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天命誰屬(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519 字 8个月前

自從晉王起兵之時開始,李承乾這邊便一直努力以雷霆萬鈞之勢平息這場兵變,以免整個關中的駐軍、門閥群起響應,期間的效果好算是不錯,尤其是房俊在玄武門之外重創殷秦州給予所有關中駐軍、門閥一記悶棍,令所有人心生驚懼,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才爭取到太極宮決戰之局勢。

然而現在隨著李、劉、安三人率軍前來,局勢被徹底打破,緊隨其後的必然還有其他人……

不過局勢倒也未到徹底糜爛之時,壞處是整個關中的局勢已被打破,緊隨其後的必然還有其他駐軍、門閥響應,但程咬金能夠信守承諾死守咸陽橋,將三支軍隊當中最為精銳的右驍衛擋住,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李承乾敲了敲面前的桉幾,殿中喧囂議論的聲音為之一靜,這才看向李勣:「英公認為當下該如何應對?」

李勣面色凝重,緩緩道:「李懷勤、劉可滿二人之軍隊雖然稱不上驍勇,但人數達到四五萬之間,不容小覷,一旦勐攻玄武門,以越國公之前留下的兵力未必擋得住,萬一被其攻陷玄武門進入太極宮內,與李道宗、尉遲恭前後夾擊,越國公必敗無疑。故而當下應命令衛國公統御東宮六率趕赴玄武門外防御,另外命令薛萬徹率領其麾下右武衛在開遠門、金光門、延平門一帶游弋,謹防李、劉二人分兵自這幾處城門突進長安城內。」

張亮嘆氣道:「英公之應對無誤,然而如此一來,越國公便只能獨自面對叛軍之圍攻,也不知這武德殿還能守到幾時。」

尉遲恭、李道宗麾下的兵力數倍於房俊的右屯衛,即便右屯衛占據防御之利,卻也左支右絀、勉力抵擋,原本希望李靖或者薛萬徹能夠因為程咬金奔赴咸陽橋之後釋放出來,入城增援太極宮,但現在看來這已經是個奢望,短時間內還是要依靠右屯衛自己抵擋叛軍的勐烈攻勢。

眼下雨勢不停,火器的效用大打折扣,右屯衛以血肉之軀防御武德殿,還能堅守到幾時?

李勣不理會張亮,而是對李承乾道:「越國公勇冠三軍,右屯衛戰無不勝,陛下應當予以信心,萬萬不可動搖軍心。」

天底下從無絕對之事,古往今來以少勝多的戰例數之不盡,無一不是軍心穩固、信心堅定才能締造奇跡,若是未等兵敗先行恐慌,哪里還能戰而勝之?

他最怕李承乾未等叛軍破門而入便先行自密道逃脫,只要李承乾一走,守軍必然士氣崩潰,再無取勝之機會。

世間之事從來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想要龍騰九霄興雲化雨成就不世之功業,豈能一帆風順毫無波折?對於甘冒奇險起兵謀逆的晉王來說如此,對於皇位不穩勝敗一線的李承乾來說亦是如此,誰能熬過最為艱難的時刻,誰就能蛻化為龍、君臨天下。

「天命所歸」並不能保證一個人去獲取勝利,唯有獲取勝利之後才是「天命所歸」……

李承乾略作沉思之後頷首認可,道:「傳令給越國公,命其無論如何都要固守武德殿,朕雖然不能上陣殺敵與其並肩作戰,但朕會一直在這里給他震懾軍心。」

「喏!」

「另外,諸位愛卿不必擔憂,即便最壞的情況發生,汝等亦可由密道出城,性命不會受到危險。」

「陛下明鑒,臣等願意陪陛下歷經波折、剿滅叛軍!」

「願意追隨陛下匡扶社稷,縱然刀斧加身,亦無怨無悔!」

殿上群臣紛紛出言表達忠誠之心,事實上他們並不在意自身之安危,等到最後時刻陛下是必然撤出武德殿的,他們自然可以隨行,相比於自身,反倒是更為擔心城內府宅之中家卷的安危。

只不過現在叛軍肆虐長安城,具體情況瞬息萬變,他們做在此地無能為力,也只能默默祈求神靈庇佑……

李承乾欣然道:「君臣齊心,叛軍焉能不敗?帶到剿滅逆賊,你我君臣同心攜手治理國家,定要繼承先帝之國策,將貞觀盛世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陛下受命於天,乃真命天子,定能評定叛逆、匡扶社稷!」

「願意追隨陛下開拓進取、繼往開來!」

大殿之上氣氛熱烈,士氣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