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如何自救(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657 字 2023-01-19

如果此計能成,不僅可以一舉扭轉「兩邊不討好」的困境,反而徹底交好兩邊,無論最終晉王成事還是自己重回陛下身邊,地位、話語權都將大大提升。

妙啊。

……

當晚,大軍宿於昭應境內。

褚遂良洗漱一番用過晚膳,站在營帳門口眺望夜幕之下蒼茫的驪山,心潮起伏片刻,轉身回到一張簡易的書桉之後,研墨提筆,寫就一封書信,而後吹干墨跡,裝入信封之中,掏出火折子吹燃,將一塊蜜蠟烤化以之封口,又掏出自己的銅印摁在上邊。

一切完備之後,將跟隨自己多年的仆從叫進來。

「這封信你收好,明晨拔營之時趁著兵卒換防、營內雜亂,你偷偷潛出去隱匿於驪山之中,或是等到大軍啟程,或是你自尋路徑,務必在十日之內將這封信交到李勣手中。」

吩咐完,他又面色凝重的叮囑道:「若出現差錯,無論如何要先毀掉這封信,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否則,非但吾難以幸免,整個錢唐褚氏都將遭受牽累,大禍臨頭。」

仆從知道褚遂良這兩年連連背運、危機不斷,此時偷偷與李勣聯絡,必然事關重大,不敢怠慢,接過書信躬身道:「懇請家主念在奴婢這些年忠心服侍的份兒上,若是奴婢有何不測,多多關照家中妻兒,來生來世,當銜草結環以報。」

似他這樣的家奴,生死皆操之於主家,若敢背叛,或許能逃脫一時,但家中妻兒、親卷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更何況他生下來便是褚氏的仆從,一生一世,也只能效忠褚氏,不敢也不會背叛。

生死事小,若是不能完成家主的囑托,那才是大事。

褚遂良緩緩道:「此事若成,必然記你一功,准許你脫去奴籍,攜帶家卷前往褚氏在外地的商鋪任事,子弟可入褚氏族學。」

仆從激動跪地,連連磕頭:「家主放心,即便是赴湯蹈火,奴婢也定會將這封信交到英國公手中!」

子弟可入褚氏族學,那是為褚氏立下大功才能有的待遇,而一旦進入族學,便是與褚氏嫡支子弟成為同窗,日後學成,必然成為褚氏所仰仗的心腹。

對於一介仆從來說,可謂一步登天。

褚遂良和藹的拍拍他的肩膀,溫言道:「去吧,時刻小心,不能疏忽大意。」

「喏!」

仆從起身,走出去返回住處做准備,只等天亮換防之時趁亂潛出軍營。

褚遂良送走仆從,一個人將書桉上的筆墨紙硯收拾好,回身在床鋪上躺著卻毫無睡意,輾轉多時反倒越來越精神,干脆起身,走出營帳在附近散布。

眉毛緊鎖,心事重重。

他白天勸說蕭瑀要做好兩手准備,向陛下遞交投名狀的同時消減山東世家的力量、打壓宇文士及,但是他自己卻深陷泥潭不可自拔,渾然不知未來如何。

所以他決定賭一把。

將賭注壓在晉王身上是不行的,只要晉王成就大業,蕭瑀再怎么也必然是朝中前三的重臣,到時候自己這個書寫「自白書」的「罪魁禍首」便成為蕭瑀最大的隱患,其必除之而後快。

自己那里還有活路?

反之,若是晉王戰敗,陛下坐穩皇位,自己或許可以憑借「內應」之功勞,推翻那封「自白書」將所有罪責都推到蕭瑀身上,從而完成自救。

當然,如果最終晉王獲勝、陛下敗亡,自己私下聯絡陛下對事情必然發作,到時候不僅是蕭瑀想要斬草除根,便是晉王也絕對容不得他這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內鬼……

然而事到如今,他又有什么辦法呢?

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只希望陛下那邊確實如自己所想,是故意引誘晉王繼續深入,以便將那些心懷叵測、不忠於陛下對亂臣賊子都找出來,一個一個收拾干凈,徹底掌控朝堂。

正自憂心彷徨、患得患失,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自後營疾馳而來,一路上不少巡邏兵卒紛紛出言喝止,卻又馬上散開讓出去路,任那騎兵直抵中軍帳外。

「啟稟殿下,潼關急報!」

雖然並未說明詳細情形,但這一聲卻在深夜的軍營里遠遠傳出,繼而引發一陣騷亂。

誰都知道水師與滎陽鄭氏聯合一處自洛陽一路攻城拔寨,直逼潼關,而潼關如今兵力空虛,只要敵軍勐攻,頃刻間便可攻陷。而潼關那邊深更半夜送來急報,很顯然不會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