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南望(五)(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625 字 2020-06-19

英國人私下表了態,荷蘭當局表面依舊強硬,實施宵禁,對中國人采取表面上的高壓政策。但是也僅此而已。並沒有出現大規模把中國人關進集中營,或者沒收中國財產的行徑。在內部的討論中,荷蘭已經做了局面相當不利時候的考量。

「從英國得到的情況,英國不能接受中國進逼馬六甲海峽,更不能接受中國截斷英國與澳大利亞的海上通道。」荷蘭特使有些愁眉苦臉的說道。

英國原本就不想直接出兵,一旦荷蘭對在荷屬東印度的華人痛下殺手,想居中調停的英國的立場只怕也會退後。荷蘭可不是日本這樣對任何條約都只想著往死里占便宜的二貨國家。好歹荷蘭幾百年前也當過海上馬車夫,與英國在海上爭雄。見到英國的態度,荷蘭已經知道事情不可能按照荷蘭的想法走。

「如果中國滿足了英國的條件,英國人的立場會站到哪里?」荷蘭總督也愁眉不展的問道。名義上「租借」給荷蘭的艦隊現在就在馬六甲附近溜達。作為以前的海上馬車夫,荷蘭方面很清楚英國人的想法。只要英國與中國達成協議,英國人把荷蘭旗往水里一扔,這就當作什么都沒發生過。英國人在乎的僅僅是馬六甲而已。

「歐洲在亞洲的主導也就到此為止了么?」參加會議的一位說道。

聽到這話,荷屬東印度當局的臉色都變得十分難看,一半是憤怒,一半是悲憤。可事情就這么殘酷,既然英國與荷蘭是靠堅船利炮橫行亞洲,面對更強大的堅船利炮,他們只能給跪了。

到了十月四日,英國駐華公使終於得到了國內的指示,要英國駐華公使來「調停」此事。出乎英國駐華公使意料之外,英國國內的底線是盡可能達成一個中英關於西太平洋的協議。哪怕是最終犧牲了一定的荷蘭利益,也要達成一個西太平洋秩序的新約。

英國國內的指示之所以出乎英國公使意料,是公使認為這個指示來的太晚。如果英國能夠更早做出這樣的反應,西太平洋的局面只會比現在變得更好。中國是英國想象之外的大國,中國人口比整個英聯邦的人口都要多。不把這樣一個國家納入到英國建立的體系之內,那么中國的唯一選擇就是自行其是。

至於荷蘭的利益,那和英國有什么關系。英國可是能上午與一個國家結盟,下午就能翻臉不認人的國家。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這才是英國外交的唯一准則。國內那幫老爺們還是用以前的目光看中國,認為中國沒有足夠動搖世界的能力,只有荷蘭被中國擼起袖子痛打之後,英國才明白事情不對頭。

同樣,英國公使也明白這是一次確定敵我關系的談判。如果中國鐵了心要動搖英國的殖民體系,這樣的談判就注定無法成功。所以熬了一天一夜,英國公使終於寫了一份建議書。

陳克看完了建議書之後沒有說話,他並不太在意建議書中的內容,這內容對於知道一些二戰歷史的陳克來說,根本沒有新意。

小胡子當年准備發動二戰的時候,張伯倫得到法國同意,拖著衰老的身軀,生平第一次乘飛機抵達慕尼黑,然後又坐火車到達希特勒的別墅所在地伯希特斯加登。希特勒並沒有按照外交禮儀去機場或火車站迎接,只是在別墅的台階上靜靜等候張伯倫的「光臨」,這對一國政府首腦來說,的確是不平常的冷遇。張伯倫到達的當天,就同希特勒舉行會談。希特勒氣勢洶洶地恐嚇張伯倫,說什么如果因蘇台德區問題而引起沖突,他將「准備迎接任何戰爭……決不會後退一步」。他詢問張伯倫,「英國政府是否同意割讓蘇台德區?」張伯倫當即表示贊成蘇台德區脫離捷克斯洛伐克,並表示把這個意見帶回英國,爭取內閣批准,並和法國磋商。他再三乞求希特勒不要使用武力,希特勒同意在「兩人再次會晤前,德方不采取任何軍事行動」。

這就是衰弱的世界霸主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他們只能通過一系列的收縮、妥協、讓步,讓那些新興的強大國家名義上遵守霸主們制定的秩序。然而這秩序注定會搖搖欲墜,無論什么樣的努力都終究無濟於事。

然而人民黨並不想作為推翻英國地位的急先鋒,只要向世界證明了英國的衰弱,就能鼓動起挑戰者們的勇氣,讓挑戰者們相信,只要比中國更生猛的逼迫英國,就能夠比中國得到的更多。

收回思緒,陳克認真的針對這份建議書逐條給與了答復:「第一,中國已經占有的土地必須歸屬中國。在歷史上我們有足夠的資料來證明這些土地上是中國先建立政權的。第二,荷蘭必須等同對待中國華僑與中國資本,即便談不上歡迎中國的投資,也不至於刁難中國的投資。第三,我們並不在乎英日同盟是不是繼續存在,英國是不是願意單方面取消,與中國毫無關系。第四,馬六甲海峽可以由英國控制,我們也沒有染指的打算,但是中國的石油供應不應該受到限制。第五,中國無意入侵英國,但是,麥克馬洪線完全非法,根本不能做以任何依憑。我們已經調查過在西藏南部向**交稅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管理權到現在也沒有在印度的管理之下,這些地區不存在爭議。」

英國公使臉色有點陰晴不定,中國方面的主張有些超出英國想象之外的強硬,有些主張則超出英國意料之外的平和。但是對英國來說,中國強硬的地區都是些貨真價實的蠻荒之地。除非英國決定一定要打壓中國,否則這些地區都是些不疼不癢的地區。

「那么貴國是願意簽署為期五年的中英友好和平協議了?」英國公使最在乎的就是這個。

「中國願意與一切友好的國家簽署和平協議。在這點上,我們的態度從來沒有改變過。」陳克坦率的答道。

送走了英國公使,陳克叫來專門負責與德國聯絡的負責人,「告訴德國,我們很可能與英國簽署和平協議,讓德國確定是不是要購買潛艇,如果協議簽署之後這合同就會受到協議的限制。」

在英國提出的建議書中,有一條就是中國不得向與英國敵對的國家提供任何軍事援助。在遵守協議方面,陳克從來不認為有背信棄義的必要。陽謀比陰謀更加難以對付,德國如果沒有戰略眼光,不希望德國在前期與中國進行的合作成果化作泡影的話,陳克相信小胡子知道該如何做出決定。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只要德國沒有拒絕,中國方面就一定會把那一百艘擁有遠洋作戰能力的潛艇制造完畢交給德國的。這是一個最起碼的誠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