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南望(四)(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967 字 2020-06-19

在後來記載工農革命局的戰史上,巴厘巴板的戰斗被稱為「有歷史姓意義的戰斗,工農革命軍全殲了巴厘巴板守敵。.」這話看著是恢弘大氣,是編寫員花費了極大心思才想出的文字。

從戰果上看,總共計沉了三艘荷蘭軍艦,總噸位加起來不到1500噸。擊斃與俘虜了200多包括警察在內的「荷蘭武裝力量」。隨便一艘參加這次行動的大型軍艦,上面的指戰員數量都比這股「荷蘭武裝力量」要多得多。

「有歷史姓意義」的評價卻是沒錯的,中國海軍第一次千里迢迢進行了戰斗,並且取得了戰斗的全勝。哪怕戰斗規模再微不足道,能實施如此規模的戰爭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成就。

戰爭開打之後,中國潛艇部隊開始散開,在新的航道上實施巡航。空中的偵察機白天不停的出動,努力找到附近荷蘭海軍的蹤跡。這場戰爭的目的是吃下荷屬東印度,而不是一個短期的決戰。大量運送物資的船隊從柬埔寨,從廣東,從台灣啟程,向著巴厘巴板開始運輸。

荷蘭人知道自己的海軍與空軍都不是中國人的對手,他們作為依憑的是英國支撐的殖民地體系。誰挑戰這個殖民地體系,就是和全世界的老大英國過不去。荷蘭萬萬沒想到中國就這么直接蹦出來痛打荷蘭。

8月4曰戰爭爆發,四個禮拜之後的9月1曰,在婆羅洲東北部的一個小海灘附近,兩支騎著自行車的中國部隊迎面相遇了。這是永久自行車廠生產的軍用自行車。模樣模仿的是後世山地車的構型。只是充分利用了各種掛架的位置。雖然是9月,每個戰士衣服都穿的夠嚴密,即便是不夠嚴密的地方,也塗了放叮咬的葯膏。汗水流淌,沖刷出了一道道痕跡。迷彩服上結著一層反復出汗後的鹽漬。

兩支隊伍迎頭遇上之後,並沒有什么歡欣鼓舞的表形。同志們扔下自行車,往風景如畫的海灘上一趟,都是一動不動。

這也是值得歷史記載的一幕,工農革命軍占領了巴厘巴板之後,立刻在婆羅洲當地華僑以及當地情報人員的帶領下,穿越了雨林密布的地區,對婆羅洲上荷蘭人的據點發動了進攻。荷蘭幾百年來都沒想到過有一天突然十幾萬軍隊會登陸婆羅洲,那些據點根本不是為了進行大規模戰役修築的要塞型,防御的人數同樣非常有限,在工農革命軍的猛烈打擊下,這些據點紛紛完蛋。有些據點甚至沒有發生戰斗,工農革命軍包圍了據點之後,里面的荷蘭人就投降了。

工農革命軍自然不會傻傻的以為從此戰斗就結束了,除了空中偵查測繪之外,地面上的偵查部隊分成幾百支小分隊開始全島探路,這兩支小分隊隸屬於走的最遠的兩路,婆羅洲上現在有三個國家,一個是婆羅洲北部的西大馬,一個是蘇丹國家,剩下的則是荷屬東印度。偵察部隊的冬至一支按照順時針方向,一支按照逆時針方向,環繞荷屬東印度的領土各繞了半圈之後終於匯合了。

在戰爭前的策劃中,婆羅洲就是中國一定要並入成為國土的大島,即便按照最壞的打算,中國遭到了歐洲與美國聯軍的進攻,中國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塊蘭芳共和國的舊地。

想擁有這個島,就要了解這個島,就必須親自走過這個島。小分隊中的先頭部隊主要任務就是探路,找到能夠通行的地方。戰士們經歷了烈曰,暴雨,蚊蟲叮咬,毒蛇以及野獸的襲擊,流汗流血,采用了接力的方式,終於在四周時間繞著婆羅洲走了一圈。

這兩支小分隊具體走的路不到婆羅洲的十六分之一,前一支小分隊走到精疲力竭無力前進之前,就會找到到海邊的通道,海軍在對婆羅洲進行水文調查的同時,就會放下新一支小隊伍。走內陸的同志比這要辛苦的多,他們連替換都很困難,因為替換的隊伍也必須先親自走過前面隊伍勘探甚至開辟的道路,才能繼續向前探索。

現在探路部隊匯合之後,就證明了靠步行行軍環繞婆羅洲是完全可能的。行軍的時候同志們都心無旁騖,等到完成了目標之後,積累的巨大疲憊頃刻就讓他們幾乎失去了所有的力氣。躺了快一個小時,兩只小分隊的隊長才勉強爬起來,一面交換著情報,一面開始建設無線電台。

海軍自然有海軍的任務,不可能隨時伴隨小分隊前進。電報發出後很快得到了回應。要求部隊暫時在原地待命。

「這是怎么回事?海上打起來了?」兩位小隊長感到很是意外。只是他們距離最近的小分隊也有兩天的距離。用無線電聊天是完全不現實的想法。既然上級命令原地待命,那兩位隊長一位指揮同志們搭建帳篷,一位帶著幾個還能走動的同志在附近偵察地形。

由於一直在陸地上跑,同志們對戰爭的感覺還是戰前動員時候的那個情況,「部隊要先在海上干掉荷蘭反動派的海軍」。這並不是部隊在欺騙同志們,實際情況上這也是最合理的選項。只是事實從事很容易超出想象之外。

從8月4曰部隊開始登陸以來,接下來的四個禮拜中,荷蘭倒也派遣了軍艦試圖搔擾一下中國。荷蘭軍艦數量也只有那么三四十艘,噸位很有限。既然中國的戰列艦已經參戰,荷蘭並不想去自取其辱了。更不用說水下還有天知道多少的中國潛艇。即便態度如此的首鼠兩端,在中國嚴密的空中偵查與海上防御之下,荷蘭還是損失了七艘軍艦。這場戰爭也就頭一天戰斗有足夠的出動規模,接下來的半個月中,海上的戰斗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