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再戰(三)(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570 字 2020-06-19

「如果沒有陳主席的話!」這已經不是人民黨的一種諛詞,而是一種實打實的信念。第二次反圍剿之後,人民黨的信心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志們根本不認為滿清或者北洋還有什么可以畏懼的。直到陳克前往大別山地區開始基層工作,根據地的整個工作全部交給黨中央負責之後‖志們親自統領根據地,幾乎每一個中央的政治局委員或者說政治局常委才發現了一個他們早就該發現的事情,即便安徽在地圖上只有小小的一塊,這小小的一塊對他們來說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

陳克在中央主持工作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能向陳克提出各種問題。雖然陳克為了解決問題,或者是拿出能夠說服同志們的答案,不得不經常徹夜工作。但陳克一個人徹夜工作好歹能解決問題,黨中央的同志們徹夜工作往往解決不了問題。

在革命初期,同志們都以為陳克是個徹頭徹尾的留學生,甚至不少人認為陳克是在衡出生成長的。到了90年7月中旬的時候,這種觀點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的同志們認為陳克很可能根本只去過國外極端的時間,其他時間都是在全國游歷。不然的話,陳克怎么可能對中國有著如此深刻的認知呢?

袁世凱將要統轄北洋三鎮兵力南下進攻根據地,加上其他部隊,總兵力將達到五萬之眾。人民黨原本的兩萬部隊,一萬人復原。余的只有一萬人。在這個關鍵時期,陳克帶領著三萬人的新兵大部隊從大別山區回到鳳台縣根據地↓規野戰軍從一萬人瞬間編組成兩個師四萬人的部隊。而復原的一萬多人,作為各地民兵部隊的主力,很快編組成了一支六萬人的民兵的運輸部隊。

根據地的軍事力量短期內變成了十萬人的編制,兩倍於將來進犯根據地的北洋軍之和。原本惶恐的情緒煙消雲散,徹底壓倒北洋軍,獲得第三次反圍剿勝利的認知成了中央的主流想法。

不過陳克回來之後,根據地里頭出現了一個令大多數黨員們極度憤怒的「謠言」,謠言里頭說陳克帶兵回來的目的是為了自己老婆生孩子♀是個很難辯解的問題,陳克回來沒多久,在7月27日,陳克的女兒出生了。「謠言」也頗能與時俱進,流傳內容隨即變成了「陳主席見生的是女兒,所以就繼續工作了。」

陳克在黨內反復說,「不要怕被人罵,咱們人民黨就是在罵聲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被如此攻擊的是黨內尊敬的陳克主席,說陳克以私事為重,這擺明了不是在「罵」,而是充滿了惡意的謠言。就算是心胸比較寬廣的同聽到這等消息,也忍不住怒火中燒。

人民黨雖然談不上「存天理滅人欲」,不過也不會允許在沒有請假的情況下讓干部跑回家老婆。而人民黨政策中,解放婦女,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利益『嬰和女孩是頗受保護的♀前後兩個謠言特別是後面一個謠言,被不少敏銳的同志感覺到是大力攻擊根據地最近推行的《婦女兒童保護法》。

這時代,每個地方都有普遍的溺嬰情況。朱老總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就清楚的記述過,「母親一共生了十三個兒女。因為家境貧窮,無法全部養活,只留下了八個,以後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在母親心里是多么慘痛悲哀和無可奈何的事情啊!母親把八個孩子一手養大成人。可是她的時間大半被家務和耕種占去了,沒法多照顧孩子,只好讓孩子們在地里爬著。」

安徽作為窮地方,自然不可能與眾不同。在人民黨的管理進入基層前,溺嬰問題非常常見。在工作初期,人民黨同志沒有經驗,他們決定出錢向群眾購買准備溺斃的初生嬰兒。包括陳克在內的年輕同志們在隨即遇到了一個令他們極為困惑的結果。各地都瘋傳人民黨「收購嬰兒」,所以安徽嬰幼兒市場價格一度暴漲到令人驚異的水平。

有了「供需」,很多人立刻把生孩子的性質變成了「交易」。在買方是有著似無限財力的人民黨政府的情況下,作為賣方自然要把價格提到有足夠高度。

這次給了年輕革命黨人深刻教訓的「嬰兒買賣」風波,最終以人民黨嚴禁人口買賣,並且對各種人販子進行了大規模處決告一段亂。處決了能找到的所有人販之後,人民黨通告根據地,如果有孩子不想養,那就給政府送來,政府有義務撫養沒有勞動能力的孩子。

人民黨年輕同志們脫離了實際情況的憐憫心遭到了可恥的失敗♀是陳克為數不多宣布人民黨思路錯誤的事情之一。相當一部分人民寧肯將孩子溺死或者讓孩子餓死,也不肯讓政府得到孩子們的撫養權,以證明自己是不合格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