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3307 字 2020-06-20

再一個是嚴令諸縣治理輕俠之輩,如有專以輕俠為務而不事農業的,皆役以田桑,嚴設科罰,總之勿令鄉亭有一個游手好閑之徒。——這一條卻不但是為了農業,也是為了治安。荀貞昔在繁陽為亭長時,與亭中輕俠結交,而今他成為了魏郡太守,頒布的第一道法令中卻就有限制輕俠的內容,這卻是因其今日之立場,或者說階級身份與往日已截然不同之故。

這幾條教令只是泛泛而言,因為對魏郡的具體情況荀貞還不太了解,所以還沒有具體的指示內容。就荀貞所知,故往之郡國守相、縣令長有的為了勸農,給本地規定的教令能夠細致到每家每戶必須種桑多少、種菜多少,甚至連種什么菜都有具體的規定。

康規應道:「諾。」

荀貞注目他片刻,說道:「前漢宣帝即位,『以勸農使勸郡國,至大官』。我雖鄉野愚人,不能和宣帝相比,但亦不吝『大官』!子其勉之。」

這句話卻是在勉勵康規了。康規下拜應諾。

布置完農業這件事,荀貞接著對諸吏說道:「我到郡以來,誅郡兵軍候、屯長、逐郡府掾吏,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彼等軍候、屯長跋扈不法,彼等故掾吏目無尊上,不殺無以明軍紀,不逐無以正綱紀,故我不得不乃殺之、乃逐之,而我聞郡中竟因之傳我以刑罰立威,豈不謬哉!

「董仲舒說:『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師帥不賢,則主德不宣,恩澤不流』。和帝時,會稽許荊為桂陽太守,說:『吾荷國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前賢、循吏之言,凜凜在前,我雖不才,豈能忘教化而專主刑殺?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之所以殺不法軍吏、逐無禮掾吏,正是為了施行教化啊!

「諸卿,我以斗筲之才,幸得備郡守,專治千里,自我上任伊始,我就以前賢之言自勉,承流宣化、以仁愛教民之任時刻不敢忽忘!我之此心,諸卿可知?」

王淙等吏沒想到荀貞會忽然說出這么一番話來,面面相覷。

王淙心道:「敢情你殺軍吏、逐郡吏,把郡朝搞得血淋淋的一片,原來都是為了宣揚教化?」

對荀貞的這番「剖白心事、自陳己志」不以為然。

雖然不以為然,臉上不能表現出來,他帶頭說道:「明公承流宣化、以仁愛教民之苦心,下吏能夠體會。」

諸吏跟著說道:「下吏等都能夠體會。」

「唉,還是那句話:『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卿等如能體會到我的心意,那真是再好不過了。……,尚卿。」

尚正應道:「諾。」

「郡國教化中最重者,不外乎三事:教民禮義,此其一也;使民受教,此其二也;移風易俗,此其三也。今兵亂之後,此三事中重中之重者又是『使民受教』。」

使民受教就是辦學,表顯儒術。和農業一樣,在多次受到兵亂的禍害之下,魏郡原有之郡縣鄉學大都受到了破壞,尤其魏、內黃這些縣,學校需要重建,教師需要重召。

尚正為人清直,此前在郡中的吏職雖不算高,但在郡中頗有名望,用他來負責重建學校、表顯儒術之事最是合適不過。

荀貞說道:「你下朝之後,可與文學掾、史、師等學官以及議曹諸生商議,看看該怎么重建學校,特別是內黃等縣的學校,拿出個章程給我看。」

兩漢郡縣學校的規模不小,只說郡學,少則學生數百,多則學生數千,這么多的學生,一兩個人是負責不過來的,文學掾、師、史就是負責管理學校、教授學生的郡吏。和別的諸曹不同,別的諸曹,「掾」只有一個,文學掾不只一個。文學掾是一個統稱,就好比後世「教授」這個稱呼,凡是學問到的、評上這個職稱的,都可被稱為「教授」,而具體分來,又有各科教授之不同,文學掾亦如此,比如教《易》的就是《易》掾,教《尚書》的就是《尚書》掾,教《詩》的就是《詩》掾等等。文學掾之下有「史」、有「師」,則又好比後世之副教授之類。

簡而言之,郡中文學掾、史、師的數量很多,比別的曹的掾、史要多得多,而且雖然沒有什么實權,但漢人尊師重道,他們在郡中的地位也比大部分的曹都要高,是清貴之職,只次於五官掾、功曹、主簿、主記掾、上計掾、議曹掾等幾個郡職。

尚正很樂意做這件事,痛快地應諾接令。

農業、學校兩事安排下去,剩下的就只有吏治了。

荀貞說道:「『吏者,理也,宣德明恩,以牧養民,仁之道也,抑強督奸,捕誅盜賊,義之節也』,欲郡朝清明,百姓富足,只宣揚教化還不夠,還需得『抑強督奸,捕誅盜賊』,此事我要親辦之,……王卿。」

王淙應道:「諾。」

「自我到郡,尚未行縣,我打算於十日後出府行縣,到時候你跟著我一起去。」

「是。」

「行縣所需之各項准備,就由你來辦理吧。」

「諾。」

荀貞環顧堂上:「諸卿可還有事?」

一個郡掾打扮的吏員出班奏道:「鄴市中連日糧價騰涌,較之上月,已翻了一倍……。」

這個吏員是市掾,是為數不多的未被荀貞逐走的曹掾之一。

荀貞不等他說完,打斷他的話,說道:「郡守,掌一郡之事也,豈管鄴市之糧?鄴縣自有長吏!傳檄鄴令,命他在月底前必須想辦法把糧價降下來,如不能,叫他來郡府見我。」

這個市掾應令退下。

又一個郡史打扮的吏員出班奏道:「月初,館陶縣有朋輩五人,在縣中道上當眾報仇殺人,館陶縣捕之不得,縣長吏求援郡府。」

這個郡吏是賊曹史,賊曹的曹掾被荀貞逐走了,現暫由此吏當家主事。賊曹,主盜賊事。

荀貞說道:「汝曹,賊曹也,主盜賊事。今館陶既求援郡府,卿不思捕賊,反來問我?賊曹掾現在空懸,我給你五天時間,五天內,你如能把這五人抓到,我就升遷你為賊曹掾,如不能,你也不用再來上值了。」

這個賊曹史惶怖失色,下拜謝罪,說道:「下吏今天就去館陶,追捕彼輩!」

又一個郡史打扮的吏員捧著一卷竹簡,出班奏道:「明公卧病,久未升朝,下吏曹中存積了兩件重案,均已初步判過,請明公審核。」

這個郡吏是決曹史,賊曹主決獄、斷獄、用法。

此曹之吏多以曉習文法者為之,如陽翟的衣冠名族郭氏,即郭嘉的宗族,其族中世傳《小杜律》,其祖上郭弘就曾在本朝之初當了三十年的潁川決曹掾。

劉備下去把竹簡接過,呈給荀貞。

兩個案子都是殺人案。

一個是謀殺,一個戲而殺人,也即過失殺人。

秦漢之法制很完善,在偵破案件中重視證據,包括物證、人證、被告人稱述、現場勘驗報告和鑒定人意見等。荀貞大致看了下兩個案子的案情後,直接跳到後邊的證據卷宗,細細翻閱,看了一遍,各種證據齊全,沒有疑點、漏點。

他提起筆,批准了第一個案子的判決,卻把第二個案子改為了「贖死」。

依漢之制,不是故意殺、傷人的可以贖死,「賊殺人、斗而殺人,棄市;其過失及戲而殺人,贖死」。所謂贖死,就是可以通過繳納錢糧而免除死罪。魏郡現今缺糧、缺民口,荀貞早就有意廣泛地推行一下贖死之政,正好可以用這個案子做個開端。

待他審核批示完畢,劉備把卷宗還給那個決曹史。

荀貞問道:「還有事奏么?」

市掾、賊曹史、決曹史,接連三個曹的郡吏分別以不同的事奏報荀貞,荀貞只用了短短的時間就將之分別解決,實在是快捷迅速。堂上的諸郡吏這是初次見荀貞處理郡事,見他雖然年輕,以前也沒有出任過郡太守,但行事卻均合乎法度,且雷厲風行,少不了暗中驚嘆,便有那么幾個對荀貞本存輕視之意的,此時也收起了輕視,不敢再小覷荀貞。

見諸吏無人答話,荀貞說道:「既無事奏報,便散了吧。」

他當先起身,荀攸、劉備分從左右,宣康、李博、許季、徐福緊隨其後,一行人出室下堂,到得堂門,典韋、原中卿、左伯侯等甲士持戟按劍,跟上隊伍,護衛他離開。

如大步來時一樣,荀貞又大步出院。