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踏破長安!(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564 字 8个月前

至於最終是李承乾卷土重來,還是晉王斬盡殺絕,到時候再從長計議不遲……

尉遲恭頷首:「那吾便與郡王一道並肩攜手,攻陷武德殿!」

兩人分別跨上親兵牽來的戰馬,在無數兵卒簇擁之下,浩浩盪盪的向著武德殿殺去。

……

秋日當空,天街兩側的楊柳已經凋敝,因為長安戰事,長安、萬年兩縣的日常運轉早已停滯,市政人員不復工作,導致枯黃的落葉在遮擋排水溝的石板上積了厚厚一層,人馬疾馳而過帶起這些枯葉在空中盤旋飛舞,未等落下,復又被帶起……

兩側的里坊排列儼然、坊門禁閉,前邊右候衛路過之時秋毫無犯,但等到晉王入城,隨同而來的軍隊卻混亂不堪,不時有散亂的兵卒翻越坊牆欺入坊內,擄掠搶奪無惡不作。這些門閥私兵皆是倉促招募,不僅軍事技能嚴重貴乏,軍紀更是等同於無,此刻見到繁華興盛的長安城如同美妙女子一般毫不設防的橫陳眼前,自是難耐心中邪念,渾然忘卻要協助晉王成就大業。

李治在蕭瑀、褚遂良等人簇擁之下策馬疾馳,向著承天門狂奔而去,雖然眼見麾下兵卒禍害里坊,卻視若無睹,他現在滿心都是進入太極宮承繼帝王大業,哪里還顧得上這些散兵游勇?

大不了等到登基之後派遣御史嚴查,予以嚴懲,但現在根本無暇他顧……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戰爭從來都是這么殘酷。

李治率領軍隊沿著長街一路疾馳,抵達承天門下之時承天門已經攻陷,洞開的城門令李治熱血沸騰,就待疾馳而入這一片他做夢都想執掌的禁宮大內。

卻被蕭瑀拽住馬韁:「殿下不可!現在宮內激戰正酣,各方兵馬混戰一處,勝負尚未分出,處處都是危險。殿下若貿然入宮,必將成為各方矚目之焦點,未嘗不會有人冒險來攻,旁人也就罷了,但萬一房俊麾下的部隊攜帶火器強攻而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更不可蹈履險地!」

李治也冷靜下來,抬頭看著剛剛重建完成的承天門,吐出一口氣,道:「咱們不入宮,就在這承天門等候江夏郡王、河間郡王的好消息!」

他對蕭瑀的言辭深以為然,之前身處險地乃是局勢所迫,先前冒險面對三面圍剿更是不得已而為之,現在既然已經入宮,勝利就在不遠,又豈能在最為接近勝利的時候橫生波折?

身處承天門,則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

蕭瑀這才松開韁繩:「殿下明鑒!」

當即簇擁著李治進入洞開的承天門,尉遲恭留下的兵卒分列兩側,在城門處恭迎晉王入內……

李治策馬沿著長長的城門洞進入太極宮,前方熟悉的太極宮高聳的屋嵴在陽光之下煜煜生輝,令他心情激盪、難以自己。

即便是父皇那樣的蓋世英雄、千古一帝,當年「逆而篡取」的時候也是由玄武門入宮攫取皇權,使得天下人詰難不休,算是生平一大污點。

而今自己卻是率軍攻陷長安,堂堂正正自承天門而入,即將登基大寶、御極天下!

後世史書,誰敢給吾李治按上一個「篡」字?!

進入城門之後下馬,晉王府禁衛馬上自右候衛兵卒手中接管承天門防務,里里外外檢查一遍,占據各處險要位置,李治這才沿著馬道直上承天門。

站在城門之上,向北俯瞰,整個太極宮都落入眼底。

這錦綉河山、至尊皇權,唾手可得……

蕭瑀站在李治身邊,任憑秋風迎面撲來吹動衣袂獵獵作響卻不曾感受到半分涼寒,反倒是一腔熱血激盪沸騰,面色潮紅,身體微微顫抖。

當年他入唐之時即被高祖皇帝委以重任,在大唐掃平天下的戰爭之中舉足輕重、居功至偉,其後李二陛下「逆而篡取」他更是參與其中力挽狂瀾,成為「貞觀勛臣」之中數一數二的存在。

然而曾經的那些輝煌卻完全無法與眼下即將創立的功業相比,這可是一手輔左晉王登上皇位,橫壓所有名將人傑的曠世奇功!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將蘭陵蕭氏引領著走上天下第一門閥,才是他所追求的究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