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風雪夜刺(上)(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258 字 2020-06-20

室內諸人,誰對黃巾起義最了解?只有荀貞。荀衢只是猜測張角可能會「逃脫追捕」,他則十分肯定冀州肯定抓不住張角。

他慢慢松開手,把差點捏散的竹簡輕輕放在席上,整了下衣冠,緩緩起身,借助這頃刻的冷靜,整理好了思路,對荀衢說道:「適才聽仲兄說,早在熹平五年,楊公就出張角欲圖謀不軌,可見其人久有反志。他苦心經營多年,定然早已准備萬全,朝廷匆忙下詔,恐怕是拿他不住。他號稱『大賢良師』,黨羽弟子遍布州郡,如仲兄所言,只咱們郡就有極多黔首信奉其道。他這一發動,聲勢絕對不小。吾宗吾族該如何才能保全?事關重大,關涉存亡,請仲兄與家長議之。」

荀成說道:「沒這么嚴重吧?張角是鉅鹿人,在冀州,離咱們潁川上千里地,就算冀州拿不住他,也不會影響到咱們潁川吧?」

說起來,這太平道的組織能力確實厲害。張角登高一呼,旬日之間天下皆反。即使放在後世,這也是令人瞠目結舌、不敢置信的。何況當下?要知,以當下的交通條件,去個鄰縣,百十里地都算是出遠門了。荀成質疑不足為奇。

荀貞很想抓住荀成的衣襟,告訴他:「我是從後世穿越來的,你就相信我吧!」可這話只能想想,不能說,他深吸了口氣,說道,「《書》雲:『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小心總無大錯。」

荀攸、荀彧都是謹慎的人,深以為然,俱道:「貞之所言甚是。」

荀彧說道:「潁川,四戰之地,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倘若張角果然逃脫羅生亂,則我潁川必遭兵禍。貞之言之有理,謹慎些總是好的。」

荀攸說道:「既如此,咱們便同去拜謁家長,請他早做決定罷。」

荀貞搖了搖頭,說道:「你們去,我不去。」

荀攸楞了下,問道:「你要去郡府?」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勁兒,說個開頭他就能猜出答案。荀貞頷首說道:「正是。」

文聘問道:「去郡府作甚?」

「陽翟人波才、波連兄弟是吾郡太平道渠帥,張角支黨。鐵官丞范繩亦信奉太平道,與波才、波連相交勾通。我要上言太守,請他收捕彼輩,以安吾郡,防患於未然。」

——

,熹平五年,楊公伯獻代袁隗為司徒,上書天子,請捕張角黨人。

「先是,黃巾帥張角等執左道,稱大賢,以誑百姓,天下繦負歸之。賜時在司徒,召掾劉陶告曰:『張角等遭赦不悔,而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且欲切敕刺史、二千石,簡別流人,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何如?』陶對曰:『此孫子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廟勝之術也。』賜遂上書言之。會去位,事留中。」

2,去年,劉子奇復上疏。

「時,巨鹿張角偽托大道,妖惑小民,陶與奉車都尉樂松、議郎袁貢連名上疏言之,曰:『聖王以天下耳目為視聽,故能無不聞見。今張角支黨不可勝計。前司徒楊賜奏下詔書,切敕州郡,護送流民,會賜去位,不復捕錄。雖會赦令,而謀不解散。四方私言,雲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呼。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賞以國土。有敢回避,與之同罪。』」[(m)無彈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