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飛來的買賣(一)(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576 字 2020-06-19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陳克身為一個大盧瑟的時代,覺得這話里面充滿了勝利者特有的尖酸刻薄,等陳克一步步向著勝利者轉化的時候,他慢慢發現,這話如果聽著比較操蛋,那是因為勝利者一般是極為缺乏情緒的,為了讓失敗者聽明白,所以不得不去模仿了情緒。

很多很多宣傳以及文章不止一次的說過,美國在一戰後被英法排擠出凡爾賽分贓體系之外,美國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什么都沒有得到,所以導致了美國對英法失去信心,開始尋求光榮孤立,所以國內孤立主義盛行。

在陳克所在的1920年,陳克只想對此說一句評價,「放屁」!

作為凡爾賽合約後的一個國際體系,國際聯盟的確有諸多很不成熟的地方。不過美國自己國內孤立主義橫行,人民以及政客願意享受結果卻不肯承擔義務。很簡單的講,美國國會兩次否決了加入國際聯盟的條約,這是美國國內強大的孤立主義的結果,而不是受到排擠刺激了美國國內孤立主義。

然後美國只想享受結果的一面很快就表現出來。英國的確希望美國能夠成為北美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以及作為英國的世界霸權體系內的一個「聽話的小伙伴」。美國當然不肯答應,一戰結束不到一年,世界造艦競爭就開始了。

英國要造軍艦,美國以強大的工業實力作為後盾,也開始造艦。英國在亞洲的小伙伴日本也跟風開始造艦。

對於日本來說,造艦其實具有更加實際的意義。面對強大的中國,日本已經不再真的認為能夠尋求到陸戰勝利,為了獲得戰略平衡,日本方面的確需要足夠的報復能力。這種能力就只能來自海軍。

對於日本的瘋狂,中國方面也沒有辦法。海軍不是一天打造出來的,甚至單靠購買也不現實。人民黨除了看著日本造艦之外,在海上競爭的辦法也不是太多。

而人民黨內的日本同志也難得的開始心浮氣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