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章 血債血償(十七)(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148 字 2020-06-19

周樹人當然不知道陳克的出身,不可能知道陳克所在的論壇上有些「宋史專家」,有人大量搬運關於宋史的研究文章,還有一些宋史方面的絡小說也給陳克提供了不少思路。這些小說雖然不能當作宋史研究,但是在很多細節方面也能提供很多有趣和有見地與思路。

周樹人不知道的是,陳克在借用別人智慧的時候到底能有多么喪心病狂。

作為醫學專家兼文人,周樹人有組織上配給的團隊,他自己也知道一些浙江一些有戲曲特長的失業文人。周樹人對抨擊那些不[***]制的舊傳統也有真正的熱情。一個月後,文章就寫出來了。為了能夠能夠保證自己的身份不會對文章造成影響,周樹人還用了魯迅的筆名。這篇文章與以前寫過的《理水》作為《故事編》一起發表出來。

關於司法審判的戲劇也緊鑼密鼓的開始編排中。魯迅文學水平那不是一般的高,加上情緒飽滿,還有那幫餓著肚子的文人出於對攀高枝的熱情,戲曲編排的速度也非常。審判開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後,戲曲就送到了徐電那里接受審查。

徐電看完了之後對周樹人的負責的戲劇很滿意,「這東西細節和主旋律沒問題,核心要點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想找這樣的法律,只有我們人民黨這里有!至於藝術姓和詞語的修飾可以後再來。」

周樹人覺得徐電未免太豪爽了,這里面其實有不少很是惡意的嘲諷。周樹人也知道這么犀利是有些過份,不過他就是想把這些編進去。

法律系統的黨委成員咧嘴苦笑,「徐檢察長,有些細節是不是可以再推敲一下?」

徐電大笑,「不就是有些情節刻薄了些么?對咱們來說,這就是有則改之則加勉。對於群眾么,我們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比我們有分辨能力。蘿卜了不洗泥,先演著再說。」

說完之後,徐電轉頭對周樹人說道:「這些戲劇不要濃縮成一個,要分開,就跟那《三俠五義》一樣,以連續故事的方式多編一些。周副局長,這個工作就得辛苦你了。」

周樹人並沒有想到自己的努力這么就得到了承認,他沒有想到,以這些戲劇為藍本的小說《浙西風暴》會問世,以這些戲劇為藍本的電影、電視劇、乃至歌曲在之後的幾十年紛紛問世。

周樹人沒想到,幾十年後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則是以周樹人的筆名魯迅冠名的魯迅文學獎。

當然,在短期內,周樹人的名聲並不顯著。但是魯迅這個名字則被組建的未來司法團隊們熟知。魯迅《xxxx》劇觀後感,成了這些學員們必須完成的作業之一。

周樹人是個非常善於觀察的人,他對於流程的認知,對人物特點的把握,對細節的刻畫遠遠超出常人。有些學員苦背各種條例時費盡了心思,效果卻不太好。反倒是看了劇目後,對其流程有了頗為深刻的印象。

公審開始的兩個月後,公審還沒有結束,關於公審的戲劇開始在各地上演。戲劇指導不足,直接由法律方面干部和學員充當。戲曲隊伍到了各個城市,村鎮,戲曲演出結束後,干部與學員們針對戲曲中的事實進行解釋。有戲曲做噱頭,人民群眾好歹知道問什么。有戲曲做引子,干部和學員也有可以宣傳的切入點。東南三省的群眾很就知道人民黨有法院這個機構。若是想告狀的話,找政斧是不行的,得去找法院這個機構。政斧不能審案,法院才行。

對於政斧和法院到底是一個什么關系,百姓們並不清楚,但是好歹法院才能審案的概念總算是宣傳到了民間。至於怎么辨認誰是法院的人,群眾可是聰明的很,甚至不用特別宣傳,他們就知道按照大戲里面那些服裝去尋找就行。

當然,這些大戲演完之後,群眾還明白了一件事。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家伙們死定了。人民就是這么務實的一個群體,既然知道某個階層很可能要完蛋,群眾的反應就是參與推倒這個階層的行動。地主士紳發覺自己的曰子越來越不好過。

人民黨當下只是向策劃浙西大屠殺的那幫人討還血債,因為暫時沒有能力與人員在東南三省全面推行土改政策,所以對內訌中互相屠殺的地主士紳並沒有動手。這些戲劇上演,以及跟隨大戲班子深入到各地的法院同志的宣傳。在內訌中遭受到殺戮的死者家屬們當然知道得勢的那些勢力都是有錢有槍,想報仇是千難萬難。現在見到戲中那些高官們一個個都當了階下囚,面對人民黨的根本不敢反抗,而人民黨的大戲班子又到了地方上。不少人的心思就活絡起來。

很,有些遇害家屬們就等到大戲演完離開之後,趁夜色偷偷跑去找戲班子喊冤。各種命案的資料在人民黨法院開始堆積起來。針對東南三省基層的行動逐漸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