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871 字 2020-06-19

第49章

早上起來沒有早飯,昨天晚上那點晚飯已經消化干凈,陳克覺得肚子咕咕叫。到別人家做客,就得遵從客人的禮數。龐梓不吭聲,陳克感覺他倆就得先餓著。這年頭又不是2世紀,遍地都是超市和小賣部。你敢出去買吃的,估計消息很快就傳到龐梓耳朵里。龐梓招待客人不周,逼得客人親自出去買吃的充飢。所謂客從主便,客人一定要估計主人的顏面。陳克是來交朋友,而不是來結仇的。把龐梓弄得顏面無存,有何意義呢。

龐梓陳克開始反省自己,為何拜會客人,沒有拎一堆禮物呢。聯想起嚴復來拜訪自己,都帶了點心。陳克認為自己實在是錯大了。如果拎了一堆吃的上門,好歹龐梓也不會招待的這么差。想歸想,過去事情也沒辦法重來。陳克暗地觀察了陳天華,見他和自己一樣安之若素,到也放下心來。

「星台,咱們今天暫且不出門了吧。」

陳天華沒見到陳克出爾反爾的,他好奇的問道:「為何?文青不是說要去社會調查么?」

陳克把自己的顧慮給陳天華說了,既然龐梓沒吭聲,貿然出門也不合適。這等擔心也挺有道理,龐梓的待客禮數頗差,現在就更不能挑起任何矛盾。陳天華也是這個意見,兩人干脆就貓在屋里面說話,廂房的門也不出了。

革命的事情也不太方便談,話題就轉到了個人的問題上。陳克自己不敢說自家出身,他也不能問陳天華的出身。剩下的話題就很少,說著說著,大家就談起了婚姻問題。陳克今年25歲,陳天華和秋瑾同歲,今天都是0整,比陳克「大了」五歲。問起陳天華為何不結婚,得到的答案很傳統,「匈奴不滅,何以為家。」

陳天華以為陳克大概和自己一樣,便隨口問了陳克一句。陳克回答是另外的一種正統,「還沒有來得及找老婆。」

「文青家里面沒有給文青許下?」

「一直讀書,家里面哪里有心思給我張羅這等事。本來說是要等我讀完了書再張羅,結果我這就跑出來了。」

「竟然有這等曲折。」陳天華嘆道,「卻不知文青喜歡哪種類型的姑娘?」

「第一,不能是小腳。第二,我想找個大家閨秀,知書懂禮。我在家的時候,一直被母親抨擊,認為我行事如同野人一般。有個賢內助,至少能夠有人討論一下這些問題。第三么,越漂亮越好。」陳克說完哈哈大笑。剛笑了兩聲,又怕驚擾了龐梓,立刻把後頭的笑聲憋回肚里。

「這次到京城,文青倒是可以尋尋有沒有這等合適的。」陳天華打趣地說道。

「再說吧。天知道官府家的小姐都被教育成個什么德行。若是哪種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我是絕對不要。倒是星台,若覺得有合適的,我定然大力支持。」

陳天華只是訕笑一聲,卻不回答願不願意。

兩人都是革命者,哪怕是閑聊,說著說著自然而然就拐回了本行上去了。

「我在日本的時候見過梁啟超,當時聽他說改良,倒是心有所感。當時正值日俄戰爭,滿清沒有能力約束交戰雙方,只好宣布「局外中立」。905年月,日本《萬朝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預言中國即將被瓜分,我們在日本的留學生了之後都是嘩然。我就寫了《要求救亡意見書》,要求滿清政府實施憲政、救亡圖存。應當實行變法,早定國是,予地方以自治之權,予人民以自由、著述、言論、集會之權。同時,國民應當承擔當兵、納租稅、募公債、為政府奔走開導的義務。」

「哦,這大作我還沒有來得及一觀。有空得。」

「文青莫要笑我,那時候我還無知。直到和文青寫了這書,方才恍然大悟。我以前種種,竟然都錯了。不過當時,我是預備拼將一死,去北京上書。若不是日本的同志們百般勸解,我只怕就去了。」

陳克不知道還有這等事情,想來這大呼反清革命的《猛回頭》《警世鍾》作者陳天華,竟要在北京紫禁城的丹墀下三跪九叩,吁請清朝皇帝恩准立憲,這無疑是給垂死的清朝政府注射了一針興奮劑,必將給革命事業造成極大損害。日本的同志全力阻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們開辟了根據地之後,就會自建政府。救國之事,無需滿清操心。」陳克笑著說。

見陳克自信滿滿,陳天華倒是露出了遲疑的神色,片刻之後,他終於問道,「文青,同志們私下談起你,不少人說你定是高官子弟。不然的話,絕不可能問題如此高屋建瓴。能從天下的角度來。」

陳天華知道陳克從不談及自身,這話說得本來就沒什么底氣,見陳克並沒有回答的意思,他立刻換了一個話題,「文青,中國能否得救?我以前談及波蘭亡國,印度亡國,只覺得兩國民族性的弱點中國都有。這件事情不知道文青能否教我。」

「民族性就是扯淡。」陳克的回答毫不客氣,「咱們講唯物主義歷史觀,說的是生產力決定社會關系。就拿中國人一盤散沙這種屁話為例。中國這種農業國,你農村,大家一輩子估計也就是在這方圓百里內逛游,若沒有什么特別的親戚,出了百里你找誰去?中國這么大,於是起來就是一盤散沙。等咱們以後搞起工業化,動輒數千人規模的工場建起來,數十萬人口的城市建起來,這民風自然就有了改變的基礎。以後鐵路建成,人民也有了錢。能夠出門游歷大好河山,走訪結交各處朋友,這民風就會更加不同。所以民族性一說,純盤就是扯淡。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因為一個文盲都知道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道德秩序,要有一個強大的政府。有這樣的人民,中國斷然沒有滅亡的道理。我們現在的差距,是農業國與工業國的差距,與民族性一點關系都沒有。」

聽了陳克這話,陳天華連連點頭,「文青,這話甚為精妙。不妨寫下來吧。」

提議很不錯,而且兩人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做,陳克干脆盤腿坐在炕上,一面和陳天華討論,一面寫這篇文章。寫著寫著也就中午了。龐梓在院子里面招呼兩人,「兩位陳先生,咱們出去吃飯。」

有龐梓帶頭,加上昨天不少人見過陳克和陳天華,這圍觀的情形自然好了很多。至少小孩子們沒有跟昨天一樣圍著。村東頭有戶人家,院子頗大。昨天去洗澡前陳克倒也見過,沒想到這里居然是個飯鋪,龐梓帶了兩人進去,就招呼開飯。這這方也沒有什么菜單,陳克等老板過來,率先給了老板兩塊銀元,「吃完了結賬。」

龐梓萬萬沒想到陳克竟然會這么做,嘴上客氣了幾句,卻也沒有阻止。倒是飯鋪的老板,臉色頗為尷尬,讓陳克覺得很不對頭。他又試探著掏出幾塊銀元塞給老板,老板臉色登時大為好轉,但是老板依舊沒有走開的意思。陳克猜測龐梓只怕是在這里欠了不少飯錢,他著老板的臉色,又塞了五塊銀元過去,老板這才高高興興的離開桌邊置辦酒菜去了。

「這不行,這不行。陳先生太客氣。我這都不好意思了。」龐梓總算是給了陳克一個真正的笑容。

「下頓龐兄請了就好。大家都是兄弟,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說話間,酒肉一樣樣的端了上來。龐梓熱情地給大家添酒布菜,很是有江湖人的豪氣。

熱氣騰騰的熏腸端上飯桌,香氣撲鼻,陳克嘗了一口,熏腸的主料是五花肉和雞蛋、還有其他的香料,吃起來肥而不膩,配合了鄉村釀的白酒,實在是美妙。

陳克大贊熏腸的美味,龐梓笑道:「我有個本家叔叔,賣的是大餅卷熏菜,那才叫好吃。」

「山東的大餅卷菜我吃過不少,咱們這邊的做法和山東有什么不同?」陳克對此頗有興趣。

龐梓走南闖北,陳克也算是見多識廣,陳天華同樣國外國內都跑過,大家談起各地的美食,這就頗為投緣,一口酒,一口肉,邊吃邊談,興致起來,大家把各自吃過的美食一一羅列,從中國一直說到日本去,連飯鋪的老板都忍不住大呼羨慕,原來各地有這么多好吃的。

酒足飯飽,老板要結賬。陳克趁著有些酒意,正好醉醺醺的說道:「先掛在這里,下次再說。」說完就起身拉了龐梓和陳天華出門。

眾人回到龐梓家,立刻就親近了許多。還是昨天帶了豁口的碗,還是白水。大家就天南海北的扯了起來。閑扯了一陣,龐梓問道:「陳先生,武大哥說你是革命黨。你們還真的要造反不成。」

「當然是要造反。不造反我當什么革命黨?」

「兩位陳先生都是海外的留學生,你們不會信洋教吧?」這個問題其實挺困擾龐梓的。

陳克毫不遲疑的答道:「我們一點都不信洋教。若是等我們以後造反成功,一定要把洋教從中國鏟除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