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始(四)(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577 字 2020-06-19

「安徽不是在鬧災么?若是陳克真的那么不得了,想來這些日子也該有消息了。」袁世凱笑著說道。

「是。若是陳克真的在造反,現在早該有消息了。既然安徽沒有傳來消息,他應該沒有去安徽。」王士珍很贊同袁世凱的判斷,「不過此人的書近些日子以來很是流行,北京、上海、廣州都有了大量的翻印。袁公若是以後遇到此人,決不可不防。」

袁世凱已經收住了笑意,正色說道:「聘卿馬上就要去出任江北提督,等你上任之後好好查查此人。我前些日子寫信給嚴幾道,讓他帶著陳克進京。想來嚴幾道是不敢來見我了,聘卿路過上海的時候,不妨去見見他,聽聽嚴幾道對此事有何交代。」

王士珍點頭稱是,但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他更關心當前的事情,「袁公,此次剿匪是您親自下的手令。所以那些御使才會如此賣力的拿此事做文章。我覺得不妨把此事交給陸軍部處理好了。您就不要再插手此事。不然的話,您處理的重了,德州新軍那邊覺得受了委屈,您處理的輕了,御使們也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袁世凱本來不願意輕易放手此事,但是王士珍說的很有道理,這件事既然鬧起來,而且本來也擺明了有人在背後煽風點火,無論袁世凱怎么處理,都不會有好結果。而且如果袁世凱一味的斗下去,反倒顯得他不肯放手兵權。北洋新軍早就被認為是袁世凱的私兵,連慈禧都已經有了隱隱的不滿之意,在這件事上暫時退卻,也倒是個保身的妙招。

「就按聘卿所言。」袁世凱終於表示同意。

906年的滿清朝廷也可謂大動作不斷,自從戊戌變法之後,慈禧殺了六君子,囚禁了光緒。但是對於新政卻沒有絲毫放松。這個老婦人深知自己犯了大錯,知道自己只要一放了大權,立刻就是身死。為了能夠穩定朝局,她倒是以自己的見識去努力經營國家。對於新政,慈禧的感覺是絕對不能停下。這不僅僅是據說新政能夠富國強兵,而且朝廷里頭的那些還算是有活力的王公大臣們都很是支持新政。哪怕是因為這點,慈禧也不能放棄新政。

袁世凱在討論怎么給剿匪案子收尾的時候,肅親王善耆正在拜見慈禧。善耆人很是爽朗,長臉,留著八字胡,著很是威風。慈禧對肅親王善耆並不是很喜歡。這源自一件事。崇文門監督,不僅能收受賄賂,還能坐收部分稅款,一年下來,監督可得幾萬兩銀子,歷來是公認的肥缺。庚子事變中地處東交民巷的肅王府毀於戰火,清廷命善耆擔任崇文門監督,包含著讓他從稅款「提成」中得些收入,另建王府的用意。善耆上任後卻沒領這個情,將稅款全部上繳。對此,慈禧太後不但未加贊賞,反而說:「若是都照肅王這樣辦,將來還有誰願做崇文門監督啊!」

慈禧這個人性別是個女人,心理上也有著女性特有的那種圓潤。她懂得該下手的時候就要下手,這僅僅是宮廷里頭必須掌握的一項本能而已。但是政治家需要那種恢弘大度,那種能夠兼收並容的氣魄,慈禧並沒有。她能忍耐,卻不能接受。對慈禧來說,運用各種關系才是她擅長的,至於開創某種政治局面,並且全心全意的培養、發展,這並非慈禧擅長的。這個深宮中的老太太並沒有這種能力。肅親王善耆似清廉的作風,卻會給後來的人引發爭執的借口,正如慈禧說的,「若是都照肅王這樣辦,將來還有誰願做崇文門監督啊!」後面的人若是繼續給自己撈,他們的政敵肯定要拿善耆的做法做例子,來彈劾後繼者。那只會引發各種爭執。但是崇文門監督卻是該撈還得撈。與其這樣,既不能把清廉的模式繼續下去,又讓人借著清廉的借口來引發事端。慈禧並不認為這樣是正確的做法。

所以慈禧並不喜歡那種激進的政治理念,激進的東西很容易就失去控制,當年她曾經讓光緒掌權,甚至容忍了光緒的種種激進措施。其結果竟然是光緒准備派兵進京干掉慈禧以及後黨。這件事對慈禧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太後,現在立憲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朝廷里面不少人認為立憲應該緩行,卻是大錯。凡是行大事,就要一往無前,這樣即便有了爭執,再爭吵也都是爭吵這些事情辦得好壞,卻不會改變大事的方向。若是緩行,結果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被拿出來。這大事反倒辦不下去。」善耆努力的勸說著慈禧。

慈禧靜靜的聽著,心里頭卻忍不住想道,善耆難道沒想到自己擔任崇文門監督的教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