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躊躇滿志(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681 字 2023-01-17

誰都知道前兩日尉遲恭已經強渡霸水,昨夜更集結大軍突襲霸水防線,打算將兵鋒直接推到長安城下,給晉王大軍鑿穿一條直通長安的通道,掃清一些障礙。

那份戰報送抵軍中之時,諸人莫不彈冠相慶、笑逐顏開,仿佛這場兵變的勝利就在眼前。

算一算時間,如若一切順利,尉遲恭應該已經突破朝廷設置的防線抵達長安城下,這個時候送來的戰報自然無比重要,成敗、得失,攸關所有人都利益、前程乃至於性命。

但是李治那一瞬間失控的神情,所讓大家心頭蒙上一層陰霾。

好像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蕭瑀抬頭看著李治,輕聲問道:「殿下,戰報上如何說辭?」

李治深吸一口氣,將戰報遞給蕭瑀。

蕭瑀上前兩步來到李治馬前,伸出雙手將戰報接過,展開之後一目十行,一雙雪白的眉毛緊緊蹙在一起,心底暗嘆一聲。

果然局勢不會如同設想那般容易……

李治翻身從馬背上躍下,手里的馬鞭還下意識狠狠揮了一下,從牙縫里擠出一句:「尉遲恭誤我!」

蕭瑀默然。

誰都知道尉遲恭進攻受挫、損兵折將的後果,這意味著晉王想要快速突進至長安城下攪動關中風雲的設想幾乎徹底破滅。想要達到之前的戰略設想,很可能要硬碰硬的與朝廷軍隊狠狠打上一場。

然而相比於東宮六率的數萬精銳以及其余擁戴皇帝的十六衛大軍,晉王這邊由山東私軍為班底組建的軍隊堪稱烏合之眾,投機取巧或許有那么一兩分可能,毫無花俏的死戰一番,則必然敗多勝少、前景堪憂。

最被賦予希望的尉遲恭麾下右侯衛,則證明堪當大用……

這個時候,想要找兩句安慰李治的話語都找不到,只能沉默片刻,問道:「眼下該當如何?」

李治從剛剛的志得意滿、躊躇滿志陡然之間淪落到眼下憂心忡忡、前途迷惘,其間的落差令他難受得想要大吼一聲好好發泄,但卻只能強忍著。

如果尉遲恭戰敗的消息在軍中擴散,勢必影響軍心士氣導致戰力大減,勝算愈發少了幾分……

李治面色陰沉,沉吟未語。

從蕭瑀這句話,就顯示出自己這邊一個最大的軟肋,那就是缺少一個能夠從戰略層面提出構想的「名帥」級別人物。尉遲恭其實算一個,雖然比不得李靖、李勣這等當世戰略大家,但也只是略遜一籌而已,但尉遲恭此刻身在前線,依賴其攻城掠地沖鋒陷陣,卻是不能放在自己身邊充當參謀。

余者皆文治卓越、武略貴乏。

李治再是自負,也不過是認為自己權謀之術遠勝李承乾,絕對不敢在戰略之上濫竽充數……

他問道:「宋國公以為該當如何?」

蕭瑀心底嘆氣,知道這位殿下方寸已亂,遂諫言道:「前方兵敗,此刻正是士氣低迷、軍心慌亂之時,殿下應當頒布敕令好言撫慰,萬萬不能言辭苛刻、嚴厲申飭。至於下一步如何……首先命令鄂國公務必堅守霸水西岸陣地,而後加速行軍,待到得霸水以東,再與鄂國公聯絡,商議對策。」

李治點點頭,知道蕭瑀雖然並未給出確切的戰略,但這番建議卻是穩重有加。

既然疾風驟雨一般的戰略預想無法實現,那就只能穩中求勝,不能再度輕易涉險。

李治抬眼看了看四周,見到不少人都在關注自己,又低聲叮囑蕭瑀:「此事切莫外傳,否則軍心動盪、士氣萎靡,殊為不妙。」

蕭瑀猶豫了一下,頷首:「老臣省得。」

尉遲恭那邊遭遇一場大敗,不僅損兵折將,更有無數兵卒潰逃四方,難保沒有人向這邊跑過來,只要有一個人與大軍接觸,消息便會傳開。

而十余萬人的軍隊,想要徹底屏蔽消息幾乎不可能……

李治攥了攥手中馬鞭,冷聲道:「這種事當然瞞不住,總會有消息傳遞出來,傳令下去,誰敢在軍中散播謠言惑亂軍心,一經查實,梟首示眾!非是本王暴虐,非常之時自當行非常之法,若是一味寬容,反倒難以懾服人心。」

蕭瑀連連贊同:「義不掌財、慈不掌兵,軍中自然要遵循軍法行事,殿下殺伐果斷,頗有先帝之風。」

以山東私軍為班底的軍隊,軍紀渙散乃是必然,貿然行嚴苛之法極易導致軍心動搖,但一味的寬容也不行,人不知畏懼,何以依法而行?

李治翻身上馬,慌亂、沮喪的神情一掃而空,目光堅定的望著長安方向,沉聲道:「好事多磨,本王就不信偽帝竊據大寶能夠得到上蒼之卷顧,只需有一絲一毫之機會,本王也必取而代之、撥亂反正!傳令大軍,加速行軍,及早抵達霸橋之南、霸水之東,與鄂國公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