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448 字 2022-11-14

心頭陡然升起怒火。

如今局勢糜爛,危在旦夕,皆因滎陽、洛陽等地不可固守所致。而之所以滎陽、洛陽等地不可固守,並非這兩地兵力不足,無論滎陽還是洛陽,都是世家門閥盤踞之地,想要拉起一支萬余人的軍隊輕而易舉,想那水師總共才多少兵力?跟隨劉仁軌北上的,最多也不過少五千人。

兵自然不缺,但要命的是少將。

鄭仁泰搖擺不定、不可信任,那么唯有尉遲恭有資格、有能力坐鎮指揮。

只要號召當地世家門閥募集私兵、貢獻甲胃,以尉遲恭之能,自然有一戰之力。

最不濟也能重創水師,延緩其沿著黃河東進之勢,給潼關這邊爭取更多時間。

然而現在尉遲恭未等與水師接戰,便擅自放其關東之地,返回潼關……

論及軍事,李治茫然不知;可若說玩弄政治,李治天賦極高。

所以瞬間便明白尉遲恭此舉之用意,在於擔憂大權旁落,甚至他那數萬右侯衛將士之安危……

為了一己之私,罔顧大局。

然而還是那句話,眼下兵力不缺,卻極其缺乏統兵之大將,縱然他現在恨不能將自私自利的尉遲恭退出去梟首示眾,也只能權且忍耐……

深吸一口氣,李治道:「請鄂國公進來敘話!」

「喏!」

兵卒退出。

須臾,頂盔摜甲的尉遲恭大步入內,單膝跪地,施禮道:「微臣覲見殿下!」

他一路疾馳,過了函谷關之後便遭逢大雨,身上早已濕透,此刻單膝跪地,兜鍪下的頭發以及甲胃之下的中衣滴滴嗒嗒的滴著雨水,將地面因濕一大片。

李治忙道:「鄂國公快快請起!不如先去更換衣衫,再來議事,否則若是染了風寒,本王又要依仗何人?」

現在不是彰顯威嚴之時,必須做出禮賢下士之舉措收攏人心,否則此戰若敗,天大的威嚴也沒甚用……

尉遲恭臉上露出感激之色,略有激動,大聲道:「當今逆賊橫行、竊取鼎器,致使綱常倒轉、君臣失序,時局之危厄已然懸於一線,微臣縱然粉身碎骨亦當輔左殿下,現有關東之戰報呈遞,不敢耽擱。」

李治面色動容,忙道:「鄂國公公忠體國、赤膽忠心,本王何德何能?來人,速速於鄂國公斟茶!」

待到尉遲恭入座,喝了一口茶水,便將自己所猜測一一道來。

營房內的氣氛愈發沉重,因為這與宇文士及之言前後符合、相互印證,再無僥幸……

李治環視左右,嘆氣道:「如今之計,該當如何?」

雖然方才宇文士及說是「背水一戰」,或有置諸死地而後生之可能,但李治也不傻,自然明白其中之幾率何其渺茫……

他話音剛落,尉遲恭已經大聲道:「殿下何須憂慮?此時潼關已經囤積十余萬精兵強將,只需即刻發動所有兵力反攻長安,趁其不備,給予雷霆一擊,大事可成!」

宇文士及本想說這句話的,此刻晚了一步,被噎了一下,只得補充道:「鄂國公所言不差,只需大軍突襲至長安城下,必然會引發連鎖反應,原本各地觀望的十六衛大軍一定有人響應殿下之號召,出兵輔左。」

他這么一說,李治馬上想起之前他曾秘密潛入長安聯絡,回來之後言及「會在大軍抵達長安城下之時出兵響應」之事,心頭一跳,眼睛一亮。

若是那人當真言而有信,自己揮師反攻,那人起兵響應,里應外合之下,攻陷長安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