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飛去的黃雀(四)(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410 字 2020-06-19

「大尉,明天還要繼續進攻么?」安騰大尉回到駐地的時候,立刻被下面的士兵給圍住了。人人臉上有著關切乃至畏懼。

安騰大尉只能嘆口氣,卻說不出什么來。

對於有威望,但是對士兵一直很好的安騰大尉,部隊的士兵們有足夠的信賴,也敢說些實話。有士兵用激動的語氣說道:「大尉,陸軍部不是一直說中國很落後么?說中國人只是人多,不怕死,敢沖鋒。現在看明顯不是這回事啊!」

安騰大尉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他與中國人打過仗,知道工農革命軍可不是什么弱旅。這支中**隊裝備精良,技戰術高超,訓練有素。當然,中國人多、不怕死,敢沖鋒也不是瞎話而是事實。可是日本陸軍部這幫人卻巧妙的利用了修辭,避開日本處於弱勢的裝備、以及技戰術不談,只是談中國不怕死,敢沖鋒,仿佛日軍只要更不怕死,更敢沖鋒就能在戰場上獲得勝利一樣。

真的上了戰場,面對中國來自空中地上的攻擊,日本士兵立刻就知道他們面對的是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他們擁有超出日本士兵想象力之外的戰爭能力。這種巨大的反差讓日本士兵有一種強烈的恐懼感,也有一種強烈的上當受騙的感覺。

安騰大尉很想直說,大家都是被騙上戰場的。安騰大尉還很想直說,陸軍部關於中**隊都是被驅趕上戰場的話也是屁話,工農革命軍每次戰前都會做詳細的動員工作,用實話告訴中國士兵為什么要打這一仗。但是安騰大尉的身份又讓他不能這么直說,直說的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只會讓士兵情緒波動。

然而日本士兵也不是傻瓜,已經有人低聲說道:「我們是不是被騙了?」

這聲音不大,卻讓每一個士兵都沉默下來。安騰大尉見局勢到了這個地步,他想不說話也辦不到。大尉大聲說道:「諸君,那么我只能要求諸位服從我的命令。但是請諸位放心,我一定會努力帶著大家活著回到故鄉去。任何猜測都沒有意義,只有活著回去,才有未來可言。所以現在我下達緘口令,凡是與之後的行軍戰斗有關的事情,一概不許討論!」

日軍倒有這個好處,當長官下達了如此嚴格的命令之後士兵們也會遵守,更何況是素有威望的安騰大尉。看著散去的士兵,安騰大尉心中不僅沒有輕松,反而更加沉重起來。謊言就是謊言,是維持不了太久的。盡管安騰大尉是真心要帶著部下活著回到日本,但是他自己對能否做到並無信心。除非發生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否則軍部上層根本不會下達收兵的命令。

夜晚沒有休息的不僅僅是前線心慌意亂的官兵,日本的軍部也是燈火通明。中國迅猛的強硬反應超出了日本軍部的意料之外。台灣當然不容丟失,失去了台灣之後日本40年前的努力就化為烏有,日本軍部不得不采取了強硬對抗的態度。有了短期應對方式,好歹有了對戰爭的交代。

這場戰爭到底要怎么打?打到什么地步?長期戰略對日本素來是短板,日本當年的長期戰略起效的也就是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滿清,之後日本的戰略遭到了工農革命軍的強力反擊,之後的日子里日本總要為眼前的事情困擾,再也沒有能力進行什么長期戰略了。

向中國宣戰的選項首先被首相高橋是清給否決了,他原本就反對日本無意義的挑動與中國的矛盾,只是現在主張對中國強硬的主力變成了海軍,有西園寺公望在,高橋是清也沒辦法主動反對海軍部。戰爭一旦開打,就要耗費巨大的資金。日本經濟緩慢的恢復,大蕭條期間這種恢復的脆弱程度可想而知。如果現在承擔起一場全面戰爭,日本經濟將無可避免的崩潰。

海軍部里面也算是有不少懂得國際慣例的家伙,他們竟然開始在報紙上嚷嚷,國際上正式宣戰之後各國都要對戰爭國「保持中立」,其中一條就是減少乃至中斷與戰爭國的貿易。中國經濟在禁運中會遭到重大損失。見到這種宣傳,高橋是清老頭子氣的臉都有些綠了。日本損失總量可能更小,但是損失比例只會更大。首相高橋是清懷疑這幫人是不是想打仗想瘋了?這種想法都能提出來?

不僅高橋是清堅決反對此舉,包括財團在內的很多工商業勢力同樣在反對這樣的舉動。他們好不容易得到了對美國的出口,一旦出口停頓,豈不是要了他們的命?

海軍部與工商業的關系比較莫逆,對於代表企業的議員們的反對,這幫人心理不高興,卻也沒辦法拒絕。而陸軍一貫不待見日本的企業,在朝鮮的時候他們就努力禁止大企業到朝鮮投資。由陸軍部親自組建了死亡礦山搞生產,盡管激起了整個朝鮮的反對,但是陸軍部認為自己的失敗是管理不嚴,手段太溫和導致的失敗。如果當時能夠保證所有礦奴逃不出礦山,那么怎么可能被朝鮮人知道有死亡礦山的存在呢?歸根結底,還是那幫企業的管理有問題,而不是陸軍部的措施有問題。

見到原本有點骨氣的海軍部遭到資產階級的反對之後就呈現畏縮不前的姿態,陸軍部氣的在背後大罵海軍部都是些天生的叛徒。

「難道這些人就沒想到,失去台灣之後會有什么結果么?」

「皇國七十年的國運就會隨著台灣的失守而毀於一旦!」

對海軍部的謾罵占了會議前期主要的篇幅,只是這么謾罵也不解決問題。在台灣南下進攻的戰役遭到了極大的挫折,電報中連台灣司令部的那些人都非常含蓄的提出了是否暫時選擇固守的請求。現在連陸軍部的自己人都靠不住了,更是讓陸軍部沒有參加戰爭的軍官們怒火中燒。陸軍部就跟輸紅了眼的賭徒一樣,眼瞅著這最後一把看似岌岌可危,就格外的不想輸掉這一把。

「讓台灣方面全軍出擊,為了天皇奮戰到底!」最後陸軍部做了這樣的決定。

等陸軍部會議結束之後,永田鐵山去找岡村寧次。他們兩人現在都是大佐,能夠知道陸軍部里面的情況,卻沒什么特別的發言權。在海軍挑戰中國的策略中,這兩人都是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可是此時,兩人的情緒並不怎么高昂。

「這次動作動的太早!」永田鐵山艱難的說道。

岡村寧次微微點頭,他們都沒想到中國方面會如此迅猛的做出反應。作為聰明人,岡村寧次知道失算了。

「岡村君,你覺得台灣方面能夠堅持住么?」永田鐵山問道。

岡村寧次微微搖了搖頭,無意義的幻想解決不了現實中的事情,岡村寧次不太愛說話,一來是他性格使然,二來是陸軍部里面的風氣讓岡村寧次覺得說話有時候挺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