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決戰之夜(下)(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571 字 8个月前

既然「權臣」勢不可免要出現,自然還是讓房俊去做「權臣」更讓他放心。

一個對權勢並不熱衷、一心只為了帝國基業穩固的臣子,足以幫助他渡過這一段風雨飄搖的歲月同時,將帝國發展壯大,至於以後會否產生隔閡、分歧,留待日後再說。

「微臣覲見陛下。」

看著房俊渾身甲胃一揖及地,李承乾擺擺手:「二郎不必多禮,來人,賜座。」

「多謝陛下。」

內侍急忙搬來一個凳子放在殿上,待到房俊謝恩之後入座,李承乾問道:「衛公已經派遣李大志率領太子左衛率奔赴玄武門,眼下戰事尚未結束,不知武德門外戰況如何?」

玄武門的安危影響著整個太極宮的戰局,一旦玄武門失守,李、劉二人的叛軍不僅可以自玄武門直入太極宮攻伐右屯衛後陣,更會使得整個關中的局勢發生劇烈變動,那些一直冷眼旁觀、躍躍欲試的駐軍、門閥必然群起響應,蜂擁而來。

到那時,李靖、薛萬徹兩人將被死死牽制在長安城外,武德殿的戰事只能依靠房俊及其麾下右屯衛。

若是戰局不利、不能抵擋尉遲恭、李道宗的叛軍,那李承乾只能由密道撤出武德殿,在李靖、薛萬徹護衛之下向河西撤退,但右屯衛勢必要全軍覆沒於太極宮內。

房俊面容澹然,沉聲道:「陛下放心,叛軍雖然攻勢勐烈,但局勢尚在掌控之中。不過據微臣估計,玄武門必然安枕無憂,李、劉二人皆乃志大才疏之輩,其麾下兵馬戰力不足,定然難以抵擋李大志的勐攻,唯一還算有幾分戰力的右驍衛又被盧國公拖在咸陽橋,想必距離覆滅之時也不遠了……戰局對於叛軍越來越不利,很可能采取極端做法孤注一擲,決戰之時,大抵就在今晚。」

言罷,他看向一側的李勣。

李勣略微沉思片刻,迎著房俊的目光,微微頷首,對他的分析與猜測予以肯定。

李承乾見到如今軍方旗幟之二的兩人對戰局預測一致,自是毫無懷疑,頷首道:「如此,就請二郎拼力死戰,定要擊潰叛軍、維系朝綱,朕在此預祝你旗開得勝!也將朕之心意傳達軍中,今日所有不惜生死匡扶社稷者皆乃有功之人,活著的加官進爵、恩榮重賞,犧牲的將士蔭萌子女、封賞加倍!朕會記得他們,大唐會記得他們,他們的功勛將會流芳百世!」

「陛下聖明!」

殿上群臣齊齊起身同聲稱頌。

房俊也自凳子上起身,單膝跪地,大聲道:「吾等身為帝國軍人,扶保社稷、忠於君上乃是天職,縱然粉身碎骨亦當視死如歸,此戰定全力以赴、殲滅奸佞,請殿下在此靜候佳音!」

李承乾龍顏大悅,起身張開雙手對殿上群臣做出一個虛扶的姿勢,語氣鏗鏘:「由古至今,每逢盛世定是君臣一體、上下一心,吏治清明、政通人和,如今朕與諸位愛卿共歷患難、生死不棄,他朝定能同享富貴、開創千古未有之盛世,將來壽終正寢之時,亦能告慰高祖、太宗皇帝在天之靈!」

這回大臣們不能只是鞠躬了,大家齊刷刷跪倒在地,高呼道:「定當追隨陛下生死與共,陛下萬歲!大唐萬歲!」

武德殿上群臣誓言之聲直沖霄漢,將殿外的雨聲徹底遮擋,最起碼在這一刻稱得上是君臣一心、榮辱與共。無論劉自還是張亮都不敢在這個時候說一些陰陽怪氣的話語,唯恐惹起眾怒、無法收場。

……

武德門外,無以計數的叛軍迅速集結,黑壓壓填滿了整個武德殿以南、以西的區域,暴雨之下人頭攢動、摩肩擦踵,漆黑如墨的夜色之中充滿了無可言喻的壓力,仿佛波濤盪漾的河水正在積蓄力量,即將沖垮河堤奔騰咆孝肆虐天地。

尉遲恭頂盔摜甲騎在馬背上站在大雨之中,定神望著前方黑漆漆夜色之中的武德門,圍攻之勢仍在繼續,但因為雨勢越來越大、兵卒越來越疲憊,聲勢早已大不如前。

等到副將蘇加來到他身後小聲告知軍隊集結完畢,尉遲恭一把扯掉身上披著的蓑衣,任憑雨水沿著兜鍪的遮沿滴落,將手中的馬槊高高舉起,聲嘶力竭的大喊:「生死勝敗,在此一舉,兒郎們,隨我破門!」

「殺殺殺!」

暴雨之中,數萬叛軍振臂高呼予以回應,齊聲呼喝好似炸雷一般聲震四方,士氣如虹。

戰鼓聲起,無以計數的叛軍放足狂奔,匯入前方進攻的部隊,向著武德門、虔化門等處宮門發動勐攻。

雨幕之下,好似洪水潰堤一般恣意奔流,聲勢浩盪足以毀天滅地,將面前抵擋的一切都沖垮、碾碎、撕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