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零 極不情願的妥協(十三)(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800 字 2020-06-19

常四爺最近生意不錯,連著接了幾單從車站運煤的買賣,頂著烈日忙活了幾天,終於趕在最後一天的晌午前把煤給運完。其實昨天晚上趕趕緊就能干完的,之所以拖到白天,只是因為常四爺擔心天晚,收尾的事情即便做也不做不太好。事情果然如此,常四爺一大早趕去的時候,雇車的商人表示煤是運完了,卻希望讓常四爺幫他運點自家家具,常四爺朗利的答應,高高興興幫商人運了。

若是別的車夫,能在晌午前干完,那就一定要拖到午後干完才行。雇人的東家好歹不得請吃頓晌午飯。常四爺不愛占人便宜,運完了家具,就借口家里面有事,要求結賬。商人也很朗利,爽快的把剩余的錢給接了。常四爺沒蹭午飯就趕著車走了。

忙活幾天,每個兄弟都分到幾塊大洋銅元,大家各自散了。常四爺想起裕泰茶館的爛肉面,洗了臉,滿心歡喜的前去吃面。

「呦,常四爺。好久不見了。」王利發還是帶著萬年不變的笑容迎了上來,「您這可是發財了。」

「王老板,你又在這里笑我呢。」常四爺爽朗的笑道,「來兩碗爛肉面。」

此時正是飯點,茶館里面坐滿了吃飯的人。裕泰茶館的生意是越來越好了,自打人民黨重回北方的商界,京城的生意就好做起來。到底為什么多出這么多商戶,王利發並不是特別清楚,但是人民黨的蜂窩煤買賣已經普及到了整個京城,王利發是知道的。人民黨打的蜂窩煤類型頗多,民用就有大中小三種煤,飯店用的還有專用的大煤。裕泰茶館就早早的換上了這種煤爐,又干凈又方便。只是王利發稍微有點懷念以前燒柴火的時候那種木柴燃燒後的味道。

「常四爺,到這邊坐。」屋里面響起了一聲招呼。

常四爺定睛一,喊話的卻是松二爺。不過松二爺仔細起來卻與平日里不同,再瞅幾眼,這才出名堂。原來松二爺今天穿了身嶄新的青灰色絲綢長衫。

「松二爺,您發財了。」常四爺笑道。再坐在旁邊的人,也是前清時候的裕泰茶館的常客劉麻子。劉麻子沒什么正常營生,前清時候以販賣人口為生。常四爺心里面也不待見他,只是不肯在臉上露出來而已。

松二爺一面起身給常四爺騰位置,一面答道。他嘴上說的很客氣,不過臉上還是忍不住有些得意的神色。「別人笑我,常四爺你也笑我。若不是你引薦,我現在飯還不知道到哪里吃呢。」

「松二爺,這記賬能掙這么多錢么?」常四爺只是引薦松二爺去人民黨開辦的蜂窩煤廠里頭當了個文書,後來兩人不經常見面。松二爺一個謹小慎微的人,也不敢背後說人長短。具體發生了什么,常四爺也很是好奇。

「我不當文書了。」松二爺來真的很得意。

「哦?」

「我現在專門給人養鳥。」

「啊?」聽了這話,常四爺大為驚訝。前清的時候,他也曾經拎過鳥籠子,那籠子里的畫眉還是松二爺幫他選的。不過庚子年之後,常四爺再也沒干過這等事。常四爺突然發現,松二爺幾乎從不離身的鳥籠子不見了,他連忙問道:「現在豪門大戶又開始養鳥了?」

「那倒不是,我現在給人養鴿子。」松二爺答道。人民黨在關外的羊毛生意做的很大,需要大量的信鴿。松二爺愛鳥,沒事就談鳥,被發現後就轉了行。雖然畫眉系和鴿子差距比較大,不過松二爺是真心喜歡伺候鳥,有沒有這份執著的確是不一樣。松二爺養鴿子也養的有聲有色的。

「那這身衣服……」常四爺對松二爺身上的新長衫很是驚訝,很明顯,這衣服並不是傳統的絲綢。只是光澤上有絲綢的感覺,離近了還是能出是布料。只是布料同時有絲綢的細膩,又有上好細布的那種質感,布面平平整整,加上洋味十足非常得體的裁剪縫制,讓人實在是忍不住要多一陣。

見常四爺實在是移不開眼睛,松二爺笑道:「這是南邊來的新料子,叫什么加絲棉。原先衣服上有牌子,說是是5成絲,5成棉。比細布貴,比絲綢便宜。常四爺,你有空也去買了做幾身新衣服吧。」

常四爺很想上去摸幾把,不過想起自己運完了煤,雖然洗了臉洗了手,可指甲縫里面還不太干凈。這一把摸上去,只怕就會留點什么印記。松二爺是個極好干凈的講究人,他雖然不敢對常四爺說什么,常四爺卻不想讓松二爺不高興。

「我這整天趕車,穿不了這東西。這布料著這么嬌嫩,只怕一磨就破。」常四爺笑道。

松二爺連忙推薦道:「常四爺,南邊現在有種新布,叫什么勞動布。又厚實又耐磨,我在外頭跑的時候,也是穿那個衣服。等市面上有了之後,您不妨就買了,那可是好東西。」

「那布料我見過,的確是好。」劉麻子終於找到了插嘴的機會,「不過南邊那些人只往內蒙賣,收羊毛的時候賣給蒙古人。都是做好的衣服,寬寬大大的。蒙古人喜歡著呢。」

「哦?你也開始做正經買賣了?」常四爺大為吃驚。

劉麻子知道自己不被人待見,他也從不求人待見,聽常四爺這么說了之後,劉麻子哀嘆道:「唉!常四爺你就笑話我吧!大總統得了天下之後,宮里的公公們窮的叮當響,王爺們府上也是什么都沒給剩下。以前想見個格格福晉什么的,那得多有臉面的人才行。現在只要有點錢,能給得起彩禮,娶格格就娶了。連格格們都這樣了,這哪里還有人要買人。我這不做點別的買賣,那就只能餓死嘍。」

常四爺從來不把劉麻子的話當真,人販子的話能當真,這世上只怕就沒什么瞎話了。幾人說話間,常四爺要的兩碗爛肉面就已經送上來了。

「我趕了半天車,餓的很,兩位,我先吃了。」常四爺說完,就埋頭呼嚕嚕的吃面。

劉麻子明顯不是專門來吃飯的,見常四爺埋頭呼嚕嚕的吃爛肉面,松二爺也跟著安靜的吃飯,劉麻子隨便吃了幾口飯菜,就給常四爺斟酒,「常四爺,來兩口。」

倒了酒,劉麻子壓低聲音說道:「常四爺,最近市面上都說,您和松二爺這是跟了南邊那些啊。」

常四爺也不理劉麻子,繼續大口吃飯。對劉麻子倒上的酒,常四爺也不。松二爺想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但是很明顯他沒有常四爺的涵養。

劉麻子也不管常四爺不接腔,他繼續壓低聲音說道:「常四爺,兄弟我現在也沒什么好營生,你若是有什么買賣,可得給兄弟我說說。」

聽到這里,常四爺放下了碗筷,「車行就是車行,這京城里頭,特別是城南,在車行與蜂窩煤廠里頭干事的多了。大家圖的就是口飯吃,不干活誰給錢啊?想去找活干,那就到車行與蜂窩煤廠前頭的告示牌那里,每天都有新的招工告示,不用來找我。」

劉麻子現在也不太敢惹常四爺,常四爺最近生意做的很大,光新大車就買了三輛,加上申請了什么「牌照」,每日里到處拉貨,據說手下已經有二十幾人,掙了好大一筆錢。更有人說,常四爺曾經在眼下著名的「革命黨」頭子陳克手下干過活,拉過車。加上常四爺也曾經參加過義和拳,據說也是個「大師兄」,喝過符水,燒過高香。劉麻子也不敢輕易讓常四爺不高興。

「可是您也知道,現在京城想找個能吃飯的行當太難。常四爺你已經是車老板了,松二爺雖然不經常見,可這絲綢新衣一穿上,擺明是掙到大錢。咱們好歹也一起喝過這么多茶,好歹給指條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