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人生如戲(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637 字 2023-01-15

房俊果然搖頭,失笑道:「屁的知人善任,那都是扯澹,王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帝、哀帝之時,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實乃治國之干才;曹操武略斐然、治世之能臣……這一文一武能力卓著,陛下將他們任用於所擅長之領域,難道就天下太平了?」

李承乾無語。

王莽以「禪讓」之名行篡漢之實,自稱「更始皇帝」,曹操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兩人一朝重用,便是社稷傾頹、宗廟斷絕之結果,哪能任用?

可這兩人皆乃不世出之能人,如若「知人善任」的道理為真,則必然深受其害……

一時間,李承乾自幼承受的正統教育與現實發生了沖突,令他有些茫然,甚至不知所措:「怎會這樣?」

房俊笑道:「很簡單,『知人善任』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這個人必須是自己人,他會遵循你的意志行事,他的利益與你一致。譬如微臣為何始終如一堅定的站在陛下身邊?理念一致、性情相投、帝國正朔……說到底,還是利益一致。可若是陛下與微臣的利益相悖,支持陛下便等於損害了微臣的利益,微臣又豈會支持陛下呢?蕭瑀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天下名臣,能力卓越,但他現在寧願投奔晉王做一個反賊。」

舉例說明了自己的觀點,然後,房俊做出了總結:「所謂的『用人』,其實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做到這一步,陛下的江山皇位便穩如泰山。而後,弄清楚自己人的能力性格特長,爭取做到知人善任,則治世將臨。最後,多管人、少管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國家的政務卻是無限的,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政務之中,事必躬親、身體力行其實並不是好,懂得放權、懂得用人,才能個人、國家兩不誤。

否則就算你一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

強如諸葛亮、雍正一生勞苦不曾享受半分,最終也落得一個積勞成疾、壯年隕落的下場……

李承乾聽懂了,但卻愈發一臉困惑:「豈能如此呢?身為君主,自當胸懷四海,先帝在時便對魏徵容忍再三,即便魏徵時常不顧君王威儀而有所詆毀亦不曾予以懲戒,甚至說出『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之箴言,而魏徵明顯不是先帝的『自己人』……」

房俊無語,無奈道:「如果有需要,陛下也可以選擇一個人作為您的『魏徵』,人選很多,譬如程咬金,譬如蕭瑀。」

後世有一句話:「舉凡傑出的政治人物首先必然是優秀的演員」,這話有些偏激,但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精辟。

演員的本職是表演,政治人物也是……

李承乾明白了,但卻有些不能接受,面容扭曲著問道:「你的意思是先帝之所以優待魏徵,且能夠唾面自干,乃是故意向天下人宣揚他優容寬廣之胸懷?」

在他心里,素來視父皇為偶像,父皇的言行舉止皆令他極力效彷,現在陡然有人說父皇優待魏徵的千古佳話乃是故意為之,這讓他有一種偶像崩塌的彷徨。

怎么會是這個樣子呢?

房俊執壺斟茶,耐心道:「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是有目的的,真心也好、假意也罷,只要沒有害人之心,都是在道德允可的范圍之內。人非聖賢,誰能真正做到心底無私、大愛無疆呢?用一種近乎於『作秀』的方式讓天下人都認為您是一個無私、大愛、虛心納諫之人,使得他們心中因此存有正義之心,能夠不畏強權、敢言直諫,又有何不好呢?」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不僅是兵法的最高境界,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

……

從皇宮回轉玄德門外軍營駐地的時候,皇帝陛下依舊沉浸在懷疑與自我懷疑當中不可自拔,但房俊相信李承乾有足夠的智慧從這種「信仰崩塌」的彷徨之中走出來。

其實每一個人都經歷過這樣的困境,譬如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我們都是社會主義接班人」,等到長大發現根本不是,小的時候家長、老師都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但是等到長大,才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

每一個人,都是在這種彷徨與自我認知的過程中逐漸成長,直到有朝一日大徹大悟,成為一個合格的社畜。

回到營房,讓親兵打了盆水洗了手臉,正打算穿上甲胃去營地巡視一圈,便見到程務挺匆匆而來,斥退帳中兵卒,低聲道:「高將軍剛才派人送信,李奉戒昨夜又偷偷與軍中校尉私下接觸,但高將軍謹遵大帥您的吩咐,只保持足夠的警惕並且將這些與李奉戒聯絡的軍官標注出來,並未深入探查其私下接觸所為何事。」

這個時候私下接觸軍中校尉又能所謂何事呢?

明擺著的。

房俊摸了摸唇上的短髭,硬硬的有些扎手,沉吟道:「看來,他們舉事的時間不遠了,或許,就在這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