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章 蝴蝶的翅膀(一)(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874 字 2020-06-19

1916年的世界,中國內戰以及中國與日本的戰爭,以及人民黨隨後的肅反,讓東亞傷亡近百萬人。在世界島的西端,歐洲戰爭也繼續進行著殘酷的血戰。

陳克在年初的時候用盡辦法,在美國財團的幫助下將700名德**人送回了德國。幫助人民黨的美國財團問了人民黨代表一個問題,「把700人送回德國有球用?」

人民黨代表答道:「我們也想在戰後與德國建立關系,好歹700人到站後總會剩幾個。或許這些幸存者中有願意幫人民黨牽線認識一下德國戰後的頭面人物也說不定。」

跑關系不是中國獨有的特色,世界各國都是如此,只是表現形式各不相同而已。德**人社會地位比較高,有軍官幫忙的話的確會大有好處。扣押德國俘虜在中國,與付出一定代價准備將來的人脈相比,後者風險大,成功後收益也比較大。美國方面也調查了這幫德**人的情況,沒發現德**人有什么特別使命。畢竟中德兩國的距離讓兩國合作顯得極不可能。最終美國財團決定出手忙幫。

這本來是件小事,美國國內德國移民不少,一戰中返回德國參戰的德國人後裔並不稀罕。所以美國人對此根本沒有多想。

在凡爾登戰役的夏季,德國前線兩個方向上采取了與以往戰役模式大不相同的戰術的時候,美國人根本沒有把這里面的細微變化與人民黨的行動當成一回事。

在1916年初,德意志帝國統帥部決定把戰略重點西移,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將打擊目標定在法國境內著名要塞凡爾登。凡爾登是英法軍隊戰線的突出部,它像一顆伸出的利牙,對深入法國北部的德軍側翼形成嚴重威脅,德、法在這里曾有過多次交手,但德軍皆未能奪取要塞。如果此次德軍能一舉奪取凡爾登,必將沉重打擊法軍士氣。同時,占領了凡爾登,也就打通了德軍邁向巴黎的通道,占領了巴黎,法國就不攻自滅,剩下的英、俄兩軍就不足為懼了。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西線集結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炮兵集群以及連綿不絕的塹壕防線。協約國與同盟國都不缺乏火力,甚至不缺乏兵力。他們缺乏的是突破敵人防線的機動力與方法。

凡爾登戰役從1916年2月打到6月,幾乎每一寸土地都遭到過炮火轟擊,幾乎每一寸土地都曾經有人試圖挖掘戰壕或者成功挖掘了戰壕。德軍的艱難推進付出慘重代價。在6月22日,德軍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了毒氣戰。毒氣戰起到了一定效果,輕易將戰線推擠了幾公里,這在可怕的塹壕戰絞肉機的戰場上是極大的成功,卻沒能達成真正意義上的突破。

而另外一個方向上,德國一個師自發的采取了全新的突破戰術。德國的步兵師並沒有采取以往的炮火覆蓋,然後步兵沖鋒的戰術。這次的炮擊從猛烈的全面覆蓋式射擊變成了連續火力攻擊。這種攻擊是很危險的,不是說對敵人的威脅,而是一戰時候歐洲戰場匯集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炮群,連續炮擊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讓炮兵陣地遭到敵人炮兵的炮擊。

德國的連續炮擊目的在於擾亂敵人防線的通訊與指揮。真正的重頭戲是這個師的戰術,他們沒有呈橫隊攻擊,整個師分為三個突擊方向。最前端的突擊隊以小戰斗群為主﹐裝備輕機槍,迫擊炮,火焰噴射器﹐榴彈發射器和手榴彈,尋找敵人的薄弱地帶並進行突破。突破後突擊部隊繼續向前推進,目標包括敵軍的火炮陣地,指揮部,交通線的交匯點。進攻路線上的敵軍殘余部隊則交由後續部隊清理。在6月22日,進攻開始了半天時間他們就以驚人的速度推進了8公里。

這次進攻最後敗給了法軍鋪天蓋地的炮火,為了扼制這支德軍的凌厲進攻,法國人發現局面出現無法挽回可性能的時候,甚至置尚且在陣地上殘余法軍於不顧,兩小時內向進攻的德軍這個師發射了十幾萬發炮彈。德國人當然也不肯放棄這8公里的突破縱深,盡管戰斗開始前沒有人想到能有這樣的進展,後續炮火准備不足,但是德國也竭盡全力調集火力對法軍炮兵陣地猛烈射擊。一天之內,在這個寬三公里,長八公里的突破口上,雙方共消耗了上百萬發炮彈。

實施突破的德國師傷亡超過80%,這些傷亡90%都是炮擊造成的。最後這個師被撤回後方整編修養,凡爾登戰役繼續按照歷史上那樣打了下去。

變化來自於3個月後,此時索姆河戰役正在最艱苦的時期。

在1916年6月,為了減輕法軍在凡爾登戰役的壓力,英法聯軍共同發動了索姆河戰役。1916年7月1日,英國人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可歌可泣」的二貨行動。從6月24日起,英、法軍進行了7天的炮火准備,7月1日晨7時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發起進攻。英法的主攻方向都獲得了突破,但是英軍左翼進攻部隊排著方陣,軍官的馬靴軍帽都擦的雪亮,步兵們刺刀閃著寒光。他們就排著橫隊,以軍樂隊的音樂伴奏聲中,以方陣形式向德國的戰壕發起了沖鋒。

在德軍馬克沁機槍和火炮的猛烈射擊下,這些英**隊仿佛割麥子般被成片的打死,一天下來,英國人就損失了6萬人。

當然,英國人很快就表現出了工業強國的風范,這等二貨行為根本沒有出現第二次。而且1916年9月15日,英國就在索姆河戰役中實施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坦克進攻。這些鋼鐵的龐然大物發出轟鳴,厚厚的外殼抵擋了機槍子彈乃至陣地上小口徑火炮的炮彈。它們壓過鐵絲網,越過壕溝,用坦克上攜帶的機槍居高臨下的對德國士兵猛烈掃射。給德軍帶來了極大的恐慌,一天內就突破了四五公里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