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疾風驟雨(上)(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656 字 8个月前

高侃面色陰沉,已經覺察到此番兵變極有可能就是他的末路,但自己身居右屯衛將軍之職,受房俊委托鎮守此地,豈能眼睜睜看著這支房俊一手組建起來的軍隊被叛賊策反,然後攻入玄武門顛覆皇權?

他冷靜的戴上兜鍪,將橫刀攥在手里,看著面前兩人,平靜道:「當下局勢,幾乎毫無勝算,然吾輩之職責在此,縱然戰死,亦不能讓叛軍為所欲為,否則如何對得起大帥,如何對得起陛下?吾以決定死戰,二位若有什么想法可現在離開,念在袍澤一場吾不會追究,但若是不走,就要並肩作戰,誰敢賣友求榮、誰敢畏戰投降,吾手中橫刀可記不得往日交情!」

「將軍這說的哪里話?」

孫仁師憤然道:「吾以降將之身份加入右屯衛,大帥非但不曾有半分戒心,反而一直栽培、心中有加,這份知遇之恩,值得吾以死相報。」

王方翼咧開嘴,渾不在意的笑道:「生生死死的,老子才不會看在眼里!大帥將我從西域帶回長安,我這條命老早就賣給大帥了,就算是死,也定要給大帥守住這右屯衛的大營!」

「好!」

高侃熱血上涌,哈哈大笑:「人生最為危難之時,能有袍澤攜手並肩慨然赴死,實為大幸也!縱然刀山火海,又有何懼?傳令下去,將依舊忠於大帥、忠於朝廷的部隊集結起來,列陣迎敵,就算是死,咱們也要狠狠將那群亂臣賊子咬下一塊血肉來!」

「喏!」

……

李大亮站在微雨之中,任憑雨水將頭發打濕,巍然不動,眺望著遠方的中軍大帳,面色陰沉好似這雨夜天空一般。

其子李奉戒站在一旁,環視身邊匯聚越來越多的兵馬,難以壓抑心底的興奮,湊在其父身邊低聲道:「父親雖然卸甲多年,但威望一如既往,振臂一揮便應者雲集,只要成就大事,咱們李家即可封建一方,如此光宗耀祖、子孫昌盛百世,唾手可得啊!」

說起來,李家乃是隴西李氏的分支,與當今皇族也能攀附上一些血緣關系,但家族人丁稀少,即便李大亮功勛卓著受到李二陛下信任重用,卻也始終不能更進一步。

論功績,李大亮未必比那些貞觀勛臣相差多少,但最終同時代的袍澤們大多晉封國公之爵位,而李大亮僅只是一個縣公……

在李奉戒看來,李家始終未能被隴西李氏所認可,所以實力有限,想要更進一步著實艱難。但現在時局驟變,所謂時勢造英雄,李家自身沒能力逆天改命,可只要能夠借勢,不是一樣可以一飛沖天?

而父親之前面對宇文士及的拉攏斷然拒絕,這在李奉戒看來就是認不清形勢,皇位有德者居之,李承乾坐不住就讓李治來,反正都是太宗皇帝的兒子,對於臣子來說有什么區別?

而李家可以從中攫取最大的利益,這是一筆怎么算都合適的好買賣……

李大亮目光從遠處的中軍大帳收回,冷冷的看了兒子一眼,哼了一聲,不滿道:「你只見到其中的利益,可曾考慮過有著怎樣的風險?若那樣的風險從天而降,咱們家能否頂得住?」

事實是絕對頂不住的,只能灰飛煙滅。

但李奉戒不以為然:「當初的風險自然是很大的,但是現在您在看看,還有什么風險?只需左屯衛那邊集結完畢,咱們便可以一舉將右屯衛當中的叛逆剿滅,而後合兵一處攻打玄武門……待到進了玄武門,便是大局定鼎,咱們父子自是飛黃騰達,您多年的夙願一朝得償,甚至猶有過之。」

李大亮搖搖頭,悶聲不語。

若說他對於當年眼看著袍澤們紛紛晉升國公而自己只是一個縣公之事全無芥蒂,自是不能。

人非聖賢,誰能沒有私欲?

然而作為李二陛下的麾下,跟隨李二陛下南征北戰,早已被李二陛下的人格魅力所徹底折服,所以即便心中有著些許不忿,卻也不敢有一絲一毫不甘之意。

但現在李二陛下已經駕崩……

一個校尉從遠處奔來,打斷了李大亮的思緒,到了近前稟報道:「啟稟大帥,左屯衛那邊已經集結完畢,譙國公有言:一切就緒,按計劃行事。」

李大亮沉默少頃,雖然心中依舊有所擔憂,但箭在弦上、豈能不發?

事到如今,早已沒有回頭路。

收斂心緒,大手一揮:「殺!」

身後無數右屯衛兵卒在他號令之下向著遠處的中軍帳勐沖而去,大戰瞬間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