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波線 (九)(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254 字 2020-06-19

不管人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世界對待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無聲流過一切,人民黨的書記們或平靜從容,或著急上火的面對著各種文書處理和會議。軍委的同志們就攻打壽州忙碌的制定著計劃。黨校的老師們講述著上的知識,黨校的學生們興奮或者不解的聽著講課,還有人不時舉手發問。軍校的學員們進行著整齊的隊列操演以及武器裝備的使用技術。新成立的工業部則圍著運來的機器設備忙碌討論著。士兵們要么忙碌的准備戰斗,或者聽著政委們進行著政治宣傳。

至於鳳台縣的百姓們享受著假期的最後一天,和家人相聚,討論著最近聽到的各種消息。從收獲的分配,到也許有房子住的消息。

三天假期徹底活躍了百姓們的情緒。首先能和自己的家人自由的團聚,已經是好久沒有過的事情了。但是水災之後房倒屋塌的,想自己做飯來聚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植被都被淹死,燒火的柴火什么的也沒有了。大家都是農民,收獲的時候因為糧食要上交,所以每個人都私藏了一些土豆,大家聚集在一起的現在只能生吃了。

孩子們是不甘寂寞的,在爹媽身邊聚了兩天,此時已經膩了。小家伙們就聚在一起開始玩起來。因為缺乏游戲器械,游戲類型都是在學校上學期間學到的跳房子,老鷹抓小雞,丟手絹,還有接力跑之類的運動類游戲。著統一藍色服裝們的娃娃們如同一群歡快的小鳥一樣聚在一起玩耍,打鬧,爭執。大孩子們帶著剛回走路的小娃娃一起,轉眼間大孩子就跑去和其他孩子們一起玩鬧起來,小家伙們被丟在原地,一開始是莫名其妙,然後就開始哭哭啼啼起來。大人們立刻朝著不忠於職守的大孩子叫罵起來。但是這也只是身為父母的普通責罵。最後母親們干脆把小家伙們帶到身邊,得到了安全感的小家伙們安靜了沒幾分鍾,著其他孩子歡快的玩耍,就著急的在母親懷里頭用力掙扎,想跑去和大家一起玩。母親們只好安撫著這些小家伙。如果是在自己的家中,這深秋原野上的景象到還真的是可以稱為其樂融融。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以前唱花鼓的百姓開始支攤唱曲了。大家身上也沒有什么錢,現在墾荒旅里頭也沒有什么用錢的地方。只要你不想弄到什么「奢侈品」,吃飯住宿穿衣都不用花錢。百姓都是把一個錢的比磨盤還大的,特別是這種日子,誰肯花錢?只有那些公認的敗家子們才會在這時候花錢。唱花鼓說書的也知道自己賺不到什么錢,但是好不容易能休息一下了,唱唱花鼓全當調節自己的情緒。這鑼鼓一開,周圍的人立刻就人山人海了。十好幾處人堆立刻就扎了起來。

對於這些情況,墾荒旅的警衛隊也算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一隊隊藍衣的隊伍不時在人群中進行巡邏。大家已經習慣了他們或者她們的存在。衛隊從身邊經過,大家也毫不在意。繼續享受著自己的難得假日。

百姓們聚在一起,大家的話匣子也打開了。這些日子以來,先是每天都生活在死亡的威脅下。雖然在之後的日子里人民黨全面介入鳳台縣事物,百姓們從水災中被拯救出來,生活也終於穩定了。但是這樣的穩定生活不是沒有代價的。人民黨和保險團真的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得管大家拉屎撒尿。這樣的日子過了半年多之後,在這中生活中難得的假期,眾人都有說不完的話題。

「你說人民黨真的要給咱們分房子么?」這是所有話題里頭討論比例最高的一個。

經過這段時間的宣傳,百姓們也知道了現在鳳台縣大概的政治格局了。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只知道保險團的存在,畢竟大家的子弟最初都是加入保險團的,大家以為這支武裝力量是鳳台縣的實際統治者。隨著人民黨開始大規模招收本地的入黨積極份子,眾人才算是知道了,在保險團之上,還有一個政治組織控制著一切。所有決定都是人民黨下達的,保險團僅僅是一個執行機構而已。

「這可難說了。按理說,他們是該給咱們房子的。」說這話的應該是樂觀主義者,不過樂觀主義者的語氣也不是那么堅定。

果然,立刻就有人出來嘲笑了,「按什么理?要是按理說,這賑濟的糧食早就該下來了。哪里用咱們這么辛苦的干活。」

這話立刻得到了大伙的認同,「這保險團和人民黨又不是官府,他們可沒有這個理。」

「那尚遠縣令不就是官府么?」於是話題就開始擴展開來。

「尚遠縣令雖然是官府的人,不過就現在,說話管事的還是陳克旅長。你平日里,尚遠縣令啥時候走到過陳克旅長前頭?而且陳旅長說的什么,尚遠縣令啥時候說過個不字?咱們縣里頭做主的絕對不是尚遠縣令。」

「不管誰做主,只要能有房子過冬,誰做主都行。」一位醬紅臉龐的農民來已經不耐煩諸多事情的百姓干脆地說道,「這個災年都能過,我就不信以後的日子不會好過。分了房,分了地,我只要好好的過日子就行。人民黨不早就說了,以後只收三成租,除此之外我們什么都不用交。我只要守好我這一畝三分地就行。」

這話說出了眾人的理想,其實百姓們想要的就是這么簡單。有地,有房子,和家人在一起生活。千百年來大家不都這么過來的么?現在雖然一無所有,但是有了這樣的未來遠景,沒有人不希望這些景象能夠立刻兌現的。

但是潑冷水的人什么時候都不缺,立刻就有人說道:「這地可不是你的,這是借地主的。以後若是要還給地主的話,你准備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