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長安震動(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396 字 2022-12-01

李承乾雖然登基,但皇位並不穩,不知多少心懷叵測之輩都暫時蟄伏起來靜待天時,一旦尉遲恭率領大軍逼近長安城下,必然使得人心浮動,局勢大變。

而晉王之所以派遣尉遲恭率軍突襲長安,用意也正在於此。

誰能夠盡可能爭取更多人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權、隔岸觀火的十六衛大將軍的支持,誰就將取得這場皇權之爭的最終勝利……

李承乾環視一周,問道:「為今之計,應當如何?」

這話理應李勣來回答,畢竟他不僅是當朝首輔,更是軍方第一人,但李勣低眉垂眼、恍若未聞,根本不搭腔。

李承乾無奈,只能看向李靖。

李靖沉聲道:「陛下不必擔憂,尉遲恭所部充其量不過四萬人,尚有輜重、輔助等等兵種,所以此行攜帶的也僅僅兩萬余人,即便抵達霸橋,也不可能沖破霸水防線。不過若是陛下不放心,可以命令右武衛自新築渡過渭水,而後沿著霸水向南運動,尉遲恭敢直抵霸橋便隨時切斷其退路,可保萬無一失。」

新築在長安東北,渭、霸、滻三水環繞,向東可直抵新豐、臨潼,向南可沿著霸水抵達霸橋。

若尉遲恭狂飆突進試圖自霸橋殺到長安城下,薛萬徹的右武衛自新築渡河之後南下,可以及時切斷尉遲恭的退路,使其孤軍深入,陷入重重包圍。

李承乾欣然道:「諸位愛卿可有補充?」

見旁人再無諫言,遂頷首道:「那便依從衛公之言,命薛萬徹拔營起兵,橫渡渭水。」

「喏!」

……

朝會散去,但事情並沒完,李承乾與一眾重臣又移駕武德殿後的書齋,繼續議事。

內侍奉上糕點、茶水之後退出,李承乾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水,憂心忡忡道:「雉奴之用意昭然若揭,但此為陽謀,就是想要直抵長安城下試圖引誘那些居心叵測之輩起兵依附。但人心隔肚皮,誰也不知道天下人怎么想,根本無從防范。」

現在那些手握兵權的大將軍們固然安之若素,尊奉他登基為帝,但只要局勢發生變化,讓他們見到晉王那邊重新燃起爭奪皇位的可能,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人會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舉。

說到底,皇位之爭限於李二陛下諸子之間,對於臣子來說不管支持誰都無關於忠義,此等情況之下,首要考慮的問題便是利益之多寡。

相比於重用東宮六率以及原本東宮班底的李承乾,旁人實在難以獲取更多利益,一旦李治上位,便不得不重用他們,他們便能夠攫取更多利益……

所以只要局勢出現變化,東宮軍隊不再是看上去那么戰無不勝,必然有更多人站到李治那邊去。

這是絕對不容許發生的。

但想要徹底杜絕也無可能,所以只能寄希望於將尉遲恭阻截於長安之外,而後靜待水師攻陷函谷關,再東西並進、兩面夾擊,徹底攻陷潼關,將叛軍剿滅……

房俊提醒道:「縱然知人知面不知心,但也要盡可能予以拉攏,那幫人固然私欲熏心,可說到底並無叛國之意。陛下派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起碼也能讓他們心生忌憚。」

以利誘之肯定是不行的,晉王李治已經陷入死地,不成功便成仁,所以毫無忌憚的許下「封建一方」的承諾,畢竟只要奪取皇位便是最大的成功,豈在乎登基之後治理國家之困難?

所以李治許下什么樣的承諾都可以,因為他本就一無所有。

但李承乾不能許給那樣的承諾,因為李承乾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