫,能不能讓我兒子,我兒子博碩庫……」

「呵呵,好啊!」於艮和藹可親地答應了。父子倆的名字起得都不錯啊!

阿布卡赫赫離開時,身後多了一個矮墩墩圓頭圓腦的憨小子。

除燒窯鋪子外,盆奴里還有一個手工業鋪子——木匠鋪。經營情況和陶匠鋪子差不多,溫迪罕的大浴桶就是該木匠鋪榮譽出品。

於艮在地上畫了個示意圖,兩頭翹,中間平,縱向兩條粗木,橫向若干連接——爬犁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尼瑪哥只在電視上看見過啊!

按理說這種原始的運輸工具,應該很早就發明了才對。不知為何,盆奴里沒有這東西。或者是從來沒有多少貨物需要運輸吧,發明總是因需要而生。

老木匠蹲在地上,認真地觀察神跡,很快就領會了精神,利索地開工。工具就一把斧子,一把鋸子,一個鑿子,一個刨子。樣式很粗糙,刃口很鋒利。

叮叮咣咣的,頂多半個來小時吧,一個一米寬兩米長的爬犁就誕生了。全身卯榫結構,拍上去極其結實,嗯,古拙厚重。從後世找一個木匠,還真是未必能做得出來。

要說木匠這手藝,和陶匠還是有區別的,在古代就已經達到高峰了。魯班的木飛鳶,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好吧,那都是中原文明的產物。

於艮端詳了一陣子,讓老木匠在四周增加了圍欄,做成二十公分高的車廂狀。再就是翻轉過來,把兩條粗大的縱木刨得薄一些,也更平滑。還在尾部加了一個尾舵狀的活動扳手,扳下去可以杵在地面上,算是剎車。只要於艮提出要求,老木匠就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