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苟且偷生(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524 字 8个月前

李泰也知道事不可違,看著房俊鄭重其事道:「讓本王前去洛陽也行,但你要調派一隊水師駐扎在洛陽城外的黃河之上,駕十幾二十艘艦船橫在黃河岸邊,洛陽有事可隨時增援,本王有難也可迅速前往避禍,定要確保萬無一失才行。」

關中的軍隊不可信,畢竟關隴門閥幾百年來休戚與共、牽扯極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界定,誰也不知道哪一個平民出身的兵卒暗地里實則受到門閥的控制,到時候潛伏身邊驟然出手,自己如何逃脫?

還是房俊的水師更靠譜一些……

房俊自是免不了嘲諷:「想當年魏王殿下胸懷大志、氣沖霄漢,從不將天下英雄放在眼內,想不到時至今日居然這般貪生怕死,區區屑小也能嚇得殿下魂不附體、心膽俱裂,當真可悲。」

李泰不理會這廝誇張的說辭,無奈道:「此一時、彼一時也,那時候心中有大志向,懂得有所收獲就要有所付出的道理,何況是那樣一條困難重重的道路,自是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縱刀斧加身亦無怨無悔。可現在只貪圖苟安,能夠舒舒服服壽終正寢便得償所願,又豈會願意去承擔那等本不需要承擔的風險?」

更何況當初爭儲是太宗皇帝所默許的,等閑誰敢對他下黑手?

現在形勢卻是迥然有異,想要干掉他嫁禍給李承乾的不知凡幾,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萬一不慎被賊人得手,他豈不冤枉?

兩人碰杯飲酒,房俊頷首道:「既然殿下如此膽小,那微臣自能袖手旁觀?調十艘炮艦停泊於孟津渡,另有一伙火槍兵隨同殿下行動,與殿下的禁衛一道護衛殿下安全,如何?」

當下兵制,天下各道、州、縣要沖設軍府六百三十四所,總稱折沖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長官折沖都尉,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設有營,官校尉,團下有隊,設隊正,隊下為伙,設伙長。

每營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伙,每伙領五位什長,各領十丁。

一伙便是五十人,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水師火槍兵,列陣御敵之時,縱數百人也難以撼動。

魏王李泰這才轉憂為喜,主動敬了房俊一杯,笑道:「若非怕死,本王還真想去擔任這個洛陽留守,當初大興、洛陽兩城的建造皆出自隋朝將作大匠宇文愷,設計精妙、結構嚴謹,可謂天下城池建造之典范。本王自詡對建築學問有所精通,曾經對建築之學有所研究,府中還收藏有宇文愷的《東都圖記》《明堂圖議》等書籍,如今有機會學以致用,當為人生樂事。」

但凡有一絲可能,誰願意被豬狗一般圈禁起來?

縱然不能做皇帝,可天大地大、漫長一生,總要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行,否則即便空活百歲、又有何用?

當然,做喜歡的事情固然很好,但前提必須是安全第一……

窗外北風呼號、大雪紛飛,城樓內溫暖如春、火鍋沸騰,兩人就著火鍋一口肉、一口菜、一口酒,擦著汗大呼過癮。

一壺酒飲盡,李泰酒意正酣,便又啟開一壇子美酒,一旁的親兵趕緊上前捧著酒壇子注入酒壺,又為兩人斟酒。

李泰酒酣耳熱揮手將親兵斥退,城樓內並無外人,這才有些不滿問道:「你這廝平素胡來也就罷了,反正當年太宗皇帝都管不得你,可你總不能與長樂就這么拖拖拉拉下去吧?本王告訴你,咱們一眾兄弟對你不滿很久了,你得給個交代!」

在太宗諸位公主之中,作為嫡長女的長樂公主地位很是超然。皇帝子女之間因為利益生起齷蹉實在尋常,但是無論哪一個,都從未曾說出長樂公主的壞話,幾個兄長、姐姐對她關愛有加,一眾弟弟、妹妹對她尊敬愛戴,甚至於太宗皇帝活著的時候,每每暴怒之時能夠予以規勸的只有長樂與晉陽,而對晉陽是戀愛,對長樂則是有那么幾分尊重。

沒錯,雄才大略的李二陛下對嫡長女居然會有「尊重」這種情緒,由此可見長樂公主的地位……

房俊有些無語:「你們跟我要什么交代?只要皇家允許,我馬上下聘娶長樂殿下過門兒。」

並非他不願意給長樂公主一個名分,一則長樂公主自己覺得尷尬不願意,再則宗室也不允許出現這種兩位公主共侍一夫之事發生,暗地里苟且無所謂,但擺在明面上絕對不行。

李泰極其不滿,瞪眼怒道:「你是男人,既然招惹了,那自然就得你想辦法才行!再者說來,晉陽又是怎么回事兒?」

房俊嘖嘖嘴,覺得自己很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