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 爭奪與重組(六)(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4351 字 2020-06-19

或許是尚遠終於明白自己「蠢的不可救葯」,精神上所有的壓力反倒釋放一空。以前尚遠也是個愛挑剔的人,每個人都是不合道義禮法,現在收了這個心思,尚遠從來沒有覺得像現在一樣輕松舒適。整個世界仿佛變了一個全新的樣子,那些無恥卑鄙若是從個人利益角度起來,也變得「新鮮可愛」起來。例如,議員們的諸多奇葩發言甚至能引發尚遠的輕笑。

嚴復和馮煦完全不知道尚遠到底遇到了什么好事,不過兩人素來自持身份,不肯在這等事情上尋根問底。另外他們對滿清朝廷里頭的大臣了解的遠比尚遠多,兩人已經清楚的到,局面已經到了圖窮匕見的邊緣。

各省督撫都下了決心,絕對反對一人一票的議員投票模式。袁世凱若是不答應,他們寧肯現在打道回府。督撫們的想法很簡單,「反正你袁世凱現在也不敢動我們,你不肯同意我們的要求,我們就給你拖。若是你敢動了我們的官職,那就是袁世凱你背信棄義。」

不能不說,這種充分利用規則的手法還真的很有議員們的風采。

各國使團一直在關注中國這場疾風暴雨似的變化。中國的神奇讓使團們感到頗為棘手。一般來說,各國叛軍都會努力獲取外國的支持。這是個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可人民黨這支叛軍恰恰相反,他們不僅沒有試圖獲得外國的支持,某種意義上他們還在努力保衛中國的利益。若是叛軍肯花了大力氣出賣些東西,外國使團固然不會真的立刻支持,至少也會利用叛軍問題來要挾倉促上台的袁世凱。

可是叛軍堅持底線,袁世凱也沒有真的想和叛軍一決雌雄的動向。這對似深刻的矛盾里頭居然沒有外國人插手的余地。這還真讓使館團感到很是意外。

直到人民黨的更多情報傳到了外國使團這里,他們才恍然大悟,無論是台上的北洋還是台下的人民黨,居然都是李鴻章北洋一系的。使館團很快達成了共同法,「轟轟烈烈的中國內戰,只是北洋中激進派與保守派的內斗。在對付外國人方面,兩派是一致的。」

洋鬼子對與中國了解的還不夠深刻,對於各種爾虞我詐的條約卻有足夠的認識。歐洲這一百多年來凈玩這個了。他們已經確定,北洋與人民黨之間一定有某種密約。雙方的區別是,人民黨堅決要求滿清下台,袁世凱北洋集團則希望對滿清進行最後的利用。

認識到了這個程度,曾經比較一致的外國使館團立刻分裂了。袁世凱北洋集團是外國在中國最信得過的集團。支持袁世凱上台並不違背列強的利益。但是列強並不在乎在這個關鍵時刻狠狠給袁世凱添點亂,讓袁世凱多吐出點東西。在列強來,既然無法挑動「北洋與人民黨這對表兄弟的關系,別的省份就大有文章可做。」

英國人自持身份,他們認為袁世凱只要想奪權,就必須讓英國人滿意。法國是早就圖謀雲貴廣西很久了,這幫自以為聰明絕頂的法國佬居然高調的開始聯系雲貴與兩廣代表。

袁世凱對這些小把戲清楚的很,其實日本代表也開始頻頻接觸袁世凱,他們以「英日同盟」為理由,試圖拉著英國的虎皮來威脅袁世凱,讓袁世凱在東北利益上松口。他讓立憲會議「繼續討論」,冷處理幾天。自己也能好好的休息幾天。

楊度還是城府淺些,只到了第二天,楊度就火燒火燎的跑來找袁世凱。

「袁公,日本的要求絕對不能同意啊。」楊度態度堅定的表態。

「虎禪何出此言。」袁世凱笑著問道。

「袁公,最近日本大使在四處拜訪內閣諸閣僚。就連我這個無名小卒他們也不放過。」楊度說道。

對楊度的這黑磚,袁世凱根本沒有深究的意思,他笑道:「咱們也不能關了日本使館,他們跑咱們也沒辦法。讓他們跑。」

「那袁公的意思是……」楊度已經明白袁世凱有自己的打算,他試探著問道。

袁世凱冷笑一聲,「朝廷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喪權辱國,我袁世凱當年為了保住朝鮮就不怕死。現在當了這內閣副總理大臣之後反倒怕死了不成?」

「那袁公可有讓我去做的事情。」楊度連忙請命。

「你把封存起來那些文書給我好!我怎么聽說有人要打這些東西的主意了?我明天也會在內閣會議上說清楚,誰敢打這些東西的主意,不管他是誰,我絕對不放過這些人。」提起那些破事,袁世凱氣就不打一處來。原本袁世凱只是想賺取個好名聲,而且也要給陳克一個交代,這才花了大力氣保護文物書籍的。

可這件事帶來的收獲卻大出袁世凱意料之外。抄了王爺們的家之後,袁世凱按照陳克所說的,在全國各大報紙上通告要建立「國家資料館」「國家大圖書館」以及建立「中華大博物館」。各地文人們立刻起來支持袁世凱,雖然其中也夾雜了些「袁世凱明著要建立博物館,實則是要中飽私囊。」這類酸話,但是正面評價卻是占了絕大多數。

不少從來與袁世凱沒什么聯系,甚至是反對袁世凱的文人都公開發文贊美袁世凱「重視文化,振興中華文明」的盛舉。不少名流已經公開或者私下請求能夠在這項文化事業里頭出力。

陳克早就給袁世凱說過,「國家資料館」「國家大圖書館」「中華大博物館」這三個館長之職,乃是能極大籠絡文人的要差。袁世凱覺得陳克說的有理,可真的第一次得到了全國上下文化名人的支持,袁世凱心里頭的激動還是大大超過他自己的想象。

楊度也是個文人,在保護文物典籍這件事上也是出了大力的。一聽這話,他連連點頭。「放心吧,袁公,這件事我絕對會辦好。」

袁世凱哼了一聲,「虎禪,你是個文人,你還是不懂下頭那幫人。我明天先發話,該殺就得殺。你接著就找幾個做的過分的,東西給我追回來,人給我砍了。不殺雞駭猴是不行的。你把這東西給我好了,就是大功一件。記住了么?」

打發走了楊度,袁世凱還是筆直的坐在沙發上,他又想起給自己出了不少好主意的陳克,這幾天英國方面告訴袁世凱,陳克已經開始與外國做起了大買賣。袁世凱一點都不感到意外,陳克自己就是個留學生,嚴復更是洋務派。不做洋務,不花錢購買機器設備,這還叫洋務派么?英國人若是不提陳克做買賣的事情,袁世凱反倒會擔心。聽聞人民黨果然和英國人搭上了關系,袁世凱就確定人民黨就更不可能在背後鬧起來。在袁世凱見過的所有人當中,陳克擁有著無與倫比的野心。更重要的是,陳克有著把野心一步步實踐的能力。袁世凱很清楚陳克絕對不會把自己至於棋子的地步,一個不願意當棋子的人絕對不會玩弄小聰明,並不是這種人不懂,而是偷雞摸狗的小聰明收益太低。凡是真正把自己當回事的人,不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絕對不會這么干。

而且英國人這么說的目的,是為讓袁世凱感到疑惑,在很多地方就不能不向英國人讓步。這洋鬼子想得到挺好。袁世凱心里頭罵道。

確定了陳克不會在背後搗鬼,袁世凱的思路就轉到其他洋鬼子身上。

對於法國的活動,袁世凱希望這幫法國鬼子跳的更歡實些。北洋不太得起法國,雖然英法聯軍兩次入侵中國,八國聯軍里頭也有法國的份。可是真的打起來,鎮南關大捷一次就把法國人打得原形畢露。若不是英國人強力施壓,法國人斷然拿不走安南去。俄國毛子總是喜歡背後插刀子,真的讓他自己挑頭單干,俄國毛子從來不會出頭。至於德國人,他們與北洋關系一貫不錯。這次他們並沒有趟渾水的打算。

列強既然不會翻臉,袁世凱就覺得心里頭壓力大減。他此時倒是很希望借洋鬼子瞎跳的機會,好好的收拾一下與洋鬼子勾搭的那幫人。

在北京到處尋找新聞的美國記者約翰?弗萊明接到了秘密情報,法國使館人員頻繁與中國議會代表接洽。這絕對是大新聞,弗萊明記者一咬牙,花了大價錢買來情報,隨即埋伏在兩方的秘密會議地點。經過埋伏觀察,這里果然是法國人與中國議會代表的秘密會面地。不過兩邊從來沒有同時進去,雖然偷拍了好些照片,卻沒辦法將兩邊聯系起來。

弗萊明記者有著比後世狗仔隊更堅強的個性,他耐心的等待著機會。皇天不負有心人,幾天後的一個夜晚,法國代表出來的時候,竟然有中國議員送他們出來。趁著兩邊正在說話的那一瞬,記者弗萊明以野狗般的速度沖上去拍了一張照片。閃光燈的強光讓這伙秘密會談的人一時睜不開眼睛。弗萊明又拍了一張。隨即一路狂奔而去,他氣喘吁吁的沖進美國大使館的時候,因為速度太快,差點引發美國使館保衛人員的槍擊。

第二天,好幾份中外報紙都花錢從弗萊明這里買走了新聞與照片。

被抓拍到的與法國人私下會談的是廣西的一名議員沈繼瑤。整個議會隨即嘩然。袁世凱也不難為沈繼瑤,只是令他上台做出解釋。沈繼瑤倒也聰明,他立刻攀咬多人,說好幾個省的代表團都與法國代表團有過接觸。沈繼瑤自稱只是去聽聽法國人到底想干什么,絕無干出出賣中國利益的事情。而且沈繼瑤還選成,他要求法國政府取消與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在華駐軍全面退出中國。由於他言之鑿鑿,攀咬甚眾,大家也沒辦法真的把沈繼瑤怎么辦。這總不可能把法國使館人員拽出來問口供啊。

可外頭的報紙經過這么一番宣傳,民間對各地總督到底想干什么提出了強烈的質疑。「是中國人自己立憲,還是外國控制中國立憲?」各大城市都爆出了這樣的質疑。

這次立憲會議本來就得到了全國矚目,袁世凱內閣希望獲得主導權的打算很多人都清楚。不過這並不是問題,關鍵是袁世凱到底怎么主導局面。在次關鍵時刻,突然出現了關於外國人介入的消息,更是刺激了等待者的神經。南方的電報雪片般飛進了北京,都要求議會盡快拿出立憲大綱來。甚至有人吵吵著,「若是此次代表不肯商談國事,只肯與外國人會面。那不若重選代表再次商談。」

袁世凱自然不著急,北洋集團好歹紀律嚴明,誰也沒敢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各地代表,特別是廣西代表團壓力尤其之大。兩廣總督張人駿見到這等局面,也只好破釜沉舟,老頭子氣勢洶洶的站起來,把扯皮的事情公開化。要求以各省代表為投票一方,而不是議員一人一票的模式進行投票。

由於被袁世凱「暗算」了,老頭子滿腔怨憤,「聯省自治,重在聯省。各省意見都不統一,這還要聯省作甚?」他高亢的聲音在會場里頭回盪著。說完這話,老頭子都不坐在第一排中央的袁世凱,氣哼哼的下台去了。

袁世凱面無表情的起身上台,「咱們在這里吵了快半個月,什么都吵不出來。既然諸位願意以省來投票,我覺得也不是不行。那就把這個章程定下來。可我把話說頭里,若是諸位自己定的規矩,你們再不認,那可就別說我袁世凱不客氣!」

說完這話,袁世凱也氣哼哼的下了台。把一群目瞪口呆的議員撂在位置上。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軟磨硬泡,袁世凱終於屈服了。大家都幻想著有這么一天,卻沒想到勝果來的如此之快。湖南巡撫岑春蓂立刻起身,要求馬上進行投票表決。北洋之外的各省代表一個個喜氣洋洋的上台發言,表示支持以各省為單位來投票。北洋代表們明顯被氣壞了,他們上台之後僅僅隨口說句贊同的話,就下台去了。

在議長的錘子敲鑼之後,袁世凱突然起身上台,要求進行第一個表決。「改各省集體表決為議員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進行表決。」

張人駿只是驚訝了一瞬,接著臉色大變。他已經想明白了到底怎么回事。原來自己被袁世凱給耍了。

果然,貴州代表的代表,貴州巡撫李經羲第一個上台表示同意,這大局立刻就定了下來。袁世凱其實只要這一票,一票就夠了。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給這一票做准備的。

議會里頭轟然響起了各種聲音,方才意氣消沉的北洋議員們已經忍不住放聲大笑。有些人甚至笑的彎下腰差點在地上打起滾來。而其他省份不久前意氣風發的議員們則紛紛站起身來破口大罵李經羲是個首鼠兩端之人,向其他代表團發過的誓言都是屁話。還有議員嚷嚷著要以退會來抗議。

正吵吵之中,議會廳的幾扇大門突然大開,幾隊北洋軍沿著牆邊沖進來,把議會給徹底包圍。議員們哪里想得到會發生此事,起來喧嘩鬧事的議員都愣在原地。如同菜市場般的議會大廳突然變得跟墳地般安靜。

「咚……咚……」袁世凱的軍靴在木質講台上敲出深遠的回音。他慢慢的走到了發言的位置。「你們這些人說李巡撫不受規矩。那你們不久前說的話都是屁話么?你們給我站出來說說,李巡撫到底哪里不受規矩了。」

「袁公!你派兵到底何意?」張人駿起身喝道。他敏銳的把反擊的矛頭針對了袁世凱貌似虧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