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青萍之末(十一)(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703 字 2020-06-19

李潤石很尊重斯大林同志,不管蘇聯或者中國人民黨中到底有多少反對斯大林同志的人,李潤石始終認為斯大林同志是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是一名偉大的領導者。唯物歷史主義認為每個人都只能在自己存在的現實基礎上努力。這點上李潤石甚至很同情斯大林同志,人民黨最大的服務者就是陳克,陳克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同樣,這種奉獻也得到了回報,人民黨的同志真的相信陳克的權威。斯大林同志無疑缺乏這樣的權威。某種意義上,斯大林同志缺乏人民黨擁有的安全感。

但是不管李潤石怎么看待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本人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例如面對李潤石的時候,斯大林同志就表現出了足夠的認同,他直言不諱的詢問中國是否近期要與英國開戰。

「是的,我們的確有這個准備。而且我們並不想與德國法西斯有任何瓜葛。」李潤石回到的同樣直率。斯大林同志的精神如鋼鐵般強硬,任何「圓滑」的舉動都只會引發斯大林同志的蔑視。

「那么中國同志希望我們來做些什么呢?」斯大林同志答道。

「陳克主席希望蘇聯同志能夠與英法談判,締結英、法、蘇之間有效期5至10年,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反侵略互助條約。三國保障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安全。締結三國間相互援助的具體協議。」李潤石一面說著干涉蘇聯內政的話,一面給自己點上一根煙。

鐵人大叔抽著自己的煙斗,靜靜的反思著李潤石提出的要求。蘇聯方面的翻譯絞盡腦汁的希望自己的翻譯沒有任何錯誤,同時感到震驚與意外。中國的要求實在是太過於大膽,而斯大林同志竟然沒有過激的反應,這可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沉思了好一陣,鐵人大叔才說道:「中國同志相信英法堅決不會同意這個要求吧?」

李潤石明確的答道:「如果他們同意的話,對我們來說也不是任何問題。明確了戰爭的條件,對戰爭的勝利有重大幫助。」

從鐵人大叔的話里面可以聽得出,蘇聯方面在李潤石明確提出要求之前就有這樣的打算。中國提出這樣的請求,讓鐵人大叔感到了極大的意外。

人民黨方面其實並不相信這樣的努力能夠成功,綏靖政策是明確同意納粹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一戰後蘇聯因為不列斯特合約失去了大量俄國土地,這些從俄國分裂出去的國家成了德國與蘇聯之間的緩沖帶。如果德國在東南歐自由行動,只能導致德國與蘇聯之間關系的緊張。畢竟一個控制了東南歐廣大面積的德國,最大的可能就是對蘇聯下手。

斯大林同志看來思索的很認真,他連著換了幾鍋煙,才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中國同志相信這種談判失敗之後的結果會是什么?」

「如果談判失敗,德國還下定決心要對法國開戰的話,那么德國就會向蘇聯提出互不侵犯條約。」李潤石答道。這個答案令鐵人大叔的神色緊張了一下。李潤石甚至不用看就很清楚,當陳克以陰謀家的姿態提出德國有可能先利用綏靖政策向東南歐擴張勢力,在擴張遇到英法阻力之後,就會轉而與蘇聯達成互不侵犯條約的,人民黨內部也意見很大。很多同志並不相信陳克的判斷,這不是不相信希特勒不會這么做,大家不相信英法的政治家有如此愚蠢。

李潤石也是花了好大勁才能理解陳克的想法,中國近代喪權辱國,但是遭遇打擊的主要是滿清的力量。就如陳克對凡爾賽合約的評價一樣,德國最終法西斯上台並非凡爾賽合約,而是大蕭條這個沖擊了整個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事件,以及資本主義制度無法解決的痼疾讓德國武力解決眼前的現實問題而已。中國清末人口暴增與生產力的水平毫無進步,外國的入侵引發了引發了中國內部的問題。

很明顯,中國普通人民與人民黨內部的大部分同志無法理解英法這兩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付出上百萬條人命的國家的感受。那樣一場曠日持久,吞噬了無數生命的戰爭,消耗了英法兩國的元氣。這樣的戰爭根本沒有利益,交戰雙方面臨著要么勝利要么滅亡的簡單選擇。誰肯投入這樣的一場戰爭中去呢?

英國的綏靖政策就是要盡可能的避免戰爭,甚至還有控制戰爭的打算。對中國來說,這樣的戰爭卻是「令人興奮的」,是「激昂澎湃的」。甚至是可以「雪恥」的。陳克這個擁有發動戰爭能力的領導者並沒有這種想法,但是大部分中國人並沒有看到勝利後的危險。如果認為戰爭是可控的,那么勝利甚至比失敗更加危險。

「中國同志是想在德國對英法開戰之前對英國開戰,所以他希望開戰後德國會對英法動手。中國同志是這樣希望的么?」鐵人大叔問道。

「是的。」李潤石不准備對鐵人大叔說任何謊話,那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會談暫時到此為止,鐵人大叔送走了李潤石之後立刻召開了蘇共中央的高層會議,開始討論中國的戰略策劃。

蘇聯同志並不討厭這個計劃,中國削弱英法的力量也好,德國與英法開戰也好,這都是好事。中國對蘇聯的核心要求只有一個,就是蘇聯不要借道給試圖進攻中國的國家。這點甚至不用中國專門強調,蘇聯是絕對不可能這么做的。這並非是因為蘇聯對中國有多么發自內心的友好,而是蘇聯絕對不會允許其他國家的軍隊踏進蘇聯的領土。

是否實施這樣的計劃對蘇聯來說其實不重要,只要中國還站在蘇聯背後,中國還願意與蘇聯保持友好的關系,甚至願意在戰爭的危機關頭全面援助蘇聯,蘇聯就有最後的依托。有時候信任這種東西很可笑,蘇聯對中國的信任原因是因為中國貌似對入侵蘇聯毫無興趣。

蘇聯高層相信中國對蘇聯並無惡意的原因絕非中蘇邊境上兩國人民很和平的生活與貿易,而是中國軍隊遠離這條邊境,中國並沒有任何針對中蘇邊境的大規模軍事設施,這條邊界對蘇聯是透明的。

根據蘇聯官方收集到的數據,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高於蘇聯人民。中國人口更是遠遠多過蘇聯。這十幾年來,中國人到蘇聯之後只有很少的年輕人會願意留在蘇聯,即便是娶了蘇聯老婆,中國人也會選擇帶著掙了錢之後帶著蘇聯老婆回中國。蘇聯方面收集到的情報中,中國人不肯留在蘇聯的原因是「太冷!」別說中國人,就是住在中蘇邊境的蘇聯人,也更喜歡到南邊的中國去居住。俄羅斯對溫暖領土的渴望是難以想象的,所以他們能夠想象中國對凍土地帶的領土沒有足夠貪圖的原因,因為中國有更南的英國可以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