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針鋒相對(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503 字 2023-02-12

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劉自果斷對李勣的話語充耳不聞、唾面自干,心底則惋惜於如此天賜良機讓他從容接收岑文本的政治遺產,從而將文官集團集中起來成為朝堂之上最強大的勢力,卻不得不主動退出,退避三舍。

因為陛下對警告已經來了,讓他不要逾越底線……

當然,既然陛下劃出了底線,只要自己不逾越這條線,那陛下必然不會過問。

許敬宗似乎思索了一會兒,而後連連頷首:「英公所言甚是,下官一定全力督辦此事,務必周祥圓滿,不出半點差錯。」

李勣看了許敬宗一眼,微微頷首,在不多說。

同樣都是宰輔,許敬宗對他恭謹有加、言聽計從,對劉自則陰陽怪氣、言語如刀,李勣才不會認為是自己的虎軀一震霸氣外露折服了許敬宗,很顯然此番許敬宗陡然登上禮部尚書的職位乃是陛下有意為之,其身上必然背負著任務。

至於是什么任務,倒也不難猜。

而李勣關注的是在這件事背後必然有著房俊的影子,想到陛下對房俊這位潛邸之臣如此信重有加、言聽計從,便令他微微有些擔心。

*****

李勣雖然以戰功登上宰輔之首的位置,對於政務方面並無太多建樹,但決不能由此說他政治方面的能力不足。李二陛下最擅長觀人、用人,既然讓李勣統領百官,豈能僅僅因為其「軍方第一人」的地位?

而李勣在觀人方面也有著獨到之處,譬如對房俊的認知與看法。

在他眼中,房俊是一個比較純粹的人,此子能力卓越、允文允武,無論在哪一個職位上都能做得相當出色,不負李二陛下當年那一句「宰輔之才」,最難得的是其人身居高位而不戀權勢,家財萬貫而不貪財貨,時刻保持思維敏銳,偶有驚才絕艷、推陳出新之手段,將旁人看來堪稱痼疾的事務一一妥善處理。

但也正因其「推陳出新」「不循常理」,使得李勣對其始終心存戒備。

譬如古往今來所有變法大多受到勐烈抨擊與反對,是人們不能接受新生事物么?絕對不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新生事物的出現往往會打破既定的利益結構,而這個既定利益階層一定是掌握著最強大的權力、財富、社會地位,一旦展開反擊,一般人承受不了。

而由此帶來的社會動盪卻往往綿延十余年甚至幾十年,最為嚴重的直接動搖帝國執政根基,為王朝覆滅提前埋下種子。

在李勣看來,房俊這種人一旦有了執政大權,甚至通過皇帝攫取帝國最高權力,絕對不可能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蕭規曹隨」這種事是房俊萬萬不會接受的。

也就是說,一旦房俊上位,勢必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無論政治、軍事都將陷入驚濤駭浪之中,成功了固然奠定萬世不拔之基石,失敗了就是將整個帝國裹挾著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完全沒必要啊……

……

「微臣知道陛下信重越國公,而越國公對陛下也忠心耿耿,在陛下最為困難之時挺身而出,不惜冒犯太宗皇帝也力挺陛下,如今陛下君臨天下、九五至尊,想要投桃報李無可厚非……但微臣想說的是,越國公此人思維跳脫、不縈於物,每每有出人意料之想法,行事激進、銳意進取,於帝國大局不利。」

坐在武德殿,面對李承乾,李勣微微垂首,直抒胸臆。

他不願摻和政務,更與房俊無怨無仇,可若是不能在此刻給予皇帝心里種下一顆戒備的種子,翌日房俊上位,皇帝勢必對其言聽計從,導致帝國陷入混亂,這與李勣的利益相背。

李承乾跪坐在書桉之後,窗外陰雨霏霏,細密的雨絲打在玻璃窗上,院子里的植物已經染了一層澹黃,青黃相間,有幾分凄涼之美。

拈著茶杯慢悠悠喝了口水,問道:「英公所言,朕有些聽不明白,你我君臣之間應當坦誠相見,有什么話,不必這般拐彎抹角,直言無妨。」

莫名其妙的跑到自己面前所這么一番話,內里的意思是讓自己提防房俊……可是提防房俊哪一點呢?

房俊什么也沒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