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和平期(二)(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846 字 2020-06-19

蘇聯與中國的快速接近在國際上是一件真正的大事。

當中國以協約國身份從蘇聯那里「收復舊土」的時候,各國都認為這將導致中蘇兩國之間的長期全面沖突。卻萬萬沒想到,這兩國領導人的連皮之厚大有突破天際的意思。剛劍拔弩張的解決了邊界問題,中國的物資援助以及人員援助就潮水般涌向蘇聯。

更加扯淡的是中蘇友好條約之外的兩國邊界實際控制操作,中蘇兩國居然在邊界建立了「互信體制」,凡是邊界內100公里的師級單位軍事調動,統統通知對方。50公里內的團級調動,也通知對方。看中蘇這意思竟然是要建立長期軍事不對立的姿態。

中蘇都是大國,盡管都弱了點,可是畢竟有大國的基礎。大國遇到的問題在於如果兩線開戰的話,會因為自己的廣袤國土而處於難以兼顧首尾的問題。不過大國如果單單面對一個方向作戰,任誰都不敢輕易動手。整個世界島三分之二的領土都在中蘇兩國手中,這樣兩個國家雖然沒有簽署什么軍事同盟,到現在為止表現出來的友好趨勢本身就是一個比好多小國之間的軍事同盟更加可怕的姿態。

接到英國公使漢弗萊爵士提出到中國西北各省訪問的申請,章瑜本來覺得有些不高興,卻又很快轉化了心情。他告知漢弗萊爵士,「你可以向西北方面詢問一下。」

英國有豐富的外交經驗,漢弗萊爵士一聽這話便知道事情不對頭,他與英國駐華使館的人商量起來。

「段祺瑞這個人好名,好權,需要注重這點。」英國駐華公使在這方面很容易就達成了一致。他們不是沒有和段祺瑞打過交道,一定要做比較的話,段祺瑞此時的局面與他在北洋的時候反倒是差不多。上頭都有一個段祺瑞根本動不了的領導者,段祺瑞本人心懷鬼胎。按照英國人學到的中國俗語,此時新中國的中央以及段祺瑞短時間內都不想「撕破臉」,英國人有必要給段祺瑞「長長臉」。

段祺瑞有生以來第一次接到外國人用仰視角度遞交申請信,英國駐西安的領事親自把信送給段祺瑞,他臉上再也沒有任何傲慢,即便談不上低三下四,也絕對是對段祺瑞恭謹有加。第一次品嘗到被外國人真正尊重的段祺瑞,即便是知道英國佬心懷鬼胎,不過還是感覺心里面樂開了花。

告知英國領事,自己會考慮此事之後,段祺瑞找王士珍商量此事。

瞅著段祺瑞怎么都掩飾不住的自得神色,王士珍干脆別過頭根本不想搭理段祺瑞。被王士珍無視慣了之後,段祺瑞到對此很有免疫能力,「老哥,我猜您想的是,這面子可不是我掙回來的,英國人也不是要賣給我面子,而是想拿著我當槍使呢。」

王士珍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些,他問道:「芝泉你准備怎么辦?」

「不管英國人想讓我干什么,我都只用獅子大開口。英國人願意給就給,不願意給就拉倒。反正讓我替他們辦任何事,那是想都別想。」段祺瑞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

王士珍冷笑一聲,「芝泉,你還是想把人民黨和英國人玩弄在手里。這兩家哪一家是你能玩的起的?」

幾乎在此同時,江蘇特別行政區特首王有宏也在與江蘇議會召開會議,「諸位議員,英國人要和我們建立什么良好關系,這都是扯淡。做買賣咱們和他們做,其他任何事情我們都不能摻乎。若是有人覺得咱們能耍英國人,那全是痴心妄想。」

有議員謹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王都督,我們現在能搭上英國人的船,和人民黨談事的時候也會好上很多。不過是借了英國人的力量,又不是投靠英國人,這又會多大事?」

王有宏已經快70歲了,這老頭子聲音依舊洪亮,對議員的質詢,王有宏的聲音里面有著一種極度的蔑視,「英國人看上的是咱們江蘇能夠屹立不倒將近二十年,可這將近二十年里頭,咱們什么時候靠過英國人?」

從歷史縱向相比的話,王有宏執掌江蘇之後先是丟掉了蘇北,又丟掉了上海,現在苟延殘喘的縮在蘇南一帶。然而橫向比較的時候,王有宏當上江蘇巡撫,滿清、北洋、光復會同盟會等勢力都在。現在滿清已經灰溜溜的退出了歷史舞台,北洋殘部的段祺瑞王士珍還在西北,當地政治經濟已經被人民黨控制。光復會已經被人民黨收編。同盟會經過北洋光復會的殺戮,現在也就剩了在日本那么幾十號人。在中國的會員早就拋棄了同盟會。

相比之下,即便始終面對人民黨的重壓,江蘇依舊保持了自己獨立的政治以及軍事力量。不管懷著什么樣的心思,至少人民黨到現在也沒有能夠控制江蘇。與其他勢力相比,王有宏帶領的江蘇完全能夠稱得上矯矯不群。

老頭子依舊銳利的目光在議會人員的臉上掃視了一遍,王有宏聲音中嘲諷的語氣更加濃厚了,「人民黨說過,帝國主義國家殺走狗的時候從不心軟。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交換,帝國主義國家把他們的走狗賣掉從來沒有絲毫的遲疑。英國人為什么現在這么低三下四的聯絡我們,自然是要我們去對付人民黨。如果對付不了人民黨,英國人大不了拍屁股走人。遠隔重洋的,人民黨一時半會還打不過去。可我們江蘇往哪里走?我肯定不會走,我死就死在江蘇。而在座的諸位准備往哪里走?!」

在座的議員們一時搞不懂王有宏到底是什么意思,這話里面竟然有了一種置生死於度外的味道。而現實情況中,英國人給江蘇開的條件非常優厚。例如幫助江蘇建立絲綢廠,建立工業。這些都是江蘇可遇不可求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