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饒其不死(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528 字 8个月前

這回連武媚娘都笑起來。

房俊不敢多言,趕緊告辭,大步走出正堂,坐上馬車前往太極宮。

……

連續多日的大雨雖然依舊未停,但雨勢已經減小許多,淅淅瀝瀝的雨水將長安內外沖刷得干干凈凈,人馬呼吸之時可見薄薄的白霧,低溫也使得城內、宮內的屍體不至於快速腐爛,大大減輕了有可能滋生的疫病。

馬車在親兵簇擁之下進入延喜門抵達承天門外,房俊下車,不理會在此等候入宮參加朝會的大小官員,在內侍引領之下徑直進入太極宮,直奔武德殿。

殿外雨廊之下,李勣、李道宗、劉自等幾位重臣已經抵達,正坐在亭子里飲茶等候上殿,房俊來到近前正欲施,李道宗擺擺手,笑道:「此番平叛,你是最大功臣,吾等屍位素餐之輩如何敢當你的大禮?快快坐下喝杯熱茶。」

房俊便直起身,走到李道宗身邊落座。

劉自面色不大好看,李道宗對於房俊這番評價太高也就罷了,可是將他說成「屍位素餐之輩」,卻難免有些不滿,咱不是武將,沒有統兵之權,卻也陪同陛下在武德殿生死相隨,怎就成了「屍位素餐」?

不過此地乃是武德殿外,他也不敢胡來,只能面無表情、心中不滿。

房俊喝了口茶水,見到李君羨正站在武德殿大門外值勤,遂沖著李君羨招招手,將其叫到面前。李君羨快步走過來,躬身施禮,態度恭謹、如同部屬:「見過越國公,不知越國公有何吩咐?」

劉自難免心中一沉……

現如今晉王兵敗,朝廷上下明里暗里依附者甚眾,李君羨手下的「百騎司」必然大用,而且右屯衛與東宮六率撤出太極宮之後,整個太極宮的防御都由李君羨負責,妥妥大權在握,但是在房俊面前卻是這般以部屬自居,可見房俊今時今日之地位、權勢,早已成為軍中翹楚。

畢竟李道宗、李勣也在眼前,李君羨卻視如無物……

房俊擺手,道:「不必多禮,叛軍投降,可曾尋到程務挺、程處弼、屈突詮等人下落?」

李君羨恭聲道:「此三人都已經獲救,不過皆身負重傷,正在緊急救治。另外,江夏郡王、柴氏兄弟等人也都已經移交給『百騎司』,現已關押,等候陛下聖裁。」

房俊松了口氣,程處弼、屈突詮在堵截叛軍入關之時兵敗被俘,程務挺則在太極宮內協助防御被李道宗擊敗被俘,此後下落不明、音訊全無,房俊一直心中惦記,唯恐出了意外。

現在得到並未陣亡的確切信息,頓時放下心來,對李君羨道:「待到朝會結束,你派人帶我去探視這幾位一番。」

李君羨應下:「喏。」

見房俊再無吩咐,這才反身回到武德殿前重新站好……

過了小半個時辰,魏王李泰與一應大臣悉數抵達,便在李勣帶領之下排好隊列,魚貫進入武德殿。

朝會開始。

……

李承乾身穿赭黃色袞服,頭戴通天冠,坐在御座之上神采奕奕。

今日朝會的主旨是商議平叛之後各部衙門的恢復、關中百姓的賑濟、叛軍俘虜之安置等等事務,所涉及方方面面,牽扯利益眾多,故而朝堂之上一片爭吵。但此事李承乾已經敕令李勣與許敬宗、馬周負責,這三位要地位有地位、要能力有能力、要計謀有計謀,將各方牽扯之利益盡可能的予以安撫,所以爭吵雖此起彼伏,但大體之上倒也一件一件很快解決。

等到諸般繁雜事務處置得差不多,李道宗才開口:「敢問陛下,晉王當如何處置?」

先前喧鬧一片因為各自利益爭吵不休的諸位大臣齊齊噤聲,武德殿上一片靜寂。

李承乾沉默少頃,反問道:「依郡王之見,晉王當如何懲處?」

李道宗離席,上前兩步跪倒在御座之前,叩首道:「晉王年幼,見識淺薄、立場不堅,雖然犯下此等大錯,卻罪不至死。陛下應當將蠱惑晉王施行兵諫的蕭瑀、褚遂良、崔信等人處以極刑,以正國法、以儆效尤!」

李承乾不置可否,看向方俊,問道:「越國公對此有何見解?」

房俊也起身離席,一揖及地,恭聲道:「陛下執掌乾坤、口含天憲,無論聖意如何,臣等定衷心擁戴。不過郡王之言也有幾分道理,晉王雖然鑄成大錯,但念其年幼,不應懲處過重,予以圈禁即可。」

這件事昨日在晉王兵敗被俘之後已經取得一致,李承乾不想將李治賜死,但李治所作所為實乃死罪,若饒其不死,恐怕輿論紛紜,所以讓李道宗、房俊等人先站出來試探一下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