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章 解放戰爭(四)(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733 字 2020-06-19

「艦艇的優勢在於它能不停的行進,放棄了這個優勢,我們也就只能被動挨打。」政委也是老內河艦隊出身,加上心中有氣,態度就顯得格外強硬,「既然大船過不去,那就不妨由小船組成分隊,繼續前進。精確測量做不了,就大概測量。艦隊主力在宜賓到樂山之間往來行進。一面測量,一面吸引各方注意力。順流而下節省燃料,半程的燃料不用非得夠一半才行。」

如果原先的行動叫做有風險,現在政委提出的就是真正的冒險,至少也是風險大增。然而政委態度非常強硬,「我來負責分艦隊繼續前進。軍委的命令必須貫徹到底。」

這樣的爭執之下,輪到不得不懷疑政委是不是心懷報復。但是軍委的命令的確是盡可能向成都挺進。當下四川部隊根本沒有出現,四川的混亂直接表現的僅僅是地方草頭王們內部低水平的局面,沒有沿長江流域的電報以及針對性的預警系統,是沒辦法對艦隊實施有效攻擊的。

最後在政委的堅持下,他提出的建議得以通過。艦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繼續沿岷江而上,另一部分一邊做測量工作,一面以機動來制造假象。

到了5月1日晚,也就是根據地勞動節那天,分艦隊已經接近了都江堰。軍委的計劃中明確提出,都江堰是這次航行的最遠目標。

「實在是沒有兵力投入都江堰維護了。」政委看著那個並不起眼的水利設施,忍不住嘆道。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設施,其設計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程度,自打李冰父子成功完成這個水利設施之後,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飢饉,食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然而小艇載著政委和戰士們登上都江堰之後,見到的情況果然如同人民黨的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很久沒有人修理這個水利設施了。按照記載而言,都江堰需要每年維修一次,然而滿清完蛋後,四川這里根本沒有人再管基礎設施。

就如同政委站立的飛沙堰,采用竹籠裝卵石的辦法堆築,堰頂做到比較合適的高度,起一種調節水量的作用。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使得進入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同時,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產生了游渦,由於離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會被拋過飛沙堰,因此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

然而本該清楚看到的竹籠已經埋在砂土下面,只有接近江水的地方才能看到些浸泡了好久的竹籠的痕跡。其他地方則完全掩蓋在砂土碎石之下,仿佛是一片完全自然形成的水中小島。

政委彎下腰抓起一把砂土,然後站起身。這就是最近人民黨的目標四川,在民政目標中,一旦解放四川,除了盡快維修都江堰之外,還有抓緊完成成渝鐵路建設的工作。當年四川鬧得沸沸揚揚的保路運動,在人民黨收集的資料中分析的結果,滿清政府一度讓四川當地承辦鐵路修建,結果政府安排的勘測等行動已經完成,可是滿清調撥的工程款要么私吞侵占,地方上發行的鐵路債券則是被那幫士紳給私吞掉了。政府最後准備收回築路權,由政府來解決。於是四川就大鬧起來。

滿清固然罪孽深重,不過一碼歸一碼,不能說保路運動就是滿清胡作非為。如果滿清有責任,那也是政府執行能力過於低下。低下到還沒來得及在修鐵路這件事上犯下錯誤。

然而政委想起此事的時候,心里面聯想到的則是自己的工作。人民黨有著強大的執行力,如果不是這份執行力,他也不可能與同志們一起逆流千里而上,一個月就站到了都江堰上。但是這份執行力帶來的結果就是每件事都有太多的選擇。政治、軍事、組織秩序。這些力量擰成一股繩的時候,的確是所向披靡。在目標並不夠明確的時候怎么理順這些龐雜的關系,這的確是非常為難的事情。

想起前些日子與朱挺的爭執,政委覺得心頭更加煩躁起來。然而警衛員已經跑過來,「政委,出現了像是敵人的家伙。」

「撤退。」政委干凈利落的答道。如果面對的是立場頗為鮮明的戰爭,無論什么命令都很容易。工農革命軍的官兵都知道為何而戰,哪怕是再危險,頂多是個死。這次沿江而上就是為了彰顯力量,為下一步全面解放四川做准備。

炮艇和運輸船已經完成調頭,等指戰員都上了船,汽笛的鳴響第一次回響在成都平原上。也不管膽戰心驚圍上來的那些人怎么想,小小的艦隊起錨開始順江而下。返程的確很快,即便沒有李太白「千里江陵一日還」的速度,船隊只用了不到逆流而上一半的時間就回到了樂山。與艦隊主力匯合之後,艦隊踏上了返航的行程。

到了5月7日,艦隊再次回到白帝城。觀察員遠遠的就看到高高的岸邊豎起了一座簡易燈塔,那紅色的燈光是電燈。有這樣設備的只可能是人民黨的大部隊。「奉節已經解放了!」觀察員忍不住對同志們高聲喊道。

無論是朱挺還是政委都長長出了口氣,只要在解放區,有強力的組織作為後盾,一切問題都好解決。根據各種優先級處理遇到的諸多問題,至少那個孩子的性命是保住了。

艦隊停靠在奉節,前來迎接的同志立刻上來詢問起這次航行的過程,遇到的情況,包括長江與岷江兩岸各種關鍵位置的照片,以及手繪的地形圖。這些都是繼續進軍四川中重要的資料。

好不容易弄完了這些,沒等朱挺與政委來得及問關於那孩子的事情。駐扎奉節的同志就問道:「就我們所知,你們在奉節做了一台手術?」

「是的。」政委答道。他看得出,地方上的同志神色預示著一些不好的事情。

果然,地方上的同志認真的說道:「那孩子死了。」

「什么?」政委和朱挺都差點蹦起來,「手術很成功啊。」

「是的,我們的醫護人員檢查了孩子的屍體,手術並沒有問題。那孩子是死在手術後引發的細菌感染上。」地方上的同志答道。

「不可能啊。我們給了那孩子的母親醫囑,還有消炎葯。」政委站起來大聲說道。

地方上的同志點點頭,「這件事我們也調查一下,那孩子的母親也說了你們給了葯,但是她覺得一開始沒事,沒有按照醫囑每天吃。後來等到那孩子因為細菌感染之後發起高燒,她情急之下,把葯都給孩子一次性吃完了……」

政委頹然坐回到位置上,他大概聽到了地方上的同志說此事已經調查完畢,所以艦隊的同志並無責任。然而政委一片混沌的腦子對這些信息完全沒有反應。他能夠確定的是,如果當時沒有那么著急的繼續去上游的話,或者留下醫生的話,這孩子只怕就不會死。可是當時能做到這些么?經過這些天的反思,政委其實承認朱挺所說的是對的,軍委的命令是艦隊沿江而上,並不是跟活菩薩一樣來治病救人的。而且如果沒有醫生當時開動動手術的話,那孩子撐不過三天。闌尾已經出現潰爛跡象,等到潰爛的膿液進入腹腔,神仙也救不回來。

艦隊燃料不足,而且必須回到武漢匯報情況。原本沉默的政委一路上更加沉默了。到了武漢,匯報了工作之後,政委干脆直接找上了總政委何足道。除了何足道之外,政委真的不知道到底誰能完全解開這個心結。

ps:本書還有三四個月就完本。盡管未必能做到,但是緋紅會努力每日兩更,暫定早6點,晚六點。

求點擊,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