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章 結束的開始(十一)(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650 字 2020-06-19

1915年6月12ri,河北與河南交界處。

曹家鋪是一個河北臨漳縣再普通不過的小村,距離河南安陽地界有四十幾里地的路程,距離邯鄲也不過六十幾里,雖然距離京漢鐵路比較近,只是距離車站比較遠也沒有能夠占到什么光。曹家是村里面的大姓,基本上全村80%以上的都是曹姓居民。

眼看著夏收就要開始,平ri里曹家鋪就該激烈的准備夏收。但是今年全村居民卻聚集在村頭召開了會議。這是曹家的族長親自領頭召開的議會,各家各戶的男丁都來參加了會議。百十口人聚在一起也算是密密麻麻。

族長曹景秀已經六十多歲,因為經常下地,膚se呈現庄稼漢特有的醬紫se,「諸位老少爺們,這次請大家過來想說的是最近要打仗的事情。咱們到底是投奔人民黨還是跟了官府。」

河北是直隸省,對官府了解最多,反抗的事情也不少曹景秀這么一說,鄉親們已經有人喊道:「這北洋的稅定成這個樣子,我們若是跟了官府豈不是要餓死?」..

反對者嚷嚷出聲後,支持者也說話了,「這收稅只收一年,忍忍不就過去了。」

支持者是本地地主曹翠山,他的話剛落,最初的反對者曹景貴立刻把話給頂了回去,「你家兒子當了北洋軍,你自然要支持官府。可今年年景也不是太好,官府還要守七成稅。只剩三成糧食,我們能熬到明年么?」

曹家鋪與中國萬千個農村基本情況差不多,凡是比較有錢的家庭輩分都比較低。這也幾乎是必然的,家里面地多有錢之後事情也多,加上成親對他們也不難,成親都會相對晚一些。窮人家成親不易,家里早早就會開始張羅,反倒早成親。一代人可能只差五六年,可七八代積累下來就是六七十年的時間。曹翠山與曹景貴都是四十出頭,可輩分就差了三輩。認真的說起來,與族長曹景秀同輩的曹景貴還是曹翠上的太爺。

曹翠山爭辯道:「官府這兩年買糧食也買了不少,大家手里不缺這幾個錢。又何必投了人民黨呢?」

曹景貴冷笑起來,「哈哈,你家糧食多,賣糧食自然賺到了大錢。可我們一年才賣了多少糧食,能掙幾個錢。現在糧食價格都到天上了,交了稅之後,我們哪里有糧食可賣。按這一石麥子十六塊大洋的糧價,我們傾家盪產也買不了一石糧食。」

北洋缺乏糧食,手中又有大洋,這一年多來麥價從一石四塊飆升到一石十六塊大洋。漲了四倍。河北最近幾年沒有災害,收成馬馬虎虎。百姓還沒有到揭不開鍋的地步。近一年來不僅僅是麥子價格飆升,其他的糧食價格也都漲了三四倍,大家見到糧食價格如此飆升,把能賣的糧食都給賣掉了。眼瞅著夏收要開鐮,不少人家里面一粒糧食都沒有。就等著麥子收割之後吃口飽飯。就在這時候,官府下令今年的稅收漲到七成。庄稼人都極為務實,三成的糧食頂多讓大家吃半年,大家手里頭那點子錢根本不足以購買半年的糧食。情況這么下去只有餓死了。

雖然提出的是「造反」的大事,族長曹景秀仍然不得不在眾人壓力之下召開了這次會議。

曹景貴的說法得到了全村大多數百姓的支持,眾人紛紛說道:「我們不是沒有和縣里面說過此事,但是那幫收稅的一點都不通融。若不是他們被人民黨給打跑了,現在只怕就住在地頭等著收咱們的糧食呢!」

身為地主,曹翠山自然不可能支持曹景貴的意見。他喊道:「人民黨到了咱們這里可是要分地的。」

「分地又咋了?河南那邊分了地已經有幾年了,那邊人ri子可比咱們過的好多了。」曹家鋪距離河南安陽地界不過四十幾里地,農民對所謂省界並沒有什么概念。反正都是一樣的地,幾十里地外是不是河南對這些老百姓有什么影響?嫁過去的姑娘說起人民黨那里的生活,自然是極為稱贊的。集中居中,土改後的整體規劃,都讓生活變得容易的多。不說別的,光集體積肥這一件事就能讓百姓們省下極大的力氣。人民黨的熱球機拖拉機提供的運力以及村里面的飼養場生產的糞肥,就很大程度保證了土地的肥力。別說集體居住後的自來水,醫院、學校,郵局這些基本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