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維新志士與革命志士(一)(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073 字 2020-06-19

很多年後,在遺老們聯合編撰的《皇清立憲錄》一書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王有宏給了張勛了一份立憲計劃。張勛完之後遲疑著問道:「這是徽墨寫的吧?」

王有宏奇曰:「卑職用墨從不問來處,大人從何而知?」

張勛答曰:「墨有臭味。」

王有宏笑答:「不知墨從何來,能寫字即可。」

兩個武夫正經八百的討論起文具用品,本來就是奇事,為何要在這本為滿清歌功頌德的書里頭記載此事,很長時間內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寫書的人很懂得「為尊者諱」的原理,其實當日的討論根本就沒有這么文靜祥和。張勛指著王有宏的鼻子大罵,「你抄人民黨的人大選舉流程干啥?」

王有宏立刻回了一句,「難道抄北洋的不成?」

張勛一時為之氣節,其實這次的事情主推者是王有宏,而不是張勛與瑞方。而人民黨對於選舉制度從來沒有藏著掖著,王有宏得到這個流程不用花費什么力氣。

張勛根本就不同意這個方案,王有宏勸道:「大人,人民黨奸惡之處在於他們選出的都是泥腿子。大奸大惡必有大智大勇。咱們雖然利用了這個規矩,可選出的都是士紳。江蘇亂黨多要依靠士紳,咱們把士紳攏在議會里頭,不比把他們推倒亂黨那里強么?更何況《欽定憲法大綱》主推的是忠君,按這組建起來的議會,想不忠君也不成。」

這種有禮有節的建議算是得到了張勛的默許,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張勛相信與人民黨進行了慘烈戰爭的王有宏絕非一個亂黨,而且張勛自己完全沒有組織議會的思路與能力。不過張勛敏銳的指出一條:「士紳們能不能當議員必須經過我和你的同意。」

王有宏答道:「天下皆知大人為人忠義,講義氣。上要報效朝廷,下也知取信百姓。若是立軍令而不守軍令,不如不立。請大人三思。」

張勛雖然沒讀過書,卻是個聰明人。他立刻就明白了王有宏的意思,郁悶半晌,張勛才答道:「就如王提督所言。」

臨時議員的選舉不是普選,而是推薦制。由各地有功名的士紳們開個會,然後推薦出德高望重的臨時議員。王有宏特別強調,選出的議員不得選舉有舉人功名的士紳。若是有了舉人的功名,只要肯花錢,早就能擔任官職。其實有錢秀才當官的也不在少數。王有宏的強調是針對那些無法出任官職的士紳發出的強烈信號。廣大的下一屆正式議員們也會從他們當中選出。

江蘇臨時議會的成立大會,「前臨時議長」,兩江總督瑞方在奏折里頭有著詳細的描述。「議會成立日,諸議員朝北而拜,恭祝太後老佛爺與陛下金體萬安。」「議員於臨時議長帶領下,誦讀《欽定立憲大綱》。」「第一日議會議題,商討討伐安徽chi匪之事。」

這都是面子功夫,士紳們身在地方,知道地方上的問題。效忠朝廷或許應該,不過士紳們既不懂打仗,也沒義務打仗。頭兩天敷衍了事之後,各種關乎地方上的議案紛紛開始出籠。在90年,依附歐美帝國者的「劣紳」集團還沒有出現,討論內容完全圍繞地方士紳與百姓生計問題。土生土長的民間聲音,第一次大規模的傳到了滿清江蘇官僚集團的面前。

在繁忙的工作之後,王有宏終於有時間回到家里。他在書房里頭屏退了眾人。大家都知道王有宏這一年多來養成的習慣,讀書的時候是絕對不允許別人進門的。眾人都退的遠遠的,讓最近風光無限的王有宏提督靜下心來讀書。

仔細的查房門關緊,王有宏從書架上拿下一套嶄新的易經。他本是個軍人出身,在軍旅中學了認字,卻絕對讀不懂這種高深的書籍。翻開漂亮的書匣。幾本嶄新的書里頭夾了一個翻過多次的小冊子。

王有宏噓了口氣,打開了冊子。他很快就反倒了想的那章,這是王有宏的手抄本,上頭第一段話是這樣的,「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忠臣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忠臣是士紳的向導,在維新中未有忠臣領錯了路而維新不失敗的。我們的維新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於維新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