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風起雲涌(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553 字 8个月前

連續多日疲累勞頓喜憂交加,使得此刻心情激盪之下微微有些頭暈目眩,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穩了穩心神,宇文士及緊緊握拳,振臂低呼一聲:「天助我關隴也!」

李可滿霍然起身,目視諸人,道:「在下這就點齊兵馬,緊隨安元壽之後奔赴長安,諸位是要隨行,還是另有安排?」

諸人皆搖頭:「關中地面並不平靜,吾等還需坐鎮各處安撫局勢,以免後院起火,至於長安戰事就拜托將軍了。」

都是養尊處優多年的老人了,如何經得起跟隨軍隊冒雨疾行的折騰?就連宇文士及此刻也感到精疲力竭,心知若是繼續奔波下去估計就要一命嗚呼:「將軍家學淵源、文武兼備,此番出兵定能斬將奪旗、建功立業,吾等老朽與其跟在軍中添亂,還不如留在後方籌措糧秣、征集民夫多多助力,不過將軍放心,最遲一兩日,老夫便會趕赴長安覲見晉王殿下,而後與江夏郡王、鄂國公等一道商議出一個完美的計劃,能夠統籌各方、協作共進,一舉定鼎大局。」

「如此甚好!」

……

雍縣以北,一支裝備精良的部隊正頂風冒雨沿著官道往長安方向疾行,數萬人的部隊令行禁止、訓練有素,洪流一般奔涌向前、殺氣騰騰。

而就在這支部隊經過雍縣不久,鎮守雍縣的李可滿便集結部隊,兩萬余人追著前邊那支部隊的腳印,向著長安浩浩盪盪疾馳而去。

*****

關中之地雖關隘緊鎖,卻也四通八達。隋唐之時,除去水路之外,出京師長安往東南荊楚之地,可走藍關古道,兩百年後便有一人被貶潮州刺史的途中,於古道之上吟唱「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通巴蜀則多走南向的秦嶺蜀道,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若要一路向西,則需跨過渭河走咸陽而西出,穿河西走廊,直抵西域。

西漢張騫鑿通西域後,咸陽成為自長安西出陽關的必經之地。漢唐時期,長安作為帝都,文人、詩人雲集,而咸陽是京畿重地,距離長安城僅五十余里,乃西出長安第一站,渭城、咸陽頻頻現身送別詩。

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小別」「話別」,古時西域是邊塞苦寒、「春風不度」之地,西出陽關者多為保家衛國,或開疆拓土,或鎮守邊關,有時意味著生死難料,或難再聚,故而,西出邊塞的咸陽橋便不可避免的予人悲壯、寂寥之感……

咸陽境內,渭河橫貫東西,渭水豐沛,水上交通便利,沿岸安劉渡、中橋渡、兩寺渡等重要渡口星羅棋布,而其中咸陽橋頭的渡口被譽為「秦中第一大渡」,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北上蕭關、西出陽關、東抵長安者多由此渡渭,商旅、駝隊、馬幫……往來之客,絡繹不絕,

咸陽橋可謂是長安北邊門戶,不容有失。

然而如今關中大亂,長安戰火依然波及咸陽,往昔絡繹不絕之客旅,如今已蹤跡不見。

程咬金身披甲胃、大馬金刀的坐在橋頭渡口的官舍之中,正用一把勺子攪合火爐之上鐵鍋內的羊肉,一邊聽取著牛進達稟報軍務。

「剛剛派去西邊的斥候快馬來報,鎮守郿縣的南陽郡望李懷勤已經起兵奔赴長安而來,兵馬大抵在兩萬左右,動機未明。」

羊肉濃郁的香氣饞得牛進達咽了口口水,「末將已經派人前去質問,命其表明目的,暫時還未有所回復。」

程咬金用一根快子扎了一下滾燙中的羊肉,快子輕易沒入,便將羊肉挑著出來放在書桉上,用刀子將一大塊羊肉切成兩段,將一旁碟子里的鹽巴抹在羊肉上,狠狠咬了一口,嘴里咀嚼著招呼牛進達道:「來吃。」

「誒!」

牛進達趕緊應下,將手里的戰報放在一旁,搬了一個凳子坐在書桉前,取過一點鹽巴淋在肉上,捏著羊骨頭將羊肉放在嘴里。

「嘶,哈,香!」

窗外大雨傾盆,氣溫極低,空氣中蘊含著濕寒的水汽,令人渾身黏湖湖的濕冷徹骨,這樣一口羊肉咀嚼著吞咽下去,胃腹熱暖,簡直就是無上的享受。

「若是有一口酒喝,給個神仙也不換吶!」

牛進達大口嚼著羊肉,發出一身感嘆。

程咬金咽下羊肉,哼了一聲:「哪里那么多美事?」

部隊雖然糧秣不缺,但許久未曾補充,各種物資極度貴乏,之前藏的兩壇子酒也早已喝光,現在也只能干瞪眼……

房門忽然被人撞開,一個校尉快步入內,面色凝重:「大帥,雍縣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