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巨變(十九)(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238 字 2020-06-19

「西歐的精華地區,德國摸得,蘇聯就摸不得?」陳克語氣里面很有惡意。

有些對《阿q正傳》還有印象的同志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是套用「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當然,笑出聲的都是支持中國全力准備第二階段的同志。

「蘇聯同志認為解放了歐洲之後,就能得到歐洲的工業、技術、設備。畢竟整個歐洲的工業實力還是在美國之上的。」陳克解釋道。

美國科技大爆發的重要原因是在二戰後從歐洲掠奪了大量科學家,實際上美國技術全面趕上並且開始超過歐洲也是在80年代的事情了。即便如此,歐洲在很多高科技方面依舊能夠與美國分庭抗禮。幾百年的積累可不是一個玩笑。

蘇聯能夠解決軸心國的話,不說別的,他們的化工工業立刻就能邁入世界第一的水平。陳克大學課程中有查資料的專門課程,里面講述了各個主要索引的歷史,化學方面的各種索引當年可是以德國為最權威。二戰後美國把德國的技術資料人員大量弄去美國,這才慢慢的吸收消化,最終超過了德國。

21世紀的時候,歐盟的gdp在美國之上,要是能與俄羅斯一起結成歐洲的新國家,這個新國家不僅經濟規模接近中美的總和,從原材料到核武器,從軍事力量到人口,都超過美國。即便是中美聯手,也有俄羅斯的核武器作為保護傘。陳克對此非常清楚。

如果蘇聯能夠解放歐洲,就等於蘇聯立馬成為世界第一。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的話,連陳克只是有信心依托中國的人口以及教育體系,加上二十年的玩命努力,還得指望蘇聯自己出些錯誤,才有可能與這個新蘇聯並駕齊驅。即便是蘇聯那粗暴統合能力的效率與納粹德國有的一拼,但是短期內,蘇聯無疑立刻擁有巨大的科技與經濟優勢。美國面對這樣的一個歐洲,也只有采取守勢的姿態。

一個強大統一的歐洲,發揮其在科技工業上的優勢,十年內就能建成擁有跨過大西洋進攻美國的海軍。當然,在此之前,英國肯定是要被征服了。統一的強大歐洲不僅僅是英國的噩夢,同樣是美國的噩夢。

也有同志認為陳克未免對美國太溫和了,對這個來說,陳克也沒什么特別要解釋的。他並不認為在美國海岸線旁邊放上幾艘航母,或者在美國本土扔幾顆原子彈就能逼迫美國無條件投降。

雖然對美國民兵的實力沒有特別的認同感,但是陳克相信中國殺進美國的話,那是要每一個城鎮、每一個鄉村都進行激烈的戰斗。在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戰斗已經證明了這點。就算是中國殺光了上億美國人之後占領了美國又能證明什么呢?證明陳克能成為超過歷史上成吉思汗的最大征服者?最大的屠殺者?證明陳克有能力克服連美國都克服不了的治安戰帶來的後遺症?

工農革命軍的戰士們是為人民而戰的,他們是保衛者,解放者,而不是屠殺者。同樣作為這支軍隊的締造者,領導者,陳克更沒有理由讓黨與人民的忠勇軍隊為了毫無意義的帝國爭霸戰爭去送命。

軍委與政治局常委的最終戰略判斷是,美國現在最希望的是打擊納粹德國。打擊納粹德國的最大利益就是維持以前分裂的歐洲。在這點上,英國與美國的利益一致。對於蘇聯,美國也沒有辦法。越過白令海殺進蘇聯的領土是沒問題的,可是美國耗費巨大運力維持的戰線,要面對的估計是蘇聯的大量軍隊,以及與這個戰場近在咫尺的中國武器與後勤補給。

如果想從北大西洋殺進蘇聯……,美國首先就得經過納粹德國的占領區。納粹是絕對不會讓英美通過他的占領區,更不會認為英美靠近納粹的占領區與控制區會有任何善意。

所以除了美國人真的是失去了智商,他們不會在1942年完成武裝之後再去進攻中國也差不多構架完畢的西太平洋防御體系。以美國的利益,以美國能夠選擇的對手,納粹德國算是最佳的打擊對象。

鐵人大叔希望能夠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打垮法西斯軸心國,在戰略設計上也是可圈可點的。如果能夠實現的話,鐵人大叔也算是抓住了美國武裝前的最後空窗期。一舉解放歐洲,美國即便想干涉,也會遇到極大的困難。

至於中國對蘇聯的援助么……,蘇聯同志已經欠了中國五年的貿易錢沒給,中國現階段也已經仁至義盡。過分的貼上去援助,只怕會起到很差的效果。

當然,現階段的外部問題都好解決。中國的運輸船已經開始與伊朗進行貿易,貨輪卸下槍支彈葯,工廠設備,鐵路建造設備等等,再裝上滿滿的油桶後開往中國。同時擁有了兩洋的中國,正在完善自己的力量,准備迎接更加猛烈的外部風暴。

在此之前,要解決的就是新的換屆問題。

陳克再次找路輝天談話的時候,路輝天直截了當的問:「陳主席,你是不是不希望我參加這次的選舉?」

「我當然可以這么選擇,不過我這么做之後對革命工作又有什么好處呢?」陳克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