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八 極不情願的妥協(十一)(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320 字 2020-06-19

<onking),要求美國政府給予保護,並發一本美國護照給他(不同於屬土夏威夷的美國護照),其根據則是他在夏威夷出生。晤談之下,金公使對孫中山印象良好,給國務院的報告稱「孫的英文說得很好,雖略帶口音,人極聰明,彬彬有禮……」

孫中山沒法等到國務院答復後再離開曼谷,在2月0日轉往新加坡,並留下獅城的地址給金公使。

&,盧特於月卸任,孫案大概在他任內已做成決定)通知金公使,孫中山沒有資格登記為美國公民或請領美國護照,理由是:「美國公民享有權利,但也有責任和義務,他(指孫)非但沒有盡美國公民的義務,反而是全力投入中國的政治,尤有甚者,他是鼓動fan政府的領袖,而本政府和那個政府有友好關系」。基於這些理由,孫中山的美國公民被取消,美國護照被吊銷。

這本來也不是什么特別的**,在北洋召開國會商討滿清命運的時候,各大報紙上都開始刊登關於孫中山的國籍問題。「美國人孫中山」成了很多人茶余飯後的談資。孫中山即便是被美國取消了公民身份,不過他也沒有回到中國要求恢復自己的中國國籍,甚至沒有登報發表聲明。那么根據地新的國籍法,孫中山現在是個沒有國籍的黑戶口。

廣東地方政府本來也有意請孫中山回廣東當個議員,經歷了這么一鬧。廣東政府也明白了北洋中央的意圖。他們自然不肯為了孫中山一個人就得罪北洋政府。更重要的是,新的國籍法里面,要求外國人申請中國公民身份必須到北京由民部副部長審批。也就是說不管孫中山本人的政治目標到底如何宏大,他想當中國人的話,那就先得乖乖到北京向北洋低頭申請。

孫中山自然不肯這么干,不過北洋找到了對付孫中山的手段。凡是立場傾向北洋的報紙,當然自那以後提到孫中山的地方,相當一部分都會用「美國人孫中山」這個稱呼來戲謔一番。

這給孫中山造成了極大的不利,被北洋嘲諷倒也沒什么。但是現在國內的幾個革命黨,人民黨、光復會、華興會,這些領導人根本就沒有任何成為「外國公民」的經歷,這檔子事情讓孫中山在國內革命黨中的影響力進一步下降。

正在與湖南官方進行戰爭的華興會且不說,最早反出同盟會的光復會,他們的首領蔡元培、陶成章、秋瑾等人,已經正式當選浙江的議員,而浙江南部幾縣的地方議員,也都出自光復會旗下。而蔡元培甚至當選了新一屆的浙江省國會代表。也就是說,以後在國會里面堂而皇之的會出現光復會的聲音。

就在這山窮水盡的時候,日本政府的再次支援讓同盟會緩了口氣,至少是財政上緩了口氣。很多人脫離同盟會,可不光是人力的脫離,更嚴重的是提供財產支持的人也越來越少。受人之恩,就得回報。孫中山與日本談判完成之後,汪精衛被孫中山委派前來與日本駐華公使談判,或者說接受任務。

「汪先生,你可知道袁世凱政府關於國籍法的部分是誰提供的?」松平桓雄問道。

「這還真的不知道。」提起這個國籍法,汪精衛就一肚子氣。如果不是這個國籍法,同盟會也不會遭受如此沉重的打擊。說完之後,汪精衛試探著問道:「難道是美國政府?」

「呵呵。」松平桓雄笑了,「這並不是美國政府提供的。這是人民黨向北洋提供的法案。」

這話如同驚雷一樣讓汪精衛愣住了,松平桓雄並沒有給汪精衛反芻這個消息的時間,「在各國外交界都聽到一個消息,人民黨與北洋政府有一份《袁陳協議》的密約,中國現在的局面並不是如大家所到的那樣,由各路革命黨人拋頭顱灑熱血推動的。陳克與袁世凱兩人早就代表了人民黨與北洋達成了協議。他們聯手演了這么一出戲給大家。」

「他們有共同的敵人……」

「他們在各方都采取了相當一致的手段來互相支持……」

「為什么人民黨會釋放北洋的戰俘和高級將領?……」

「為什么人民黨之後與北洋再也沒有任何戰事?……」

「為什么河北會被馬匪攪得天翻地覆?……」

「為什么……」

「……」

一條條,一件件,松平桓雄畢竟是搞外交的,他得到情報的途徑,以及對情報的處理能力遠不是同盟會的人能夠比擬。

「汪君,所有曾經認為陳克是革命黨的青年都被陳克騙了。而且有件事我想你很清楚,給陳克做媒的就是袁世凱。而且最近我們得到了消息,袁世凱准備請嚴復出任內閣總理。嚴復是陳克的老師,也是袁世凱的至交。而且陳克夫人的爺爺,何老先生是袁世凱與嚴復的至交。何老先生在世的時候,袁世凱與嚴復經常到他家聚會……」

任何時候,事實都比任何推斷更有說服力。特別是在有著強烈暗示局面下,經過仔細編輯篩選過的事實。

聽著松平桓雄的話,汪精衛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握緊了拳頭,他是如此用力。以至於骨節處都發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