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893 字 2020-06-20

他躊躇了下,對荀貞說道:「久聞君族清名,昔我從師盧公、求學於緱氏山中時,與遼西公孫伯珪相善,公孫兄常與我言:當至潁陰拜訪君族,只是一直不得閑暇,故此至今尚未成行。沒想到今天卻在這里見到了司馬,備三生有幸。」

「噢?劉君曾從師盧公?」

「是。」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名師出高徒,難怪一見足下,便覺足下與常人不同。」故意問道,「遼西公孫伯珪?可是『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的公孫瓚么?」

公孫瓚之名,荀貞前世有聞,今世也有聞。此人乃遼西令支人,少為郡門下書佐,為人美姿貌,聲音洪亮,言事辯慧,郡太守劉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後來,劉太守坐事檻車征,漢律:長吏獲罪被征,下吏不得親近相從,公孫瓚遂改容服,詐稱侍卒,身執徒養,親自駕車把劉太守送到洛陽。案子審過,劉太守依罪當徙日南,公孫瓚決定跟他一塊兒去,因為日南瘴氣多,怕不能生還,便具豚酒於北芒山上,祭辭先人,酹觴祝曰:「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當詣日南。日南多瘴氣,恐或不還,便當長辭墳塋。」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觀者莫不嘆息。

這件事發生在幾年前,潁川離洛陽不遠,荀貞聽說過。

公孫瓚雖然因為母親地位不高,出仕的較低,但畢竟家是遼西冠族,世為二千石,如今又因「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的故事而名揚洛陽,可謂有名亦有家世,劉備顯然為有這樣一個朋友而感到自豪,不過他與荀貞相似,年紀雖輕,很有城府,「喜怒不形於色」,把「與有榮焉」的情緒克制住,盡量不動聲色,說道:「正是。」

「噢?原來他與足下是同學。」

「是啊。盧公以病去官,授學緱氏山中,伯珪兄時為郡門下書佐,棄官就讀,與備同學,因他年長於備,故備兄事之,直到熹平六年,南夷反叛,朝廷征拜盧公為廬江太守,伯珪兄與備方才各自歸家。伯珪兄歸郡後,初被舉為上計吏,再舉孝廉,現為遼東屬國長史。」

劉備從師盧植時才十五歲,比公孫瓚小得多,因此兄事於他,各自歸家後,常有書信來往,故而對公孫瓚之後的升遷經過非常清楚,這會兒故作平淡地對荀貞一一講出,盡管已經盡力掩飾,但是眼里卻終究難掩對公孫瓚的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