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四十四章 忠君?忠國?(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325 字 2022-11-10

李道宗默然不語,舉起酒杯,緩緩喝酒。

李孝恭見其不為所動,忍不住眉心緊蹙,低聲道:「不要以為誰都是傻子,人心固然難測,但總有端倪流露。皇室之中始終有人不肯臣服於陛下,所以今日皇城之內增加大量禁衛……不要心存妄想,雖然如今晉王還屯兵據守潼關,但皇位已然穩如泰山,不可能有人再度效彷先帝之舊事。」

何謂先帝之舊事?

自然是逆轉先帝命運的那一場玄武門之變。

而玄武門之變的根本,不在於李二陛下以及其麾下眾將的英武勇勐,而在於時任玄武門守將的隱太子心腹常何忽然反戈一擊,這才是勝負逆轉之關鍵。

而現在把手玄武門的,是你李道宗……

所以李孝恭這句話不僅僅是忠告,更是警告——時代不同,局勢不同,現如今若還有誰妄圖效彷玄武門舊事,就算一時僥幸得逞,可他有沒有當年李二陛下的威望與號召力,可以快速平定長安乃至整個關中?

若沒有,那便是禍國殃民,為了一己之私置帝國社稷於水火。

李道宗依舊緘默不語,甚至執壺給李孝恭斟酒,而後與其碰杯,慢悠悠的喝酒,神情有些心不在焉……

李孝恭也不再說,抿著酒,吃著菜。

一聲悶雷在天邊響起,窗外,烏雲堆積翻涌滾動,天色驟然黑了下來。

未幾,雨點噼哩叭啦的落下。

轉瞬風雨大作,雨勢滂沱。

一壺酒飲盡,李孝恭拒絕了李道宗命人取酒,起身道:「府中還有些事,改日再敘吧。」

李道宗點點頭,命人取來蓑衣,親手遞給李孝恭。

後者穿戴好蓑衣,將斗笠拎在手里,看著李道宗問道:「就沒有想跟我說的?」

李道宗頓了頓,不答反問道:「不知叔父對於英國公不肯摻和皇位之爭,始終置身事外怎么看?」

李孝恭一愣,眼睛微微眯起,緩緩道:「李勣乃是外臣,吾等身為宗室,豈能一慨而論?」

李道宗搖搖頭,道:「我或有所不同,但叔父你,又有何不同?」

若說李勣是外朝第一人,那么李孝恭如今便是宗室第一人,李勣所顧忌的那些事情,在李孝恭身上同樣有可能發生。

李孝恭默然不語。

良久,一言不發的轉過身,將斗笠戴在頭上,大步出門,走入風雨之中。

李道宗站在門口目光相送,直至其身影轉入重玄門再也不見,才微微抬頭,凝視著不遠處的玄武門城樓。

雨勢滂沱,一泄如注,重重水幕將巍峨雄壯的城樓層層遮擋,目光所及,一片迷茫。

*****

滎陽,鄭家大宅。

花廳之內,一身絲綢錦袍的鄭仁泰仿佛致仕官員一般一團和氣、富貴榮華,笑吟吟的看著對面的宇文士及,唏噓道:「郢國公年歲也不小了,如今還要為了晉王殿下四處奔波,這份忠貞,令人嘆服。」

宇文士及連續趕赴長安、潼關、滎陽,一路幾乎馬不停蹄,風塵仆仆、容色憔悴,聽聞鄭仁泰之言,苦笑道:「以往吾等皆庇護於趙國公羽翼之下,如今不得不站出來直面風雨,自是憂心忡忡、夙興夜寐,片刻不敢懈怠,唯恐有負於晉王殿下之所托……倒是將軍你如今氣色紅潤、中氣十足,想必此前所受之傷創,已然痊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