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章 結束的開始(十四)(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689 字 2020-06-19

既然自己的營長胡傳魁已經開始弄錢,北洋軍們就沒什么可擔心的。這次出兵官府的意思雖然是讓「鎮壓刁民」,不過北洋軍根本不在乎這個事情。大戰在即,誰還在乎刁民不刁民的事情。來到曹家鋪的北洋軍是收編的土匪,營長胡傳魁本來就是個山東響馬出身,手下有一百多兄弟。北洋大擴軍的時候,胡傳魁又吞並了幾個小響馬團,然後集體投奔北洋軍。

北洋軍急缺人力,哪怕是響馬也是有組織有紀律,而且好歹懂些槍馬,所以對胡傳魁這幫人來者不拒。胡傳魁為人善於打點,即便是響馬出身卻不是官場上的菜鳥。所以他手下的這些兄弟也沒有被打散。反倒坐穩了這營長的位置。不過既然吃了這北洋軍的飯,軍法官們殺起人來可是毫不手軟,這幫前土匪好歹也在北洋軍殘酷的軍紀下學會了些規矩。胡傳魁進曹翠山家之前命令他們不要私自在曹家搜拿東西。這幫家伙倒也暫時忍住了。反正分到錢是遲早的事情,分到錢之後再從曹家弄東西的機會多的是。

既然目標明確,而且目標實現在即,這些北洋軍的紀律自然大大放松。就連在村里面放哨的北洋軍也一個勁的往曹家這邊瞅,生怕到發錢的時候晚了一步。

河北農村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道路根本沒人修。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人走多了就有了路。而農村的真實情況是路不僅是靠人腳踏出來的,還會因為不斷有人走而變得塌陷。而這時候人民為了走平整的道路,就會走別人的農田。誰都想走別人平整的田地,卻不想讓別人走自家的田地,所以不少人就開始在自家田外面掘溝,以阻止別人進入自己的地里面,於是乎各家都在挖溝保衛自己的農田。溝越多大家行走就越不方便,越不方便就越讓人民集中行走在還算平整的土地上,而行走的人越多,道路坑窪的就越快。這種惡性循環讓本該是平整的河北土地呈現出一派深溝縱橫的可怕景象。

這種局面在河南也有,只是人民黨解放河南之後實施了土改,同時在陳克為首的黨中央命令下很重視了道路問題。經過兩年多的整頓,河南的土地越來越平整,但是近在咫尺的河北還是以往的那般模樣。

雖然對普通百姓來說,溝渠縱橫讓出行極不方便,不過對工農革命軍來講,這些溝渠極大的提供了隱蔽行軍的途徑。一支支以班為單位的小部隊組成的縱隊就在溝渠中快速移動著。當為首的尖刀部隊運動到距離曹家鋪村口不足三十米的地方,北洋軍在村口的哨兵們竟然根本沒有發現。

班長拿出了一面小鏡子,先瞅了瞅太陽的角度,就把鏡子卡在一個隨身的小架子上,把鏡子慢慢的探出了溝渠,從鏡子里面看得清楚,四名北洋軍士兵躲在樹蔭下正在聊天,而村口的崗哨到村里面根本沒有其他人。作為尖刀班的部隊自然與眾不同,班長打了個手勢,就把鏡子交給了其他戰士。戰士們觀察完了位置之後,沉默的看著班長在地面上用軍用匕首畫了個草圖。

圈定了各自的目標之後,戰士們紛紛拿出了鋼手弩,然後在弩頭上塗抹了葯物。這是強力麻醉劑。當然,如果射中的位置不太好的話,葯量也會導致死亡。不過工農革命軍並沒有准備讓對方毫無傷亡。准備完畢之後,有戰士繼續舉著小鏡子觀察敵情,其他的戰士開始繼續向前移動。

到了直線距離不超過20米的地方,戰士們等著班長命令,班長深呼吸了幾下,緩緩的靠著溝渠站起身,當他用力揮手之後就完全從溝里面探出身去。每兩個人對付一個北洋軍,手弩是三連發。二十四支弩箭片刻間就射了出去。四名北洋軍的哨兵連慘叫的時間都沒有就倒在地上。工農革命軍的戰士們早就准備好了,見北洋的哨兵給打倒。立刻就有人沖過去把他們拖進溝里面來。而早已經穿好了北洋軍服的幾名戰士摘下北洋哨兵的軍帽扣在自己頭上,然後拎起北洋的步槍就站到了崗哨的位置上。

干掉了北洋的哨兵,工農革命軍的行動就更加快捷起來。哨兵們監視著村子里面的動靜,用看似若無其事,但是實際上約定好的肢體動作發布著信號。一群群身穿迷彩服的戰士們很快就對村落實施了包圍。這是一支總數超過600的部隊,村子三面都布置了迫擊炮陣地,有大路的那面則布置了機槍陣地。整個運動不超過20分鍾,北洋軍就算是此時從里面沖出來也是插翅難飛的。

而北洋軍根本就沒有發現自己被包圍的事實,工農革命軍也沒有傻乎乎的等著北洋發現。既然已經控制了陣地,部隊隨即開始進一步收縮包圍網。最初的尖刀班向著村里面摸了進去。

曹家作為曹家鋪的大地主,院子還不小。北洋軍的五百多人在院里院外都站滿了之後居然還不是太擠。商談已經進行了快一個小時,而且胡傳魁也沒有叫人進去「幫助開導」曹翠山,那么看時間談判也進行的差不多了。隨時都可能有命令讓眾人開始挖錢或者分錢。所以北洋軍的注意力基本都集中在院子里面,對外圍的事情注意的很少。

盡管工農革命軍的尖刀班並不完全清楚這件事,不過北洋軍這種動向讓尖刀排感到非常有利。既然過兵,村里面的百姓要么逃跑了,要么躲在家里面一聲不吭,就連各家的狗也都被百姓帶進了屋子,以防止因為吠叫引起北洋軍的注意。被突然出現的事情打擾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