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卷土重來(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662 字 2023-02-16

可兩兄弟相差將近十歲,柴令武年幼之時柴哲威已經是長安城內有名的青年俊彥,所以對於兄長的敬畏早已深入骨髓,此刻固然滿腹牢騷,卻不敢吐露半字。

況且他雖然是駙馬,但柴家是兄長當家,縱然他表示反對也會被兄長教訓駁斥……

外頭親兵入內,稟報道:「啟稟大帥,有人在營門之外求見,說是有故人之書信送抵,要親手呈遞給大帥。」

柴哲威精神一振:「快請!」

親兵退出,柴令武問道:「是晉王那邊?」

柴哲威瞪他一眼,訓斥道:「事不秘則失其身,當謹言慎行,小心隔牆有耳!」

這左屯衛雖然由他執掌多年,但軍中豈能沒有皇帝及旁人安插的眼線?萬一自己與晉王聯絡的事情泄露出去,怕是等不到晉王打到長安城下,皇帝先派人將自己給殺了……

柴令武訥訥不敢言。

須臾,一個渾身濕透的仆從模樣中年人從外頭進來,見禮道:「奴婢見過譙國公,這里有家主的一封家書,請譙國公收訖。」

說著,自懷中掏出一個防水的油紙包,打開來取出一封書信,雙手遞給柴哲威。

柴哲威認得這人乃是宇文士及身邊的仆從,沖著柴令武微微頷首,後者起身上前接過書信,轉呈給柴哲威。

柴哲威接過書信,先是湊在燭火之下驗看封口的印鑒,確認無誤之後才打開信封取出信箋,一目十行的看完。

抬頭看著那奴仆,沉聲道:「回去告知你家家主,本帥當年與他曾有約定共游長安,從不曾或忘,只等你家家主趕赴長安之時,本帥定掃榻以待,以盡地主之誼。」

「喏!那奴婢這就告辭,返鄉將譙國公之言帶回給家主。」

「去吧。」

……

待到奴仆離去,柴令武迫不及待的拿起柴哲威放在書桉上的信箋飛快看完……

而後嘆息一聲,忐忑道:「晉王說的好聽,什么盡在掌握勝利在望,可是這長安城里里外外十余萬大軍圍得鐵桶一般,他麾下那么些烏合之眾如何打到長安城來?」

他其實不看好晉王,且不說晉王麾下十萬山東私軍皆乃烏合之眾,難以對陣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朝廷軍隊,單只是晉王麾下能夠拿得出手的統帥只有一個尉遲恭,如何與皇帝這邊李勣、李靖、程咬金、房俊等人相媲美?

更別說還有薛萬徹、劉仁軌、鄭仁泰等人追在晉王的後頭銜尾殺來……

無論怎么看,晉王都不像是能夠成事的樣子。

柴哲威指了指茶杯讓柴令武續水,然後篤定道:「你能看到的破綻,晉王、蕭瑀、宇文士及那些人又豈會看不到?既然他們都看得到,晉王還敢從太極宮潛逃潼關豎起反旗堂而皇之爭奪皇位,蕭瑀、宇文士及等人也都誓死追隨,必然是因為背後有人會支持他們,所以勝算十足。」

現在可不是隋末亂世,聚攏幾個鄉民拿著糞耙、棍棒就敢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幟爭奪天下,勝了固然一統寰宇成就霸業,敗了也可陣前投降率眾依附,照樣榮華富貴。

晉王以親王之尊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不給自己留下半分退路也要爭奪皇位,足以見得他對局勢的判斷、對於心人的揣摩、乃至於對於己身的優勢都有著充分自信。

否則誰會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造反?

柴令武很是好奇,給茶壺續水,然後斟滿茶杯,上身往前傾了幾分,壓低聲音問道:「兄長說的『有人會支持晉王』,到底是誰?」

還有半句話沒敢問出:該不會就是咱們兄弟吧?

柴哲威哼了一聲,回頭看了看夜色雨幕之中影影幢幢的玄武門,並未回答柴令武的話。

「傳令下去,全軍保持警戒,軍械分發到手,只等軍令下達便頃刻出動。」

「喏!」

柴令武趕緊起身應下,想了想,問道:「咱們還是要強攻玄武門?」

對於玄武門他有一種從心底生出的忌憚與恐懼,上一回就差一點折在玄武門下,這一回還要打玄武門?

卷土重來這種事,大多時候都沒什么好結果。

萬一玄武門乃是他們柴氏兄弟命中的殺星、死地,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柴哲威握著茶杯的手掌收緊,手背青筋凸起,恨聲道:「咱們打右屯衛!當日之仇,如山似海,此仇不報,誓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