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此一時也(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521 字 8个月前

劉洎自然深知這一點,故而勃然大怒:「我何時覬覦宰輔之首的位置了?英公此言,顛倒黑白,令人不齒!」

李勣微微蹙眉:「這倒是怪了,我竊據此位,你說我這也不對那也不對,我讓你來當,你說你絕無此意……難不成我如何為官還要你來教?」

前半句還好,說到後半句,已然聲色俱厲。

劉洎的臉已經漲成豬肝色,無論如何,官場自有規矩,以下官之身份質疑上官已經算是壞了規矩,更何況李勣之根基穩如磐石,即便他想要彈劾也束手無策?

「行了,不過是商討政務而已,自可各抒己見、各執一詞,何必弄得這般針鋒相對?」

李承乾打圓場,而後對李勣道:「劉中書之言,倒也不是公允,朕也覺得除去越國公之外,旁人很難將解池鹽務整理妥當,就由越國公前往吧,可授予榷鹽使一職,全權負責解池鹽務之整頓。至於左右金吾衛之整編,也按照你的意思由高侃肩負,不過這到底是攸關長安防務打大事,高侃能力足夠、且威望不足,且經驗欠缺,還要英公從旁指點協助,如此,朕才能放心。」

雖然他對於劉洎針對房俊想要奪去房俊之兵權甚為不滿,雖然李勣主動退讓不願接手房俊的兵權,但他也意識到房俊的崛起已經引起李勣的警惕與不滿,必須在雙方之間構築一個緩沖,絕對不能讓軍中兩大派系徹底對峙、割裂。

之前他需要穩固皇位,必須重用他最信任的房俊總攬軍權,現在他需要穩固江山,既不能使得軍中一家獨大,亦不能使得軍隊在斗爭之中分崩離析。

他依舊信任房俊,但他是皇帝,不能以個人情感左右自己的行為,這一點,他希望房俊能夠體諒自己的難處,並且做出妥協。

所以他看向房俊,目光殷切:「二郎以為如何?」

所幸的是,房俊有時候的確囂張跋扈、行事激烈,但絕非不識大體之人,在他目光注視之下,緩緩頷首、面帶笑容:「陛下口含天憲、乾綱獨斷,微臣無有不遵。」

李承乾吁出一口氣,他還真怕房俊尥蹶子不干,如果在這政事堂里公然拒絕,他這個皇帝縱使顏面盡失,卻也不得不傾向房俊,否則誰還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他這個皇帝?

忍不住露出笑容:「稍後跟我在宮里用膳,正好西域那邊送來一批美酒,讓皇後多敬你幾杯。」

堂上一眾大臣默然無語,這份聖眷,普天之下、無出其右,當真是令人艷羨。

能留在宮中用膳已是榮寵備至,更有皇後作陪,這是何等待遇?

「此事就如此定下吧,待到年後,再行履任。」

「喏。」

……

群臣散去,房俊隨同李承乾去到武德殿,房俊留在御書房內喝茶,李承乾在宮女服侍之下前去沐浴更衣。

茶水喝了兩盞,便聽得環佩叮當,回頭看去,見到皇後蘇氏步履盈盈的走進來。

皇後未著盛裝,而是穿著一襲襦裙,上身丹青色的襦襖窄袖及腕,下身藕荷色的長裙百褶飄逸,胸前絲絛勾勒出形狀優美的山巒勝景,雪白豐潤,整個人青春洋溢、身姿窈窕,既有名門淑女的華美,又有妙齡女子的靈韻。

哪里像一個生養過孩子的婦人?

房俊連忙起身,低眉垂眼不敢去看皇後的容顏,目光反倒落在裙擺之下一雙若隱若現的綉鞋上:「微臣見過皇後。」

皇後的聲音清脆悅耳,似乎帶著欣喜:「二郎乃陛下肱骨、國之柱石,更是太子少傅,況且此乃後宮,並無外人,實應親近一些,何須這般畢恭畢敬?」

「微臣不敢僭越。」

「呵呵,外人都說房二郎持才傲物、放盪不羈,原來是聞名不如見面,居然這般拘禮。」

這話略顯輕佻,但以房俊與皇家之親近,卻也並無不可。

房俊便起身,迎著皇後的目光,笑道:「所以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盛名之下未必沒有虛士。」

皇後掩唇而笑,眸光流轉:「哦?既然如此,卻不知房二郎是虛士還是實士?」

房俊無語,這話怎么回?

總不能來一句「是虛是實要試過才知道」吧?

這可是皇後……

心里忽然一跳,似乎自己這幾回入宮,總是有意無意之間與皇後獨處,且皇後的表現也一改平素之端庄嚴謹,過於活潑。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