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章 選擇與被選擇(十二)(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652 字 2020-06-19

曰本的情報系統在北洋系統里面也建設了自己的情報網,特別是北洋相當一部分人對顧維鈞這個新貴滿是羨慕妒忌恨的情緒下,消息傳播的就更快。得知了北洋與英國的談判之後,曰本國內極為緊張。

能在國際社會上混的都不是傻瓜,英國和曰本其實都很清楚,曰本想擴大在華利益,現階段只能從北洋身上割肉。這也是為什么英國允許曰本攻打青島而且只允許曰本攻打青島。曰本知道英國人的用心,英國人就是要讓曰本乖乖的做狗。在曰本竭盡全力獲得勝利之後,英國也會扔根骨頭給曰本啃啃。

「英國當下在亞洲的海軍力量還不如我們大曰本帝國,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我們實在是太過於失禮。」曰本海軍部里面甚至已經開始流傳這種說法。當然,曰本海軍也繼承曰本那種「腹語術」,不會直白的明說曰本要對英國在亞洲的霸權取而代之,而是以「替英國維護遠東秩序」這種曰本特色的話語表示態度。

對海軍部的這種態度,剛遭受慘白的陸軍部自然不可能提出反對。而且陸軍部本身也反對英國主導的亞洲秩序,結果陸軍部與海軍部在這個觀點上罕見的默認與支持。

曰本內閣當然不可能傻到這個程度,如果沒有英國的支持,曰本就什么都不是。當下曰本的敵人不是英國人,甚至不是人民黨,向最大限度的擴大曰本在華利益只有對北洋下手。針對這個問題,曰本內閣委托情報部門針對這個問題組織分析。有調查就有發言權,曰本情報部門分析的結果是自打人民黨與北洋共存之後,人民黨幾乎就承擔起保衛中國利益的政治、經濟、軍事行動。無論是定額貿易協議還是攻打青島德軍,人民黨都竭盡全力阻止中國的衰落。唯一令曰本情報部門感到不解的是,人民黨並沒有利用這種行動獲取自己在中國的主導權。

曰本內閣自然不會不理解,人民黨任何試圖獲取中央權力的行動都會導致北洋政斧的全力反彈。任何獲取權力的嘗試都會導致人民黨與北洋提前破裂。如果一定要給這種行動找出一個理由,人民黨比任何中國勢力都更避免內戰爆發。內戰必將極大消耗中國的力量,曰本很清楚這點。特別是人民黨將所有外國在華勢力都當作自己首要敵人的當下,內戰只可能把中國打的粉碎,即便對北洋勢力取而代之,也不等於人民黨就有余力順利主導之後的中國局面。

不過人民黨的耐心已經得到了回報,歐洲陷入戰爭的當下,外國勢力對中國的影響已經降到了最低程度。人民黨即便發動內戰也不會導致外國的強力干涉。所以人民黨恰到好處的采取了攻勢。

對曰本而言,當下的局面卻壞到了極點。由於人民黨的克制,北洋集團的力量也沒有遭到損害,比起剛建立北洋政斧的時候,袁世凱的力量甚至更加強大。強大到甚至可以在陸戰中擊退曰本。這樣的結果導致英國、北洋的力量對曰本呈現優勢。曰本除非與英國徹底撕破臉,以舉國之力投入侵華戰爭。否則曰本根本不可能趁火打劫。即便曰本下了這樣的決心,擊破了北洋與英國之後,曰本還要不可避免的面對人民黨的攻勢。

當下曰本18個師團,滿打滿算50萬常備軍。把這50萬人投入中國戰場,也就是占據很有限的中國沿海城市,甚至不用戰爭,龐大的後勤就能吃垮曰本的經濟。根據現在收集到的情報,中國的精華地區已經是人民黨控制的中原地區。有了九州師團與仙台師團的教訓,曰本根本不敢讓部隊在艦炮的防御范圍之外與人民黨來一次規模龐大的陸地戰爭。

「難道就看著中國局面急劇動盪,皇國卻束手旁觀么?」曰本內閣有人提出這個問題。

趁火打劫是最美妙以及收益最豐厚的,完全無法插手中國當下紛亂的局面,曰本內閣成員心里面跟貓抓一樣難受。

「諸君,當下的局面是先解決曰本經濟問題,一旦經濟問題得到解決,我們對外問題也能夠重新開啟。」財政大臣高橋是清說道。在這個緊急的時刻,高橋是清已經被認為是下一任內閣總理的首選。

「難道就要放過當下的機會么?」曰本政界元老桂太郎雖然已經不當首相,不過他當下依舊是民政大臣。桂太郎是陸軍部強力支持的人物,對於不能介入中國事物他感到十分可惜。歷史上這位因為強硬政策,在1913年被曰本民眾給攆下台的首相依舊是曰本內閣最大的強硬派。

「只要歐洲戰爭繼續進行下去,英國還會繼續從曰本購買商品。有這筆收入,曰本財政還是能夠好轉。如果繼續在戰爭上投入,不僅英國會對曰本感到不滿,當下的財政收入也會面臨入不敷出的局面。」高橋是清以財政高人的身份面對當下的危局,任何影響曰本經濟走向的行動都在他的反對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