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章 開始的結束(十五)(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579 字 2020-06-19

路輝天現在也沒有轉到軍政上,不過湖北是人民黨最重要的工業省份,整個湖北的所有工業都轉入了軍事體系里面。路輝天作為湖北省委書記,也不得不列席會議。

作為主管黨委的干部,路輝天自然考慮政務更多,他直率的說道:「河南方面已經發了話了,關押了這么多人,他們感到很吃力。我不懂軍事,打仗具體怎么打,我也不能說什么。但是呢,把寶貴的資源以及運輸能力消耗在戰俘身上,我實在是不能接受。」

與會的同志沒有人能接受,所以沒人提出反對意見,路輝天說道:「但是陳主席對改造戰俘很沒有把握。他都沒把握,我也沒信心。何足道同志,你當年在江西抓過最多的俘虜,能不能給點意見。」

見皮球踢到了自己腳下,何足道也不推卸,「我也沒辦法。戰俘和咱們工農革命軍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工農革命軍不僅僅是革命的軍隊,是人民的軍隊。大家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戰,他們還為了光明的未來而戰,為了家鄉父老而戰。戰俘就算是投奔了咱們,那也純粹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我反正是不樂觀了。當下能把部隊自己的政治工作做好,就已經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再來這么一群人,我不贊同。」

這話說完,所有軍委委員都點頭稱是,總參謀部部長忍不住說道:「咱們這支軍隊本身除了奉獻之外,還存在自然而然的地位優勢。他們退役之後,同樣是地方上的骨干份子。相當大的一部分會直接被招收進城市,成為新的城市居民。如果一群俘虜加入了這樣有著卓然不群地位的軍隊,獲得了與那些始終是人民軍隊才能擁有的身份,我也不支持。最重要的是,咱們如果招收了這些戰俘,那么就一定得一視同仁,我們還不能有任何歧視在里面。這太難了。這些人可不是蒲觀水同志,蒲觀水同志可是最早的老革命,他可不是因為走投無路而選擇了咱們人民黨。所以我不能同意招收戰俘。」

華雄茂點點頭,雖然打仗時候居然圍繞戰俘做起了文章,不過作為國防長,華雄茂自然是不可能接受吸收戰俘加入工農革命軍的想法。特別是當下的情況,打倒北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就更不能給這些戰俘們任何機會了。

後勤壓力是巨大的,對戰俘的態度是相當一致的,這種非軍事考慮就不能不主宰了戰略上的判斷。華雄茂說道:「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支持攻打德州,威逼北京,徹底攪亂北洋的戰略。而且咱們調查之後,這些北洋軍多數是河北山東人,相當部分還是土匪什么的。讓他們自己散了吧。最後的鐵桿如果一定要逃回北京給袁世凱陪葬,咱們也就成全他們。」

這個意見得到了所有與會者的同意,書記員做了記錄,把這個決議,以及決議過程的幾個主要觀點,以及決議的理由寫清楚,准備交給陳克做最後的審核。

說完了北方的問題,華雄茂就提起了南方的問題,「南邊的這些北洋軍倒也拼命,不過沒什么效果。到現在他們連咱們的邊界都沒有能夠打破。一旦北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咱們就要解決南邊的問題。這次咱們可是還鄉團,對於那些反動地主士紳,我們不可能有任何的客氣。必須把他們連根拔起。這就牽扯一個治安戰的問題,咱們當年在安徽打圍子的時候,就是這么干的,沒有任何寬容的理由在里面。這點上主要是思想工作,還有收集那幫人的罪行問題。」

這個議題就顯得殺氣騰騰了,華雄茂一點都不掩飾的告訴了同志們一件事,對於浙江、福建、廣東,人民黨會來一次血洗。既然那幫傳統舊上層在412里面已經露出了獠牙,工農革命軍能做的就只剩把這些家伙斬盡殺絕了。

「戰略上沒有問題,問題在技術上。」何足道也不可能在乎殺些人,特別這幫對象是殺戮過群眾的那幫反革命,何足道絕不可能有絲毫的憐憫之心,「處決這幫人還是得明正典刑,在收集這群家伙的罪證方面,我們只怕不是那么容易。」

華雄茂說道:「光復會的那幫人肯定不能留了,再說現在光復會的人人人手上都不干凈。支持北洋的地主們也不能留。浙江倒是好說,但是在福建和廣東,我們收集到的情報實在是不夠。可是這進軍之後,他們跑了怎么辦?」

「土改的同時,實施嚴格的戶口制度。然後就大搜捕,凡是沒有身份的,抓住後甄別么。雖然這些人一時半會兒甄別不清,不過勞動營從來不缺人。」後勤部長秦武安對此根本沒有疑惑。

這建議可操作性挺強,在一陣笑聲中,這個議題也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