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心中漢唐(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339 字 2022-12-16

房俊點點頭,嘴角泛起一抹微笑,抬手指著面前黑暗之中的萬家燈火、宏偉城闕:「沒有誰能長生不死,也沒有哪一個王朝能永恆不滅,但是即便往後萬年,無數的王朝猶如天上星辰不可計數,卻依舊會有那么幾顆星星能夠閃耀當空,被人銘記。譬如大秦,譬如大漢,譬如大唐。後世子孫總會在史書之中尋找到屬於某一段歷史的閃光之處,看著先人們在黑暗之中彼荊斬棘、砥礪前行所創造的輝煌,不勝心向往之。而我既然有幸生於這大唐,此生此世唯一的夢想便是讓這個注定會讓子孫崇拜向往的王朝更加強盛一些、更加久遠一些,盡可能的消弭內耗,將華夏子孫所有的力量都能集中起來創造更為幸福的生活。」

哪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中沒有一個五彩斑斕、恢弘榮耀的漢唐呢?

每當華夏神州陷入沉淪,番邦胡虜在這片大地上恣意殺戮、任意欺凌,人們都會無比思念曾經威服天下、縱馬四海的年代,那些睥睨四方的王朝會成為一種信仰、一種精神,支持著身處於危難之中的炎黃子孫決不屈服、奮起抗爭。

每一個華夏子女心中,都有一個漢唐。

多少次午夜夢回,房俊都會因為那一個強盛的大唐在盛極之時陷入戰亂最終覆滅而惋惜、心疼,若是大唐能夠再長久一些,必然能夠創造更為輝煌的文化,也能夠使得百姓再晚一些淪入戰亂災禍。

五代十國,那是一個腥膻遍地、衣冠沉淪的黑暗時代,房俊只想將大唐的命續得久一些,讓黑暗的時代來得晚一些,或者不來……

李承乾緊了緊身上的斗篷,明白房俊的意思。

「玄武門之變」成就了李二陛下「天可汗」的曠世偉業,開啟了「貞觀治世」的宏偉時代,卻為大唐開了一個壞頭。有這樣一個「逆而篡取」的成功桉例擺在那里,往後大唐世世代代的繼承人都難以安穩上位,每一次皇權更迭都將伴隨著腥風血雨,而鼎盛的國力也將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內戰之中消耗干凈。

盛世之時還好,一旦國力衰頹,這樣的一次因為皇權而引發的內亂,都足以將帝國推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而房俊之所為,就是要讓「宗祧承繼」再度成為傳承正朔。

李承乾也明白,在房俊眼里,皇帝賢明或是昏聵其實並不重要,軍國大事要始終把持在文武大臣手中,政事堂、軍機處,這兩個機構將會成為帝國的最高權力衙門,至於皇帝,無關緊要。

畢竟皇帝一代代傳承下去,不可避免會出現昏聵暴戾之輩,這樣的無能之君只要一個昏庸的決定,便有可能葬送祖祖輩輩幾十上百年積攢下來的國力。

這是房俊這樣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在他們這些人心里,「民為重,君為輕」,他們各個都是忠臣,但他們忠的是國,不是君。

只要國還在,他們並不在乎誰是君……

這么一想,頓時有些凄然落寞,自己這個君王好像並不是那么重要,但李承乾卻能夠理解。

他有自知之明,論武功,他不及李靖、李勣,論文治,他不及劉自、馬周,每當國家出現問題,他的想法、策略都遠遠不及朝中這些大臣,既然如此,若依舊戀棧權力、不肯放手,對於危難之事一意孤行、不聽諫言,甚至為了彰顯皇權之威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大唐在手上縱然不至於滅亡,也注定會千瘡百孔。

對於他這樣中人之姿的君王來說,「垂拱而治」才是最好的辦法。

至於以後會否皇權旁落……若子孫有本事,自然能夠將權力從大臣手中搶奪回來,若沒有那個本事,那就老老實實的「無為而治」,才是保命的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